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11年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白背飞虱,褐飞虱两个种群在黔北一季中稻上的消长动态。两飞虱的迁入有同步突增的现象,发生量与和过入量关系密切;白背飞虱的主迁入时间比褐飞虱早,主要集中在5月底至6月中旬和7月上中旬,田间种群高峰出现2次或1交,分别为6月中下旬和(或)7月中下旬,且年度间没有差异;褐飞虱主迁入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田间种群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至下旬。稻飞虱在中稻上的种群消长表现出7月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地上部分生长动态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常情况下,北五味子的新梢(含萌蘖)有两次生长高峰,第一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2次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营养枝和结果枝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是由付梢的萌发引起的,个别植株由于负载较大或树势较弱,这两类枝只表现一次生长高峰。果穗的伸长生长只有一次生长高峰,即5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粒的生长有两次高峰,第一次在6月末至7月上旬,第二次在7月下旬到8月初。  相似文献   

3.
通过5年多的系统测报,基本摸清了稻纵卷叶螟在黔西南1年发生4-5代,主要为害代三、四代。幼虫为害时期,二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三代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四代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杉木种子园叶枯病(Lophodermium uncinatum)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种子园的杉叶枯病(落针病)为杉叶散斑壳(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引起,4月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别出现发病高峰。病菌子囊盘内3-10月陆续形成子囊孢子,子囊盘破裂及其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绿色针叶及其带茎皮的叶柄和绿色球果鳞片都能分离到病原菌。由松土、施肥、壅堆、修剪和甲基托布津喷雾等组成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达88.8%。  相似文献   

5.
以甜菜象虫的优势种甜菜象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了它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果表明:甜菜象的生活史为一年一代,以成虫和少数幼虫与蛹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当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出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至8月中旬未为幼虫盛发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蛹盛期,8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盛发。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2.3m,阔6m的大棚,在棚内再用长1.7m,两头插入地下20cm,小拱棚,而成为双膜覆盖,地面再加薄膜覆盖栽培,草莓果实采收期比露地早3 ̄6个月,最早在11月下旬,迟至12月下旬,采收天数在140 ̄200d之间,至次年6月上旬,1hm^2产值在12 ̄19.5万元,比露地高5 ̄6倍。主要栽培技术为:①选用休眠浅的好品种;②培育壮苗,适时定值;③适时保温,防矮化;④防止病虫害及葡萄茎的侧芽发生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i)在黑龙江省鸡西地区1年1代。8月中旬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吉层3-5cm表土层下越冬。翌年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上旬结束。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成虫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卵期平均6d。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幼虫其5龄,雌雄比20:1,该虫6%的  相似文献   

8.
1992~1994年,在沈阳市辽中县乌伯牛乡设置试验点,对水稻纹枯病病菌越冬菌核密度、病株初侵染病斑密度、扩展趋势、流行病情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核越冬密度与前茬水稻病情密切相关。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始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发(病情陡增)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水稻孕穗期至圆秆期是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供试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有差异,但无免疫者。  相似文献   

9.
野蛞蝓在贵阳蔬菜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主要以二、三代成、幼体越冬,以春、夏季发生量大、危害重、秋、冬季发生量较小,危害较轻。全年田间数量消长有三个明显的高峰,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上旬,以第一次高峰的田间数量大。采取压低越冬虫源基数,恶化各虫态的生存环境,抓住第一次高峰期用药防治,酌情用药防治第二、三次高峰,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云南绵壶阶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6月中旬产卵,卵期很短,故孵化与产卵几乎同步,孵化期从6月中旬到8月中旬,高峰在6月底到7月初。雄成虫羽化始于8月下旬,延续到9月中旬,高峰在9月上旬。防治适期掌握在6月底7月初若虫孵化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结合管理修剪,清除虫枝,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云南绵壶蚧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1 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6 月中旬产卵,卵期很短,故孵化与产卵几乎同步,孵化期从6 月中旬到8 月中旬,高峰在6 月底到7 月初。雄成虫羽化始于8 月下旬,延续到9 月中旬,高峰在9 月上旬。防治适期掌握在6 月底7 月初若虫孵化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结合管理修剪,清除虫枝,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山楂扦插苗白绢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楂白绢病是山楂扦插苗上常见的病害。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3-30℃;在PH值2-13范围内,菌丝均能扩展并形成菌核;河北地区该病从6月底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其中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发病高峰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秦美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摸清秦美猕猴桃品种在贵州中部地区的生态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生育期定期采样,研究了果实纵横径生长、体积变化、单果鲜重和干物质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贵阳地区,秦美猃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迅速生长期:从5月上旬至6月下旬;(2)缓慢生长期:从6月下旬至7月下旬;(3)停滞生长期:从8月上旬至9月中旬果实成熟。果实生长与新梢生长呈消长关系;果实纵横径相对生  相似文献   

14.
1992~1994年,在沈阳市辽中县乌伯牛乡设置试验点,对水稻纹枯病病菌越冬菌核密度,病株初侵染病斑密度,扩展趋势,流行病情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核越冬密度与前茬水稻病情密切相尖。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始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发(病情走增)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沙稻孕穗期至圆秆期是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供试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有差异,但无免疫者。  相似文献   

15.
芒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incertus(Baker)在云南元江干热河谷地区1年发生8-9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若虫)成虫越冬,越冬态不明显,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第1个发生高峰,是全年发生危害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第2个发生危害高峰期,对梢,叶的危害率分别为100%,96.4%,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其危害率分别降为4.7%,6.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陕南地区进行杜仲(Eucommiaulmoides)主干剥皮再生最佳时间,1992~1993年在略阳县金家河镇天台村的杜仲速生丰产试验林内进行了不同时间(5月下旬至8月上旬)剥皮再生试验。剥皮方法采用“三刀剥皮包扎法”,包扎材料为地膜。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剥皮都能再生新皮,成活率均达95%以上。其中6月20日,7月2日剥皮再生成活率为99%,7月20日、8月1日和15日的达100%,当年再生新皮形成的速度,随着剥皮时间的推迟而递增;再生新皮的厚度,随着剥皮时间的推迟而递减。7月上旬以前进行剥皮的,再生新皮厚薄不均,表面粗糙;7月中旬以后进行剥皮的,再生新皮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气温达30℃以上进行剥皮,尤其是在剥皮后的前10d,剥面产生灼伤、易感染腐烂病。7月下旬以后,杜仲树皮与木质部逐渐难剥离,剥面当年形成的再生新皮很差,且易产生冻伤。  相似文献   

17.
大豆褐纹病的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于6月中旬始见病斑,始发病期与当时气象因素有关。病情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增长较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增长较慢,8月中旬至9月初迅速增长,9月中旬以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耕作栽培措施对病害流行有一定影响。病害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6月20日至8月31日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8.
黑脉厚须螟是樟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到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出,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出,8月中旬开始入土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9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出,10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在幼虫盛发期,喷洒20%溴氰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19.
德清真片胸叶蜂1991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对河口乡和筏头乡,主要危害毛竹、石竹和浙江淡叶,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变为预蛹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31.7cm^2,第6龄不取食,成虫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雌雄性比为1.0:1.2。  相似文献   

20.
大棚厚皮甜瓜栽培技术规程1品种在山东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有状元、蜜世界、伊丽莎白、白姬、夏龙等。2播种育苗①播种期日光温室适播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定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下旬。大棚播种期为2月上旬至下旬,定植期为3月上旬至下旬。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