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林区公路天然软土地基稳定与沉降的计算、分析,阐明了路基在填筑过程中及完工后的稳定情况,选择合理的填筑速度和稳定加固措施,从而保证路堤在施工过程中和完工后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相邻建筑物在地基中产生的沉降总是相互影响,需要从新旧建筑物的强度、刚度、结构类型、地质情况、荷载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不同类型结构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李志中(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1前言本文结合汕头海湾大桥北引道二期工程一标段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提出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处理措施和方法。2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土层、地质成因及形成时代沿线穿越地貌单元以平...  相似文献   

4.
依据软土地基的特征对处理方法及应用范围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洪峰  于玲  赵亚哥白 《森林工程》2006,22(1):27-30,34
东北地区的软土地基沉降除了具有变形大、不均匀沉降大、沉降稳定历时较长的特点外。受地质和气候因素影响也较大,这极大地影响了道路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这里结合塑料板排水法在东北寒区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利用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资料,分析了影响沉降的主要原因,利用二种计算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沉降计算井做了讨论分析,得出较为符合工程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北方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的一般物理力学特征作了简要的论述 ,以及对北方地区工程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软土地基的了解 ,为在实践中处理好软土地基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强夯加固软粘土失败的原因,对软粘土高含水量、低渗透性、低强度及其微观结构的特性和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二者的特性和机理的分析和理解,并结合工程经验,对以往强夯法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调整,注重其排水体系的设置和夯击能的合理安排,使强夯法在处理高含水量软土时的处理方法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在水利工程中采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还可以大大减少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地基沉降造成的工程坍塌。文章对软土地基的概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环路建设项目K1 +020~K1 +220路段地基为松花江河漫滩软土,土体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地基承载力低.以该路段软土地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碎石桩加固地基的原理出发,采用地质勘察、室内试验、现场监测、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碎石桩处理河漫滩软土地基效果以及河漫滩软土地基的沉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桩施工过程中,道路沉降速率较大,在9d内道路的沉降量达12 ~ 18 cm,碎石桩加速了软土地基的固结;碎石桩施工以后,道路的沉降速率明显减小,碎石桩显著地提高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研究结果可以为河漫滩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软土地基变形而引起的事故在所有工程事故中占的比例很大。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基的变形特点及其所引起工程事故的分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施工缝留置的原则、施工程序及处理施工缝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重的论述了高低跨建筑出现沉降差的诸多因素及防治措施,并指出了“后浇带”的特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道路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在对旧楼改造施工时,必须科学系统地进行研究,统筹考察实地情况后方可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既不浪费,又能保证建筑物安全、美观、实用。  相似文献   

15.
单炜  赵诗涛 《森林工程》2007,23(4):67-69
运用指数平滑法分析计算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量,并对下一时间段的沉降量进行预测.结合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西段软基沉降观测数据,证明了指数平滑法预测软基沉降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砌体结构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以及在设计中为避免墙体开裂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四川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年来在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退耕还林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探讨了新形势下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了构建森林型水资源保护区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福建将乐金溪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为例,探讨了水源保护地发展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要点和生态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9.
分层抽样法在退耕还林工程水土流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分层抽样技术,计算出了既定可靠性下,退耕还林工程(陕西富县2002年)造林地监测样点的样本容量。在90%可靠性和92%的估计精度下,退耕还林造林地植被盖度估计值和误差限分别为15.81%和1.2%;在90%可靠性和90.52%的估计精度下,土壤侵蚀强度估计值和误差限分别为1715.14 t/km2和162.595 t/k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