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慈竹、毛竹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研究了从慈竹和毛竹的竹青、竹黄中提取的4种磨木木质素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4种磨木木质素具有不同的C9经验式,但均主要由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和对羟苯基3种芳香环结构组成,符合禾本植物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在毛竹的磨木木质素中未发现归属愈创木基环加CO伸缩振动的特征峰。在2种竹材的竹黄磨木木质素中未发现在仲醇中的C—O变形和脂肪醚特征峰。慈竹竹青与竹黄磨木木质素中脂肪族羟基(OHaliph)和游离酚羟基(OHph)占总羟基数的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慈竹竹黄的磨木木质素中OHaliph含量较高,而OHph含量较低。毛竹竹青与竹黄磨木木质素中OHaliph和OHph占总羟基数的比例基本相同。慈竹的2种磨木木质素结构单元主要由β-O-4键和β-1键2种化学键构成,毛竹磨木木质素结构单元主要由β-O-4键、β-5键和β-1键3种化学键构成,未检测出β-β键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刘彩平  崔堂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13-16915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产β葡萄糖苷酶真菌的生长模型。[方法]用底物变色法筛选出产β葡萄糖苷酶的真菌,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研究了其中1株真菌的生长状态。[结果]2、11、24和52h后,训练真菌的干重试验值和拟合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12100%、1.27700%、0和0.36900%,β葡萄糖苷酶酶活的相对偏差分别为69.97000%、0.02390%、0.03413%和4.18100%。在验证试验中,6、12、16和38h后,供试菌株的干重试验值和拟合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2.58200%、3.22000%、2.66900%和0.73130%,β葡萄糖苷酶酶活的相对偏差分别为3.63800%、4.83000%、3.89000%和1.22500%。BP网络经过训练后,其误差平方和为0.411×10-3,试验值与拟和值相比,误差小于8.5%,误差平方和为1.82。[结论]该文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模型构建简单、预测准确。  相似文献   

3.
拟锥齿鲨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常见的兼捕鱼种,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在热带大西洋海域(4.24°~14.03°N,38.28°~27.13°W)调查时采集的383尾拟锥齿鲨样本,按不同性别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拟锥齿鲨雌雄性比约为1∶〖KG-*2〗0.36,且存在显著性差异;雌、雄性拟锥齿鲨的优势叉长范围分别为75~95 cm、65~90 cm;雄性肝重指数与性腺的发育程度关系不明显,雌性性成熟个体的肝重指数小于未成熟个体;雄性成熟个体占雄性总数的96.8%,雌性性成熟度以Ⅱ期和Ⅳ期为主,性成熟个体占雌性总数的56.12%,雌性拟锥齿鲨50%性成熟叉长为84.6 cm;摄食等级以0级为主,其次为1级,分别占52.38%和〖KG*9〗33.86%;胃含物中以沙丁鱼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鱿鱼,分别占72.56%和27.44%;雌、雄的叉长和重量关系式分别为:WR=2×10-5LF2.7614,WR=2×10-6LF3.3287。  相似文献   

4.
 滇南小耳猪是云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其数量大,分布广。为了阐明其群体遗传变异情况,以对其进一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分布在家猪19条染色体上的76个微卫星标记对该猪群体54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检测。共检测到338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2~8个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9560~5.7143之间,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4.4474±1.204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35091±09197)个,群体平均杂合度及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917±00979和06388±01142。研究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5.
刺槐Brauns木素热诱导变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木素在热诱导条件下的颜色变化,对模拟干燥处理前后刺槐Brauns木素(BNL)的UVVis、FTIR和13C NMR等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木素受热后颜色变深是导致刺槐木材颜色变深的重要原因。刺槐木素紫外光谱具有K带、B带和R带吸收,受热后曲线总体上移,吸光系数增加;木素受热后R带吸收峰加宽,并延伸至可见光区域;②在模拟干燥条件下,木素C5位有缩合反应发生而使木素共轭体系延长,木素受热后α O 4结构发生断裂使酚羟基增加,共轭芳酮结构(α 羰基)信号仍然很强。这些均为木素受热后吸收光谱发生深色位移导致颜色变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Zn-Al类水滑石吸附污泥脱水液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一种新型除磷吸附剂,将二价金属离子(Mg2+、Zn2+、Cu 2+、Ni2+、Co2+)和三价金属离子(Al3+、Fe3+)分别组合,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金属组成的类水滑石,研究了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的磷吸附效果。结果表明:Zn/Al摩尔投料比为2∶1的类水滑石300℃焙烧4 h,得到的吸附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液中磷的吸附容量最高,约4077 mg/g;在pH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Zn-Al-2-300对水中磷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5%NaOH+10%Na2CO3溶液对载磷类水滑石的磷解吸效果最好,其解吸率约为91.17%。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与三氟氯氰菊酯的包合作用,进而为更好地利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奠定基础。[方法]用液相法制备羟丙基-β-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合物,用红外光谱法、显微镜观察法对该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三氟氯氰菊酯的红外光谱图显示:苯环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3 070.08 cm^-1处;酯键C=O和苯环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分别在1 723.95、1 585.80、1 585.80、1 492.84和1 447.38 cm^-1处;取代苯的吸收峰在1 009.24、960.30、813.56、756.84和697.04 cm^-1处。羟丙基-β-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显示:CD羟基的吸收峰在3 400.06 cm^-1处;三氟氯氰菊酯苯环C-H的吸收峰在2 930.33 cm^-1处;酯键C=O的吸收峰在1 724.18 cm^-1处。显微镜观察发现:包合物溶液的亚甲蓝玻片背景为蓝色,中间分散的均匀细微的透明圆点为包合物的聚集体。[结论]三氟氯氰菊酯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包合物,其包合物可制成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毛白杨浆及其废液中木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用核磁共振(13C-NMR)及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探讨了人工培育的速生材——三倍体毛白杨硫酸盐及碱性-亚钠两种制浆方法中,浆中残余木素及废液中木素的结构. 结果表明,与硫酸盐浆(KP)相比,碱性-亚钠法浆(ASP)中残余木素含有较少的缩合型结构以及木素与半纤维素的连接; 两种废液木素中都含有大量的苯环及甲基、亚甲基结构,几乎不存在烷基芳基醚键结构;与KP相比,ASP废液中木素含有较多的羧基、缩合型愈创木基结构以及愈创木酚型的伯醇醚.   相似文献   

9.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鉴定为(+)-(8R, 7′R, 8′R)-isolariciresinol-9-(6-tris-p-coumaroyl)-O-β-D-glucopyranoside(1)、(7R, 8R)-threo-7, 9, 9′-三羟基-3, 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α-L-鼠李糖苷(2)、4-氧代芝麻素(3)、tetraketide(4)、19α-羟基熊果酸(5)、紫檀芪(6)、evofolin B(7)、豆甾醇(8).其中,除化合物4、5、7外,其他成分均为本课题组首次从野鸦椿属分离所得.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4、5、7对辣椒疫霉病菌均具有中等抑制活性,其有效中浓度(EC_(50))值分别为1.285、0.300、0.906μmol·L~(-1).辣椒疫霉病菌经19α-羟基熊果酸处理后,菌丝干重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多,其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倒"V"型变化趋势.这说明19α-羟基熊果酸对辣椒疫霉病菌具有有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对蜂胶和杨树胶的化学组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75种物质。初步确定两种样品中2,6-二羟基-4-甲氧基查耳酮、高良姜素和柚木柯因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而且仅在杨树胶中发现了愈创木醇、1-甲基-4-(6-甲基-5-庚烯-2-基)苯、2-苯基苯并咪唑。结果表明,可将上述物质作为蜂胶中的标志性物质进行检测与辨别。  相似文献   

11.
采用箱法对栗钙土、灰钙土、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4种有代表性的干旱土壤表面CO2通量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土壤(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的通量显著大于草原土壤(栗钙土和灰钙土)。干旱区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平均值为230.05 μmol/(m2·h),变化范围为-147.27~2 319.55 μmol/(m2·h)。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存在差异,粗骨土(351.82 μmol/(m2·h))山地灰褐土(347.33 μmol/(m2·h))栗钙土(193.36 μmol/(m2·h))灰钙土(162.37 μmol/(m2·h))。土壤表面CO2通量存在季节变化,趋势呈“S”形。9月份最高(516.79 μmol/(m2·h)),以土壤向大气释放为主;1月份最低(-7.09 μmol/(m2·h)),以大气进入土壤为主;具有春夏秋冬交替规律,与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表面CO2通量稍有后滞。全天候土壤表面CO2通量呈“山峰”形变化,04:00最小(154.13 μmol/(m2·h)),12:00最大(349.65 μmol/(m2·h)),具有昼夜交替规律,比气候日变化稍有滞后。影响土壤表面CO2通量的环境因子有地表空气温度、土壤温度(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壤含水量(0~10 cm、10~20 cm和20~30 cm);其中,地表空气温度、土壤温度(0~10 cm、10~20 cm和20~30 cm)和土壤含水量(0~10 cm)分别与土壤表面CO2通量呈正相关关系,而10~20 cm和20~3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表面CO2通量呈负相关关系,地表空气相对湿度与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关系不显著。大气与土壤之间的CO2存在双向转移机制,CO2不仅从土壤向大气转移,而且也从大气向土壤转移,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分布,导致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土壤具有平衡大气CO2浓度的功能,是温带、寒带地区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毛白杨苗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毛白杨新无性系83号插条苗为试材,于2007年3—9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应用15N示踪技术测定在相同施氮量下毛白杨苗木对硝态氮(NO3 15N)和铵态氮(NH4 15N)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施肥后28 d,苗木对两种氮肥的吸收利用达到最大值,其中,标记NO 3 15N肥吸收率为036 g/株,利用率达35.98% ;标记NH4 15N肥吸收率为0.15 g/株,利用率为14.53%。②苗木NO3 15N肥平均利用率( 19.75%)约为NH4 15N肥(7.95%)的2.5倍 。③施肥后各个时期,全株的NO3 15N肥Ndff 值均显著大于NH4 15N肥。各器官对NO3 15N肥的征调能力明显高于NH4 15N肥,茎对肥料征调的竞争能力最强,其次为叶和根。④氮素分配率在各器官中差异显著(P0.05 ),总体趋势为叶根茎。叶中NO3 15N的分配率均高于NH4 15N,根中储存的氮素主要供地上部分生长所需,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茎是氮素贮藏的“临时库”,苗木主要通过茎将吸收的氮素输送到叶等生长旺盛的部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用11对SSR引物对180kg N/hm2(N180)和300kg N/hm2(N300)下水稻黄壳糯的35个稻瘟病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N300和N180两施肥水平下,稻瘟病菌居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3636和2.909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497和0.4624, Shannon′s信息指数基因分别为1.2206和0.7853。两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337,遗传距离为0.4561,基因分化系数为Gst=0.1355,表明居群间有一定分化。用UPGMA方法聚类可知,在45%的相似水平上,稻瘟病菌被划为8个宗群,N300条件下分离的稻瘟病菌株较N180占有更多的宗群,表明N300条件下分离的稻瘟病菌株较N180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辐射通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分析了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各辐射分量:下行短波辐射(RSd)、 上行短波辐射(RSu)、下行长波辐射(RLd)和上行长波辐射(RLu)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各辐射分量日总量的大小顺序为:RLu(36.34 MJ/(m2·d)) RLd(32.43 MJ/(m2·d))RSd(12.46 MJ/(m2·d)) RSu(0.98 MJ/(m2·d)),长波辐射的变异系数(CV)远小于短波辐射,而波长相同时上行辐射的 CV小于下行辐射.除RLd外,其余3种辐射的月均通量呈单峰形变化.RSd与RSu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均呈规则的单峰曲线,而RLd和RLu的日均变化则大致呈波浪形.全年系统辐射支出中RLu为80.7%,RSu仅占2.2%,RLu在辐射平衡中的作用远超过以往强调最多的RSu.日尺度上,2003年反射率η的平均值为8.3%.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影响η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与旱季相比,雨季两种长波辐射的相关性高,数值也更接近.在较大时间尺度(1个月)上,净辐射(Rn)与RLu相关性最好,而在较小的时间尺度(≤1 d)上,Rn与RSd相关性最好,故在考察辐射通量间相互关系时,应充分注意尺度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和配比对迪庆马铃薯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迪庆马铃薯的优化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34147kg/hm 2,施肥量分别是240kg/hm2 N, 150kg/hm2 P2O 5和480kg/hm 2 K 2O;最佳经济产量为34070kg/hm 2,施肥量分别是240kg/hm 2 N, 150kg/hm 2 P 2O 5和420kg/hm 2 K2O;最佳利润产量为28 246kg/hm 2,施肥量分别是60kg/hm 2 N, 30kg/hm 2 P2O 5和120kg/hm 2 K 2O。  相似文献   

16.
 以半夏叶片通过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芽为材料,探讨在微环境调控条件下,半夏无糖组培苗营养生长和光合生理对增施CO 2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CO 2浓度600~1800μmol/mol的范围内,随CO 2浓度的增加,半夏无糖组培苗的叶面积、生根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则逐渐下降。当CO 2浓度为(1500±50)μmol/mol时,半夏无糖组培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最大值(10.20±0.27)μmol/(m 2·s),且组培苗长出大量须根。研究表明,(1500±50)μmol/mol是半夏无糖组培苗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CO 2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三株丝孢虫生真菌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感染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50715,Bb060721菌株和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asus)Pf0607菌株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感染效应。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及粉拟青霉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有一定的差异,3株丝孢真菌侵染三龄幼虫后,均造成虫体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且球孢白僵菌侵染后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经粉拟青霉接种处理感染后的虫体。供试3菌株中,球孢白僵菌菌株处理后天牛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粉拟青霉菌株,对天牛幼虫感染的剂量效应参数分别为0.45,0.45和0.39,对松墨天牛三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3.537X-4.6032(R2=0.97),Y=15.361X+0.444 4(R2=0.97)和Y=9.138X-3.100 1(R2=0.99)。在1.36×104~1.36×109孢子/mL下处理后第4d才出现死亡,Bb050715,Bb060721和粉拟青霉3菌株接种处理后第4~8d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3.3%~80.0%,13.3%~86.7%,6.7%~53.3%,LT50依次为5.1,5.1和7.7d,第5 d的LC50分别为7.23×108孢子/mL,1.53×108孢子/mL,7.27×109孢子/mL。  相似文献   

18.
 以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的代表牛种为对象,探讨不同牛种(或亚种)GH基因编码区序列的遗传变异特征。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GH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均为654bp,共检测到16个SNP位点,外显子1无变异位点,外显子2、外显子3、外显子4和外显子5分别有3个、5个、1个和7个变异位点,表明外显子5是编码区的高变区域,而且SNP位点在不同牛种(或亚种)中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16个核苷酸替代位点中有13个为同义突变,仅有3个非同义突变位点,分别位于第2外显子、第4外显子和第5外显子处,并造成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沙棘木蠹蛾AFLP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以沙棘木蠹蛾幼虫为材料,用改进的SDS-蛋白酶K法获得了高质量的符合AFLP分析要求的基因组DNA。通过对AFLP试验过程中的酶切 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各关键因素的比较研究,建立了一套优化的沙棘木蠹蛾AFLP分子标记体系,获得了清晰的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利用EcoRⅠ/MseⅠ双酶切系统以酶切 连接2~4 h, 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Mg 2+浓度为1.5 mol/mL的选择性扩增效果最好。进一步利用该反应体系从80对E+3 /M+3选择性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丰富、分辨率高、谱带清晰的引物组合。该研究结果为利用AFLP标记技术开展沙棘木蠹蛾的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分化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