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桂热1号黄茶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并在黄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创新,同时提出了桂热1号黄茶最佳加工工艺,为今后开展桂热1号黄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桂热1号黄茶的开发,丰富其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黄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特殊的"闷黄"工艺形成了黄茶独特的滋味品质,探究黄茶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的化学物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黄茶滋味特征形成的化学贡献机制,为黄茶生产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我国传统黄茶产区典型黄茶样品,经滋味品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研究典型黄茶滋味特征属性及相关化学组分。【结果】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不同产区及不同类型黄茶产品感官滋味在鲜、厚、收敛性及粗糙感等属性方面表现出差异;不同产区黄茶在滋味化学组分含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本试验的典型黄茶样品中,滋味厚度和收敛性较为相关;粗糙感主要由鲜叶原料较低的嫩度引起,是区分安徽多叶型黄茶和其他黄茶类别的重要贡献因子,同时推测由于本试验条件下的黄大茶样品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化学组分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黄酮总量比值(GA/Fla)、没食子酸/儿茶素总量比值(GA/Ca)及没食子酸/生物碱总量比值(GA/Alk)与滋味粗糙感呈现较高相关性。黄茶滋味鲜感主要与茶汤中氨基酸有关,其中谷氨酸、茶氨酸/氨基酸总量比值(Thea/aa)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Umami/aa)表现出与黄茶滋味鲜感的较强相关性。【结论】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粗糙感是多叶型黄茶的典型滋味特征。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样品特点而表现出没食子酸、GA/Fla、GA/Ca及GA/Alk与黄茶滋味糙感相关;谷氨酸、Thea/aa、Umami/aa与黄茶滋味鲜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典型黄茶滋味品质特征属性及相关滋味化学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黄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特殊的"闷黄"工艺形成了黄茶独特的滋味品质,探究黄茶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的化学物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黄茶滋味特征形成的化学贡献机制,为黄茶生产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我国传统黄茶产区典型黄茶样品,经滋味品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研究典型黄茶滋味特征属性及相关化学组分。【结果】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不同产区及不同类型黄茶产品感官滋味在鲜、厚、收敛性及粗糙感等属性方面表现出差异;不同产区黄茶在滋味化学组分含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本试验的典型黄茶样品中,滋味厚度和收敛性较为相关;粗糙感主要由鲜叶原料较低的嫩度引起,是区分安徽多叶型黄茶和其他黄茶类别的重要贡献因子,同时推测由于本试验条件下的黄大茶样品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化学组分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黄酮总量比值(GA/Fla)、没食子酸/儿茶素总量比值(GA/Ca)及没食子酸/生物碱总量比值(GA/Alk)与滋味粗糙感呈现较高相关性。黄茶滋味鲜感主要与茶汤中氨基酸有关,其中谷氨酸、茶氨酸/氨基酸总量比值(Thea/aa)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Um...  相似文献   

4.
黄茶是我国主要的消费茶类之一。黄茶加工步骤为萎凋、闷黄和干燥,其中闷黄是黄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环节,快速准确对黄茶闷黄度作出判别,对于黄茶加工至关重要。黄茶闷黄工艺影响因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是认识影响因子、品质评价技术与闷黄质量关系的前提。然而,黄茶闷黄体系受自身复杂性和不可直接测定性的限制,目前闷黄品质评价技术普遍存在精确度低、重复性差和操作复杂等问题。综述已有文献表明,温度、含水率、时间及闷黄过程中微生物等环境因素均会影响黄茶品质特征化合物的形成,从而影响其品质。目前常用的品质评价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感官、成分检测及智能仿生技术。人工感官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成分检测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前处理复杂;智能仿生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无损等特点,可检测黄茶闷黄适度快速高效评价。通过回顾近年来针对黄茶闷黄影响因子及3种主要评价技术研究进展,重点关注闷黄影响因子与黄茶品质成分之间的关联性及智能仿生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黄茶标准化和数字化加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针对湖南省黄茶产业,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功能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黄茶销售、政府扶持、茶叶电商市场等现状,并对传统销售和电子商务销售进行了对比。发现政府正大力扶持湖南黄茶产业,茶叶电商市场正不断扩大,应重点发展湖南黄茶移动电子商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黄茶的品质和品牌化、搭建黄茶的大数据体系、推动黄茶线上线下结合化、构建黄茶移动生态圈。  相似文献   

6.
针对缙云黄茶中黄2号品种的特性,介绍了缙云黄茶夏暑季红茶加工技术,具体包括鲜叶处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等关键技术,以期为缙云黄茶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木糖醇与黄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应用单因素试验探究黄茶无胶基口香糖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黄茶无胶基口香糖最佳配方比例为黄茶提取物2%、柠檬酸0.2%、柠檬酸钠0.2%、薄荷脑0.1%、薄荷香精0.2%、绿茶香精0.1%;优化工艺参数为化糖温度与辅料混合温度140~150℃、风味调节温度90~95℃、浇注温度85~90℃、冷却脱膜温度<50℃,同时控制发烊与返砂程度,完成黄茶无胶基口香糖浇注。本研究为黄茶无胶基口香糖生产奠定了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文龙 《现代农业科技》2024,(9):159-161+172
黄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随着黄茶需求量的增大,黄茶加工技术的提升已成为黄茶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按加工使用的鲜叶等级介绍了黄茶的分类,并针对其主要加工工序综述了相关研究现状:在杀青技术方面,总结了杀青温度、杀青方式对成茶品质的影响;在揉捻技术方面,探讨了不同揉捻时间和轻重程度的组合对黄茶外形、品质的影响;在闷黄技术方面,分析了闷黄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在干燥(提香)技术方面,阐述了处理时间和温度对黄茶品质的影响;对其他加工技术进行了概括,如摇青、低温处理等。通过对黄茶主要加工工序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黄茶加工技术的提升及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诗洁  徐峻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8):1525-1528
茶产业与茶文化一直以来都与国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茶不仅为国饮,更为国业。本文介绍了缙云黄茶的产业基础与优势,从缙云黄茶这一特定茶种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入手,积极探索以茶为媒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可行路径,建议做好黄茶生产工艺与体验型旅游融合发展、黄茶历史文化与康养型旅游融合发展、黄茶生态茶园与观光型旅游融合发展。另外,探讨了以茶为魂的乡村美好生活方式,探寻茶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复兴、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春江 《河南农业》2016,(35):34-35
通过结合乌龙茶做青工艺和传统黄茶加工工艺,初步探索花香型黄茶加工工艺,加工工艺为摊青→做青→杀青→揉捻→闷黄→烘干,手工做青采取碰青和抖青方式,至叶片背卷,青气散花香显.通过感官审评,得出做青工艺对黄茶有积极影响,能够在保证黄茶品质特点的同时使其滋味鲜醇、花香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黄茶加工过程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明了黄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和色泽的动态变化规律 ,提出了传统名茶鹿苑黄茶的最佳闷堆时间为 4~ 7h。色泽试验结果表明 ,引入色相值后 ,能直观地描述黄茶加工过程色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高峰 《农家参谋》2011,(10):50-50
黄色 君山银专十金灿灿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泡出来的,颜色非常鲜亮。按照叶子的老嫩程度,黄茶中最嫩的是黄芽茶,其次是黄小茶,较老的则叫黄大茶。在黄茶中,湖南岳阳洞庭的君山银针堪称极品。  相似文献   

13.
每到辣椒出园季节,每隔几天就有客商到湖南省安化县渠江镇黄茶村农家女胡美娟的蔬菜基地收购辣椒,每千克的收购价都在1元钱以上.今年,胡美娟种植的3.3公顷辣椒总产值达30多万元. 胡美娟22岁时嫁到渠江镇黄茶村.黄茶村地处柘溪库区,柘溪电站蓄水发电后村绝大部分田地被淹.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业科技》2014,(7):62-62
由广元市农业局申报的“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于近日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定,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品牌的创建和打造,对加速推进广元市名优富硒富锌茶、有机茶、高香茶、保缝茶基地建设,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茶业发展支撑能力,做大做强米仓山茶叶品牌,挖掘和弘扬博大精深的茶叶文化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由广元市农业局申报的"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于近日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定,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品牌的创建和打造,对加速推进广元市名优富硒富锌茶、有机茶、高香茶、保健茶基地建设,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茶业发展支撑能力,做大做强米仓山茶叶品牌,挖掘和弘扬博大精深的茶叶文化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安徽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拥有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是“2013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排名51,列全省第6)。黄茶是6大基本类之一,为我国独有的、较古老的茶类。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该文介绍该县黄茶,分析“中国黄茶之乡”的打造对策,并提出了9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为我国独有、较古老的茶类。本文介绍了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申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5点促进黄茶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为我国独有、较古老的茶类。本文介绍了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申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5点促进黄茶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漫话中国黄茶婺源茶业局王钟音“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世界唯中国所独产。产量虽远不及红、绿、青、黑茶类,但其中有部份茶以其形美质优,被视为茶中珍品,在茶叶宝库中占有极重要地位。黄茶有着与绿茶相似的悠久历史,君山银针南北朝梁武帝时即为贡茶;蒙顶黄芽唐...  相似文献   

20.
黄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近似绿茶,但在制造过程中加以闷黄,因此具有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黄茶按其鲜叶老嫩分黄大茶与黄小茶两种。目前生产的黄小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平阳黄汤、沩山白毛尖、皖西黄小茶等;黄大茶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茶等。黄茶的制造工艺近似绿茶,但有其闷黄过程,又区别于绿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