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属木犀科落叶乔木,是我国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阔叶树种中生长较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材质好、经济价值高的优良珍贵树种。近年来浙江新昌县引种成功,已通过鉴定。为了丰富通州市树种资源,逐步改变造林树种单一的局面,1987年开始进行水曲柳引种育苗试验,现将引种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扩大水曲柳资源数量,加速水曲柳种群恢复,通过对一年生、二年生白蜡芽接与枝接水曲柳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砧木苗龄对水曲柳芽接苗的成活率有显著影响,以一年生砧木芽接水曲柳苗木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1985年我们在东北林业大学邹铨副教授的指导下用四唑染色对水曲柳种子做生活力的测定试验,效果较好。用做试验的水曲柳种子系1985年秋采集  相似文献   

4.
水曲柳是黑龙江省的乡土树种,我们工区从1955年开始播种,因为种子上有一层腊质,播后2年才出苗,否则就得用高温处理。1969年进行了与大豆混播试验,结果比较成功。其具体作法如下: 一、整地:准备播种水曲柳的土地,必须于头年秋进行秋翻、耙与打垅。二、播种:于5月上旬(立夏前后)进行先用犁将地犁成沟,撒上水曲柳种子,然后点播大豆,进行覆土。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最后用镇压滚进行镇  相似文献   

5.
在长白山林区通过野外调查、固定样地对比试验与分析,对水曲柳人工更新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呈群团状分布,死亡率高;在皆伐迹地、荒山荒地等裸地栽植水曲柳,鼠害、冻害极为严重,幼苗、幼树死亡率高,幼树普遍枯稍,幼林生长缓慢。水曲柳在林隙环境下生长无霜冻等危害,可达到保存率高、速生、丰产、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2010年在草河口地区进行了不同混交类型造林试验,通过对9年生试验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柞(Xylosma racemosum)、红松(Pinus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混交林中的红松树高、胸径生长都明显高于红松纯林,红松、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 Kuzen]混交林红松生长于红松纯林相比无显著差异。红柞、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与红松纯林相比,土壤蓄水能力增强,养分含量增加,红松、落叶松混交林与红松纯林相比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红柞、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水曲柳种子采集、催芽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移栽等试验,提供了一套水曲柳播种育苗技术,旨在培育良种壮苗,增加阔叶树造林比重。  相似文献   

8.
氮磷配比对水曲柳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曲柳2年生苗木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用霍格兰水培营养液修改配方(四种氮、磷的不同配比,清水作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叶绿素含量等,以期从光合作用角度探讨不同配比的氮、磷对水曲柳幼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配比对水曲柳的多个光合指标差异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磷量的逐渐增加净光合速率(Pn)升高;施磷肥对提高水曲柳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有积极作用;磷胁迫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且对水曲柳叶片的碳同化和光能利用产生负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曲柳是我国东北林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由于长期过度采伐,野生资源已经枯竭,为了尽快恢复和增加水曲柳资源分布,通过种苗培育生产试验,对水曲柳的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栽培研究,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培育水曲柳的育苗技术,旨在为生产和应用提拱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曲柳、核桃楸幼树施肥试验初报阎忠林,邹学忠,韩素梅(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水曲柳、核桃揪是辽宁省东部山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其森林资源,培育速生丰产林,从1990年开始,分别对1982年春和1983年春营造的水曲柳、核桃揪人工林进行了施...  相似文献   

11.
水曲柳与落叶松最佳混交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曲柳和落叶松均为黑龙江省造林树种中价值高、生长快的两个珍贵树种。在该省的造林实践中,这两个树种混交比较成功。现根据生产中的调查和试验等方面所获资料,对混交方式作如下探讨。一、外边资料的分析生产调查结果说明,水曲柳与落叶松的混交方式主要是以带状混交为主,其次是行间或株间混交。在我省的富锦县太东、桦川  相似文献   

12.
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试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定位研究站(12730?12734扙, 4521?4525扤), 建立了水曲柳人工林。在对不同立地条件下10年生水曲柳人工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土壤湿度、坡度和坡位;水曲柳最适生长的地点为山地中上腹,而不适于坡度平缓的山地中下腹。认为土壤湿度和因地形原因引起的逆温是限制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原因。图3表6参6。  相似文献   

13.
红松透光抚育林下天然水曲柳大苗造林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利用红松林下天然水曲柳大苗造林的可行性,利用红松18年生林分透光抚育时林下水曲柳大苗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与宫造的水曲柳人工林相比,其10年生的树高生长量增加46.7%,胸径生长量增加25.6%;保存率差异不大;并且可以降低育苗成本,缩短成林周期,其方法在生产上可行。  相似文献   

14.
集成材胶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水曲柳、核桃楸和长白鱼鳞云杉为试验用材,采用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异氰酸酯作胶黏剂,以单位压力、加压时间和涂胶量为试验因子进行集成材的胶合试验,并对其胶合性能进行检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较优的胶合工艺条件为:单位压力2.0MPa(水曲柳、核桃楸)、1.5MPa(长白鱼鳞云杉),加压时间为60min.涂胶量为250g/m^2。  相似文献   

15.
对水曲柳单株、双株及不同密度造林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年生水曲柳一穴双株造林生长情况优于单株造林,其幼林的地径和树高生长情况均较好,且以2 m×1.5 m密度的地径和树高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6.
康雅芬  季华 《林业科技》1993,18(6):40-45
利用JICA提供的HED-0602型高频加热连续真空干燥机对落叶松和水曲柳锯材(25mm和50mm)进行干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水曲柳锯材的速度快于干燥落叶松锯材,干燥水曲柳铖材的质量优于干燥落叶松锯材。本文提出了高频真空干燥25mm和50mm落叶松,水曲柳铖材的干燥基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曲柳蛀梢螟(暂定名)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县危害水曲柳幼树的又一害虫。这种害虫的幼虫从树干梢部顶芽蛀入,由于主干新枝顶芽受到危害造成枯梢。树冠形成“五花头状”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1976年普查国营先锋林场水曲柳林,约有40%的幼树受害。为了有效地防治这种害虫,我们于1977年在国营先锋林场对水曲柳蛀梢螟的生活史进行了观察,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适宜树种,我们通过6个树种幼林期试验及对采伐迹地土壤肥力分析,初步得出30年生的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班克松、椴树、水曲柳及重茬落叶松用材林均可.  相似文献   

19.
水曲柳未成熟胚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园内 30a生水曲柳 (Fraxinusmandshurica)为试材。分别于 2 0 0 0年 7月和 8月取水曲柳幼果 ,用 0 1%的HgCl2 进行表面消毒 ,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未成熟胚进行诱导培养。在胚成苗后进行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培养结果表明 :在水曲柳胚的发育初期 ,进行胚培养不易成功 ;但当幼胚分化成子叶和胚根时 ,进行胚培养 ,胚的成活率和成苗率均较高。不加任何激素的WPM、MS、DKW和SH培养基都可以作为水曲柳未成熟胚培养的培养基。水曲柳组培苗继代培养的外植体分化率低 ,最高只能达到 2 12 5苗·月 - 1 (培养基为WPM +BA 1mg·L- 1 +NAA 0 1mg·L- 1 )。水曲柳组培苗的生根较容易。用不含任何激素的WPM和QL基本培养基作为其生根培养基效果较好 ,生根率分别为 6 0 %和 6 6 %。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水曲柳扦插繁殖苗木质量,以1年生水曲柳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激素(IAA、IBA、NAA)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水曲柳扦插繁殖生根时间、生根率及后期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IBA 200 mg·L~(-1)处理2 h效果最优,生根时间为13.56 d,生根率为75.46%。扦插苗经过1个生长季的生长后,苗高26.19 cm,为对照苗高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