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因素.虽然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防治,但因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不够科学,防效较差,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对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调研总结种植者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从事小麦赤霉病防控试验结果,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品种小麦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等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58、皖麦32、宁麦16、扬麦12等小麦产量较高。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重发区,推广种植镇麦8号、扬麦19、扬麦12。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重要的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黄淮麦区发生也加重。该病害的发生除可导致小麦产量损失,还会导致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危害人畜健康。实践表明,采用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即将利用小麦品种抗性、改进田间耕作、精准利用杀菌剂等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对赤霉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防治,而且小麦籽粒中的赤霉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麦区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个别年份病情较重,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被危害的小麦穗部呈粉红色,所以叫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  相似文献   

5.
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和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麦,是产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发病较严重,几乎每4a就重发1次.豫南稻茬麦区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105hm2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多,光照相对较少,常年的稻麦轮作造成耕作层浅,土质粘重,所以一直以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就比较严重,特别是最近几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1984年以来,承接了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对来自全国10个麦区12648份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至今仍未发现免疫的小麦材料。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强,全国R级小麦材料均分布在这些赤霉病频繁流行的麦区;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北部春麦区的供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弱;北部冬我、青藏春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及新疆冬春麦区的供鉴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盐城麦区流行频率增加,目前已成为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该研究阐述了2015年盐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特点,从菌源数量、气候条件、小麦品种和病菌抗药性等方面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赤霉病又名烂麦头、麦穗枯,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多雨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因而得名"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害由长江、沿海地区向黄淮和北方麦区蔓延,对我们邯郸地区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病害发生后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20-40%,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而且麦粒中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如呕吐、腹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流行性病害。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针对小麦赤霉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提出赤霉病流行麦区的防治策略,同时总结了当地赤霉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9,(8)
<正>正值冬小麦孕穗抽穗期,也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关键期。据预测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大部冬麦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预测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将大流行,在黄淮北部、华北麦区将中度流行,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胜  朱伟  俞瑗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14-115
通过对2012年扬州市邗江区不同栽培条件及防治条件下小麦赤霉病发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治对策,以期为淮南麦区小麦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盐城麦区流行频率增加,目前已成为小麦上一种常发性病害。为此,我们分析了2014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并对防治工作做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新野县属于南阳盆地平原麦区,处于黄淮麦区和长江流域麦区过渡地带,常年小麦播种面积6.3hm~2,是国家小麦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产粮大县。赤霉病是新野县小麦后期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病频率和危害程度呈加重趋势,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受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及越冬菌量等多种因素影响。新野县常年在赤霉病的预报防治方面主要参考依据是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尤其是扬花期)雨日多少。根据天气预报如果抽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黄淮海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症状、致病病原、传播途径、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黄淮海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症状、致病病原、传播途径、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控制小麦赤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8年以来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赤霉病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均有所减轻。针对这一现象,作者调查分析了1960-2000年的有关气象资料。相关年份江苏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及扬州地区小麦大面积生产情况,初步认为,近10多年来长江中下游麦区赤霉病流行程度减轻。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但主要原因是推广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其次是采用药剂防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麦赤霉病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类赤霉病是世界温暖潮湿麦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小麦赤霉病造成的损失仅次于小麦条锈病而居第二位,分布范围也较广泛,尤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东北春麦区和华南冬麦区更为严重,成为当地小麦的主要病害.据估计,全国发生赤霉病的麦区面积近667万hm2,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1/4.病害中流行年份损失5%~15%,大流行年份损失10%~40%.该病不仅是造成严重减产的毁灭性病害,而且恶化子粒品质,食用病麦引起人畜中毒,影响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同时造成经济损失,国家已规定病粒率超过4%不作为商品粮收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陕西关中麦区多个县区小麦赤霉病与地下水位关系的分析,发现地下水位与小麦赤霉病菌载体玉米残秆的产壳率、产壳指数以及田间病穗率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地下水位既影响病菌的生长发育和侵染,也影响小麦品种的发病程度,因此地下水位可作为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分区指标。据此对关中麦区各县进行了赤霉病流行分区,结果表明,位于渭河平原一、二级阶地老灌区的各县区的有关乡镇为赤霉病的常发重发区,黄土台塬新灌区的有关县区的乡镇为中度流行区,非灌区的有关县区的乡镇为轻度或不发生区。该项研究成果为关中麦区和类似麦区小麦赤霉病分区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正值冬小麦孕穗抽穗期,也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关键期。据预测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大部冬麦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预测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将大流行,在黄淮北部、华北麦区将中度流行,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及早落实防控措施,遏制病害大范围流行成灾,防病治虫夺丰收,科学用药保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