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菌渣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地实现菌渣的循环利用,本试验以金针菇菌渣为主要原料,研究菌渣基质对设施栽培番茄的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基质番茄栽培可以显著改善其果实的品质,早春茬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的土壤栽培增加10.26%,秋冬茬增加16.54%,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菌渣基质栽培番茄的果实(鲜重)茄红素含量最高为165.48 mg/kg,较对照的土壤栽培提高11.04%。菌渣基质栽培早春茬番茄果实的糖酸比为8.59、秋冬茬为8.52,口感较土壤栽培更佳。此外,早春茬、秋冬茬菌渣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分别为166 304.25 kg/hm~2、150 935.25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早春茬、秋冬茬菌渣基质栽培番茄效益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2 253.90元/hm~2、151 074.75元/hm~2。本研究表明,在番茄基质栽培中菌渣的利用具有可行性,为菌渣的高效利用和番茄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产量居世界之首,随之产生的大量菌渣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为解决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食用菌菌渣的主要营养成分,提出目前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二次栽培、转化为有机肥、制作无土栽培基质、生物修复、饲料加工等。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缺乏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利用水平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机制不健全等几个方面,对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实践证明,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将食用菌菌渣实现资源化利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要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还应重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充分发挥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的价值,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花卉和树木,既能有效提高生产量,又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探究农业废弃物对兰花生长的影响,本文以泥炭土、火山石、树皮作为兰花培育的单一基质,以菌渣、水稻秸秆、泥炭土、火山石、松树皮、珍珠岩等制成混合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兰花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比单一基质更适合兰花生长。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水稻秸秆和菌渣作为兰花栽培基质,既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又可以节约兰花的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4.
香蕉园套栽平菇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蕉园行间栽培平菇,能充分利用空间、土地,不与香蕉争肥、水,菌渣蛋白还是很好的有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香蕉产质量,提高农业附加值。香蕉茎叶发酵栽培平菇,不仅变废为宝,而且还解决了以前依赖木屑、蔗渣栽培平菇的问题。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选出适宜设施番茄优质高产的基质配方和探索菌渣的循环利用途径,本研究采用槽栽+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模式,将菌渣、稻壳等农业废弃物进行不同配比,以土壤栽培为对照(CK),探讨不同菌渣基质配比对设施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A、B和C处理降低了番茄株高,并显著增加番茄植株的茎粗;A、B、C、D处理均可增加番茄单果重和产量,以B处理增加最为显著,C处理次之;A和E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A、B、C、D、E处理均可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有机酸含量,同时也提高了NO_3~-含量;不同配比基质配方处理不同程度影响番茄的产量、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综合本研究各项指标来看,对于秋冬茬设施番茄来讲,B处理栽培效果最佳,这对今后菌渣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农林废弃物,存在体量大、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食用菌能有效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人类优质高蛋白食品,食用菌菌渣亦可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原料、作物肥料、动物饲料、生物质燃料、养殖垫料、环境修复材料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循环利用。为了探索解决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在总结食用菌栽培基质和菌渣综合利用途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菌-果-畜-粮”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想,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具体分析了该模式的产业基础与生态、经济效益。总体而言,该模式能够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多级循环和转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后,对相关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攻坚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循环农业发展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7.
番茄嫁接栽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蔬菜生产设施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 ,连作导致土传病害日益严重 ,成为设施栽培的限制因素。如何克服蔬菜生产的连作障碍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已成为现代蔬菜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番茄的设施栽培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在缺乏抗病品种的条件下 ,实施嫁接栽培是解决土传病害严重、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番茄嫁接栽培不仅可以避病 ,还由于砧木比原接穗根系发达 ,吸水、吸肥能力强 ,可以显著提高产量。番茄生产采用优良砧木嫁接也是实现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日本茄果类蔬菜嫁接栽培研究较为深入并…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菌渣在高海拔冷凉区蔬菜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双孢蘑菇废弃菌渣在高海拔冷凉区作为有机基肥栽培青笋,以及作为主要有机栽培基质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作为有机基肥应用在青笋栽培上,可显著促进青笋生长,改善青笋的生物学性状,且增施菌渣有机肥有助于提高青笋的产量,折合产量较对照不施有机基肥增加2 796.72kg/hm2,增产率为4.04%,但增产效果不如羊粪作基肥明显。以双孢蘑菇菌渣为主作有机栽培基质栽培番茄时,番茄果实性状较日光温室土壤栽培(CK)均有所改善,其中单果重较对照增加10.7 g,折合产量达63 919.50 kg/hm2,较对照增产4.97%。  相似文献   

9.
番茄的设施栽培实施嫁接栽培是解决土传病害严重、克服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番茄嫁接栽培不仅可以避病,还由于砧木比原接穗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可以显著提高产量.番茄生产采用优良砧木嫁接也是实现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在日光温室内使用菌渣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的最佳蓖麻饼施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不同蓖麻饼施用量对日光温室菌渣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的生长指标、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表现最好,植株长势旺盛,始收期早(77d),产量为5684.2kg/667m2。与T1、T3差异极显著,比对照T4增产16.75%。投入产出比为1∶23.4,经济效益好。因此,推荐使用按照杏鲍菇菌渣∶兔粪∶大田土壤=2∶1∶1比例配制的栽培基质进行日光温室有机番茄栽培,建议蓖麻饼施用量为150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在日光温室内使用菌渣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的最佳蓖麻饼施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不同蓖麻饼施用量对日光温室菌渣基质栽培有机番茄的生长指标、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表现最好,植株长势旺盛,始收期早(77d),产量为5684.2kg/667m2。与T1、T3差异极显著,比对照T4增产16.75%。投入产出比为1∶23.4,经济效益好。因此,推荐使用按照杏鲍菇菌渣∶兔粪∶大田土壤=2∶1∶1比例配制的栽培基质进行日光温室有机番茄栽培,建议蓖麻饼施用量为15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解决江苏省农作物秸秆及菌渣等生物质资源量大而再利用效益低、菌菇规模产能大而产业链条偏短、关键技术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菌菇产业发展,2013年以来,我们以企业为基地,开展菌菇新品种引进筛选、集成创新培养料高压灭菌、养菌育菇环境智能化调控、菌渣再利用栽培双孢蘑菇和草菇等试验研究,建立健全了生物质梯次利用工厂化栽培菌菇关键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当地及周边地区食用菌菌渣资源量大而再利用渠道少、效益低等问题,进一步丰富食用菌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7年以来,我们以企业为基地,引进草菇新品种,以杏鲍菇菇渣为主要基质,系统开展了培养料隧道发酵、覆膜发菌、栽培环境数字化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与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工厂化栽培草菇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有许多番茄加工厂,每年生产番茄酱后留下大量的番茄渣,会给环境带来压力。番茄渣是番茄加工后剩余的副产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番茄籽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油脂。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将有用的东西提取出来,变废为宝,而与养殖业结合,一方面提供了牧草中的氮来源,还可以解决带来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沼液和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不仅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种植业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沼液沼渣在玉米栽培上的应用方法,为玉米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验在有机种植条件下探讨蚯蚓粪肥对番茄产量、抗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机栽培常规施用的牛粪—菌菇渣相比,蚯蚓粪肥能较好地提高番茄抗病性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蚯蚓粪肥能稳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降低水溶性盐浓度,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根除设施番茄栽培中的连作障碍,以菇渣、牛粪、蛭石为原料配制成5种不同栽培基质,以土壤为对照(CK),测定了基质理化性质、基质成本、番茄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处理4的基质理化性质符合番茄栽培要求;番茄产量比CK显著增加17.60%,总产量比CK显著增加12.01%,商品率比CK增加4.37个百分点,品质显著改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处理4的基质配方可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番茄产量高、品质好,是适宜的设施番茄有机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8.
在菇渣和蛭石中分别添加有机缓释肥,采用青枯菌悬浮液(3×108CFU/ml)针刺接种研究缓释肥对番茄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根部灌注接种研究缓释肥对番茄青枯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菌悬浮液针刺接种后,两种基质中添加有机缓释肥均提高了番茄叶片保护酶活性;根部灌注接种后,两种基质中添加有机缓释肥均显著降低了番茄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菇渣栽培发病程度高于蛭石栽培。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木腐菌香菇菌渣不同配比配方基质化利用研究,分析对铁皮石斛长势的影响,筛选适合铁皮石斛栽培的代料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筛选出适合铁皮石斛栽培的基质配方1个,菌渣与树皮比例为8:2,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同时将菌渣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无土栽培基质菇渣和蛭石中分别添加有机缓释肥,研究番茄栽培中根围、根际微生物数量差异,以及对番茄青枯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缓释肥,显著提高了根围、根际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以菇渣添加缓释肥的微生物数量最丰富,依次为蛭石添加缓释肥,菇渣和蛭石;青枯菌悬浮液(3×108cfu.ml-1)根部灌注接种后,两种基质中添加有机缓释肥均能显著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