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100-102
梯田既是一种农耕方式,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景观。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梯田文化及其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研究内容涉及梯田的起源与发展、梯田文化及其开发价值、以及梯田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尤其是对当今全国各地的古老梯田遗存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广西桂林龙脊梯田、湖南娄底紫鹊界梯田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梯田形成、梯田水资源利用和梯田发展3个方面对哈尼梯田和龙脊梯田进行了比较,发现哈尼梯田和龙脊梯田都是人工创造的湿地,其可持续发展±赖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随着与外界交流增多,它们的可持续性都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进行水平梯田的治理是我国坡地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对指导坡地治理开发、建设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及小型农机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就水平梯田工程设计、施工要求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辽宁省阜蒙县牤牛河项目区水平梯田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马杰  魏朝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85-15887,15908
从柑橘园建设的梯田工程、改土工程及排灌工程3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柑橘园建设的工程技术。梯田工程以修筑坡式梯田为主,加强地力提升与水土保持;改土工程应根据不同土壤条件,旱地、水田采取相应的改土措施;排灌工程应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灌水方法,以提高柑橘园对水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梯田工程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一项重要的水保工程措施。本文结合田间道路,详细阐述了临洮县好水沟小流域梯田工程设计的方法以及通过兴修梯田产生的经济效益,有效遏制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提高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为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贵州黔东南稻作梯田的历史文化及生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黔东南梯田及农耕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从黔东南梯田(腰带梯田、鱼鳞梯田和石砌梯田)形成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各类梯田的工程特点和生态价值,并讨论了如何挖掘和保护梯田的历史文化及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渭源县梯田项目的实施,从技术的角度总结了梯田工程在拦截泥沙、滞洪减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陈源  李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0):252-254
对甘肃省梯田建设历程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出梯田建设的3个历史阶段和梯田建设的成效。梯田在甘肃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梯田建设进入改造升级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具体实现路径。最后对目前较为典型的梯田产业联动模式进行梳理概括,并提出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静宁县是甘肃省贫困农业县之一,梯田建设是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为了探索在新形势下发展梯田建设的途径.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思路、组织形式、管理机制、建设和开发模式,改进工作措施,加快以梯田为主的水保工程建设步伐,综合治理,提高效益,走梯田增效、产业富民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梯田建设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机修梯田已成为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生态,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基础性工程,在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生产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特别是梯田建设工作,将其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升农业抗旱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大力推进机修梯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 造林隔坡反坡梯田(以下简称反坡梯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集水造林整地方式,它不仅在拦蓄坡面径流、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方面效果显著,而且还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施工简单的水土保持坡面拦蓄工程。然而,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多变、气候条件的地域差异,至今没有一种适合于这种整地方式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法。因而,在采用反坡梯田整地造林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隔坡窄,汇集的径流不能满足林木的需水要求,林木生长受抑或死亡;拦蓄标准低,一遇暴雨即形成串坡径流,达不到保持水土的目的;田面太宽,蒸发面积大、工程费用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根据近年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用上年秋季降雨和径流解除春夏连旱、且又满足拦蓄设计暴雨要求的隔坡反坡梯田设计方法,现发表出来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泥河沟塬(坡)面已建水保工程蓄水保土和农果产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塬(坡)面梯田工程效益最显著;塬(坡)面应以平整土地修建梯田为主,配以其它拦蓄工程。  相似文献   

13.
卜海金 《甘肃农业》2014,(14):47-48
梯田工程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水力、肥力以及土地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本文通过对渭源县近年来梯田建设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坡改梯工程是我国水土保持以及农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对此展7"1-~科学研究也很多。本文综述了有关梯田的设计、水土保持效益、护埂措施以及坡改梯对土壤质量与土壤水分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有关梯田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省梯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规范化梯田,推广“山边沟”耕作法,改造老化梯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鹏 《甘肃农业》2016,(18):45-47
清水县以产业化富民为主线,紧紧围绕"修梯田、兴水利、建路网、铺全膜、栽果树、调结构、促增收"的思路,把梯田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工作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通过梯田这个平台,农业产业化建设突飞猛进,山地梯田挑起了清水农业发展的大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践经验,结合宁夏具体情况,分析研究了新修梯田的作用、梯田的分类、梯田类型的选用、梯田规划和设计及梯田修筑技术。  相似文献   

18.
郭亚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11-4613
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梯田的生态效益入手,以宁夏隆德县为例,阐述了在沙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梯田建设相结合所产生的效益,以期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宁夏彭阳县机修梯田建设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彭阳县建县以来狠抓机修梯田建设,梯田面积已达到4.4万hm^2,人均新增机修梯田面积0.17hm^2。总结出机修梯田建设的成果与效益、施工的质量与验收管理、设计及机修梯田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通过机修梯田与流域的综合治理有效的蓄积降雨径流,减少水土与梯田的水肥流失,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人民生活得到较大的提高,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隆德县张程项目区梯田建设与2011年启动实施,完成梯田1750公顷;配套地埂林93.33公顷(全为灌木林);配套地埂草66.67公顷;配套田间道路92公里;配套小型工程185座,各项措施实施后,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