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棉喜温、喜光,抗虫性较强。前期生长发育缓慢,开花后生长发育较快,至开花结铃期个体生长发育和棉田长势都达到或超过常规棉。近几年来,根据安阳抗虫棉的生育特点采取了相应高产栽培技术。1播前准备播前每公顷施优质粗肥45~60m3、二铵375kg、标准氮肥450kg、钾肥300k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抗虫棉鲁棉研15钾肥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棉具有高产、抗虫、品质好的特点,近年来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从生产实践看,抗虫棉对钾肥较敏感,且易早衰.因此,了解并全面掌握不同抗虫棉新品种对钾的吸收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钾肥施用,对实现棉花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许昌针对种植面积较大的抗虫棉鲁棉研15的需钾特点及钾肥施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1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规律与特点发生了变化 1.1 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表现出突出的抗性.抗虫棉对棉铃虫及玉米螟、造桥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高抗性,基本上不需要防治这些害虫.1.2 棉蚜、棉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杂交抗虫棉田间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转基因杂交抗虫棉田间种植性状的综合调查研究 ,摸清了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及非靶标病虫的发生特点 ,明确了杂交抗虫棉的栽培特点、产量结构及种植效益等情况 ,为抗虫棉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危害新特点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6年开始,引进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在连年种植抗虫棉的过程中,发现转Bt基因抗虫棉病虫害的发生呈现了不同于常规棉的新特点,需要引起种植单位和种植户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使抗虫棉的推广应用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转Bt基因棉棉田害虫的发生变化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 ,转 Bt基因抗虫棉在山东省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主要品种为新棉 33B、菏棉 3号、CK—1 2等品种 ,由于抗棉铃虫效果好 ,减少了防治成本和农药的使用量。大面积抗虫棉的种植 ,使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 ,棉田害虫的发生特点和为害程度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许多棉农对这一变化了解不足 ,造成防治中出现一些失误。为了了解抗虫棉田害虫的发生特点 ,从 1 997年开始笔者对转基因抗虫棉田害虫的发生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抗虫棉田害虫的发生特点1 .1抗虫棉对棉铃虫、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  相似文献   

7.
抗虫棉棉铃虫双向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棉棉铃虫双向防治技术①鲍立民河北省沧州市农业试区办061001丁汝召卢怀玉河间市国欣农研会牛占增王国建河间市农技中心1抗虫棉的抗虫特点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特点为专一性、高抗性、差异性(品系间、不同生育阶段、棉株不同部位)。据观察Bt基因抗虫棉除抗...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商品化以来,面积迅速增加,至2005年达到330万公顷,占我国棉花面积的60%以上.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暴发为害,但由于抗虫棉棉田施药量和施药次数的减少,也导致了棉田棉蚜、棉盲蝽等非靶标害虫种群上升,为害日益加重,研究其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十分必要.2006年研究了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上棉苗蚜及其天敌的发生特点,旨在为制订其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抗虫棉在山西的试种情况与栽培技术郭秦生山西省运城地区种子站0440001抗虫棉的主要特点通过试种示范,直接观察、田间调查、抗虫棉有以下主要特点:1.1 抗虫性明显。7月15日调查结果:经过治虫的,抗虫棉比非抗虫锦蕾铃为害率低7.5%~8.3%,伏前桃...  相似文献   

10.
由于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应用时间较短,广大棉农对它的特点认识不够,以为用传统的常规棉栽培技术也能管好抗虫棉,结果抗虫棉的产量潜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限制了产量的提高。因此,只有根据抗虫棉的生育特点,良种良法配套,采用针对性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优质高产。1转基因抗虫棉的生育特点目前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的抗虫棉品种,大部分有明显不同于常规棉的特性。如棉子发芽出苗顶土力较差,苗蕾期生长势较弱;开花后弱生长势转化速度快,开花成铃集中;对钾肥和生长调节剂较敏感,后期容易出现早衰等。认识抗虫棉的生育特点,才能制定好一播全苗、壮苗早发…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害虫抗药性的增加,棉田害虫危害尤其是棉铃虫的危害自9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新疆棉铃虫重发区积极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为了进一步掌握抗虫棉主要虫害发生规律,2003—2005年对抗虫棉和非抗虫棉主要害虫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提出防治技术措施。1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采用系统法与普查法相结合。2003年抗虫棉观测品种为sGK321,大面积种植的常规棉为新陆早13号;2004年抗虫棉观测品种GK26,大面积种植的常规棉为新陆早13号;2005年抗虫棉观测品种为sG…  相似文献   

12.
抗虫棉在新疆的应用表现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  王波  孔宪辉 《中国棉花》2001,28(6):28-29
近年来 Bt转基因抗虫棉 (简称抗虫棉 )在新疆种植的总体表现状况良好。抗虫棉可减少防治棉铃虫农药和人工的投入 ,减轻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在棉铃虫重发区种植具有抗虫、增产、节本、增效的积极作用 ,但在生产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抗虫棉在生产上的表现在新疆棉铃虫发生重的地区种植抗虫棉 ,其抗虫性表现良好 ,抗虫能力均在 80 %以上。抗虫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时期一般不需药剂防治。由于棉花生育后期抗虫棉抗虫性有所下降 ,当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时 ,个别虫量大 ,受害重的棉田还需药剂防治 1次。据调查 ,抗虫棉…  相似文献   

13.
江国安 《江西棉花》2010,32(4):66-67
安徽省宿松县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常年棉花种植面积20km^2左右。尽管抗虫棉的种植缓解了棉铃虫的为害,但抗虫棉不是无虫棉,且抗虫棉棉株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棉铃虫的抗性不同,棉株的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抗虫能力也不同,因此,还需要化学药剂辅助防治。  相似文献   

14.
抗虫棉经过江苏省兴化市多年的试验示范种植表明,抗虫棉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效、减少环境污染等许多优点,已被广大棉农认可,种植抗虫棉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杂交抗虫棉更是倍受农民青睐.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通过实地调查、种子Bt试纸检测、电话访问方式,共抽查40个植棉县(团)的195个品种(系).结果表明:新疆抗虫棉种植面积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年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占植棉面积一半以上,抗虫棉种植比例平均已达52.5%,棉农种植抗虫棉意向强.针对目前抗虫棉种植现状、技术效果、技术需求,提出了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种植应“加强种子市场监管、采取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放开种植限制和科学规划转基因抗虫棉发展目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抗虫棉在全国的不断推广种植,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省工省时,保护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棉花产量,非常受广大棉农的欢迎。但在实际生产中,部分棉农对抗虫棉的生长特点、抗虫性、管理措施的特殊要求,缺乏全面了解,致使不能很好发挥抗虫棉抗虫、高产的优势,影响广大棉农的经济收入,影响了抗虫棉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下面就抗虫棉的科学种植技术措施谈一些个人意见,供广大棉农参考。1适时早播抗虫棉和普通棉花相比发芽慢,出苗晚,所以抗虫棉要适时早播,麦套抗虫棉一般于5月10—15日播种较为适宜。2增施底肥,早施苗肥抗虫棉由于苗期生长缓慢,所以不…  相似文献   

17.
兴化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年植棉面积1.33万公顷左右,自2002年大面积推广应用抗虫棉以来,种植面积已达85%以上。从近年来种植抗虫棉的实践看,不少植棉户种植抗虫棉出现产量不高,效益不好的现象,主要是棉农对抗虫棉认识不够,不能根据抗虫棉的生育特点,进行科学植棉。通过调查,认为棉农要种好抗虫棉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购品种抗虫棉分为抗虫杂交棉与常规抗虫棉两种类型,从近年种植情况看,常规抗虫棉在本地适应性差,表现迟熟,中期遇高温、干旱,蕾铃易脱落,结铃性差,年度间产量变异大,不太适应本地种植。而抗虫杂交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田间…  相似文献   

18.
抗虫棉田间去杂——卡那霉素喷雾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在黄河流域等棉区甚至出现了非抗虫棉不种的现象.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都是以抗卡那霉素基因作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抗虫棉.在科研和生产中,田间鉴别是否抗虫棉,除观察形态外,一般采用卡那霉素涂叶测定法,在棉花苗期或生长旺盛期,用卡那霉素溶液涂抹嫩叶,数天或十多天后观察叶片是否有变色反应来进行判别.如叶面涂药处出现黄斑,则为非抗虫棉,叶片无变色反应者,则为抗虫棉.此类抗虫棉的去杂工作即可据此进行.  相似文献   

19.
生产上应用的各类抗虫棉均采用混系繁殖技术育成,个别品种(系)在抗虫性、株型、叶型,铃型等性状上与群体不尽一致。与常规品种相比较抗虫棉苗期长势偏弱,株型偏紧,不同品种(系)抗虫棉其综合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近几年的试验及大田种植观察,为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和棉铃虫的综合防治,对抗虫棉的栽培管理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密度抗虫棉大多表现为个体偏小,果枝上仰,株型偏紧等特点,需要通过提高群体获得高产,密度比较结果显示,抗虫棉的密度一般应比同类常规品种增加5%~10%,春播密度应达到5 5万株/hm2左右,麦(油)棉春套抗虫棉以6万~6 5…  相似文献   

20.
转Bt基因棉在山东棉区的抗虫特性及棉田害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正在大面积推广的实际,研究调查了转Bt基因棉的抗虫效果与抗虫特点、山东棉区棉铃虫区域种群分布变化和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消长规律,提出了以合理布局、尽量推迟和减少化防用药、以及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天敌为核心的合理利用转Bt基因抗虫棉的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