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鞭角华扁叶蜂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角华扁叶蜂发生期测报技术研究牟文彬,唐志强(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licornis(F·Smith)]是柏木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年来在长江沿岸的柏木防护林中危害猖撅,造成严重灾害。笔者从1995年起,在...  相似文献   

2.
鞭角华扁叶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角华扁叶蜂严重为害柏木林分。在综合防治技术上,总结出以预测预报为依据,结合防治指标划分防治区域,并以化学防治为应急,生物防治、天敌保护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技术,是防治鞭角华扁叶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 2块危害程度不同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受中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其变程为 15 77m ,半方差函数模型为指数型 ;受重度危害的柏木林分中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则表现纯粹周期性变化的空间现象 ,其周期性为 6 80 6 2。同时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种群的空间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鞭角华扁叶蜂发生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地研究柏木鲜叶量,鞭角华扁叶蜂幼虫种群食叶量及各虫态种群数量幼态变动的基础上,利用柏木的失叶量2估计鞭角华扁叶蜂入土老熟幼虫虫口密密,进而预测来年的发生量,结果表明,利用柏木失叶量预测发生量,预测准确达90%。  相似文献   

5.
鞭角华扁叶蜂自然种群消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杉林中和重要食叶害虫,自1998年以来浙江、四川、湖北、福建等省柏木、柳杉产区成灾,导致中幼林乃至上百年大树被害致死。自1991~1997年间进行了鞭角华扁叶蜂自然种群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林间幼虫期逐期残存率占期总和的60.4%,回归系数r值0.9629,b值0.6559,其中,危害期幼虫回归系数b值0.5673,滞育幼虫b值0.3409;卵期b值0.3027,r值0.7  相似文献   

6.
由浙江省台州地区科委主持,于1991年12月8日对仙居县林业局崔相符等同志承担的“鞭角华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课题”在仙居通过鉴定。鞭角华扁叶蜂是危害柏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发生严重,柏木受害很大。本课题组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摸清了生活史、生活习性、危害程度等,并观察了其天敌对害虫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巴东县柏木鞭角华扁叶蜂的综合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鞭角华扁叶蜂危害柏木的危害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研究应用建立健全测报网络、营林措施防治、化学防治、生物和物理防治、加强科研和防治技术推广、多元化防治筹资机制等措施综合防治柏木鞭角华扁叶蜂。通过综合治理,改变治理区内的生态环境条件,培育柏木自身抵御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鞭角华扁叶蜂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5年的观察研究表明:鞭角华扁叶蜂幼虫平均食叶量为3.64g/条;柏木鲜叶量(W)与柏木胸径(D)关系呈=2576.9636e^0.129549D。确定柏木失叶强度18.3%为防治指标,胸径为10、12和14cm柏木鞭角华扁叶蜂防治指标分别为474、614和795头/株。  相似文献   

9.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郑永祥崔相富吴道圣杨胜利陈绘画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空间分布、抽样技术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icornis(F.Smith)]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叶蜂科...  相似文献   

10.
鞭角华扁叶蜂是柏木、柳衫的重要害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变为预蛹越夏、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林间防治采用3Y-35型喷烟机,5%溴氰菊脂1份和柴油20份的混合剂雾化熏杀1~4龄幼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空间趋势面分析方法对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数量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创建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空间数量分布的BP网络模型和三次趋势面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BP网络模型模拟不同空间位置的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数量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当隐层神经元数为12个时,其平均模拟精度为96.90%,预留的20组样本的平均预测精度为92.35%;而三次趋势面模型的平均模拟精度为93.01%,预留的20组样本的平均预测精度为93.24%。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阳县鞭角华扁叶蜂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的分析,详述了鞭角华扁叶蜂发生与危害的现状,探讨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本地的环境条件提出了综合防治虫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柳杉鞭角扁叶蜂是我省新发现的危害柳杉的毁灭性害虫。在我场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共4龄,在6~7月取食1、2年生枝梢的皮和针叶;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室越冬。幼虫期用速灭杀丁、菊乐合脂喷雾防治,可有效地控制其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14.
应用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云阳县柏木生长动态,通过交叉定年并滤除遗传因子对生长的影响,建立柏木标准年表和残差年表,并进行年表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阳县柏木年轮生长与当年春季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1,2月的月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月降雨量和湿度指数对柏木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柏木鞭角华扁叶蜂的发生与标准年表的相关分析表明柏木叶蜂的发生总面积、柏木感虫率与柏木生长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得出云阳柏木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型,用于柏木生长的预测模拟。  相似文献   

15.
对鞭角华扁叶蜂进行5年防治试验,在幼虫危害盛期用1:3000~2000倍20%氰戊菊酯乳油、1:1000倍50%甲胺磷乳油喷雾防治,幼虫越冬期的当年11月~次年2月对受害林地进行深翻,成虫羽化高峰期用1:1500倍50%甲胺磷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混合液喷雾防治均能达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宏  唐志强 《四川林业科技》1998,19(3):77-78,F003
云阳长江林场柏木防护林是60年代遵照毛泽东主席“绿化长江”的指示营造起来的,现有柏木林面积4000公顷,集中分布在沿江70余公里范围内,其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极为明显。90年代以来,该片林区连续遭受鞭角华扁叶蜂(俗称柏木叶蜂)的严重危害,先后引起四川...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的虫口密度与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创建了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虫口密度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已知种群密度观测值估计其他空间位置上的未知种群密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18.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空间型测报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通过空间分布型参数Kuno指数,聚集指标1、m/X^-指数,扩散型指标lσ及α、β值分析结果,滞育期幼虫呈聚集分布,个体群。  相似文献   

19.
苏云金杆菌防治鞭角华扁叶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测定Bt菌液对鞭角华扁叶蜂的胃毒毒力的基础上,进行了Bt菌液单用和与2.5%溴氰菊酯乳油混用防治鞭角华扁叶蜂的研究。室内生物测定表明Bt菌液对鞭角华扁叶蜂有着较高的毒,它的LC50值为913(稀释倍数);Bt菌液和溴氰菊酯乳油的混合使用存在着增效;林间试验的防治效果经济指标表明;Bt菌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在浊合药液中的稀释倍数分别为500和2万倍时,是最为理想的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鞭角华扁叶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变为预蛹在土中越冬,跨年完成卵、幼虫、蛹、成虫这4个虫态的生长发育。成虫有孤雌生殖现象。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人工翻土、破坏蛹室、杀死预蛹;喷洒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8%杀虫双、3‰多效杀虫灵或25%甲基1605粉剂杀死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