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土壤母质及其物理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曹顺爱  吕军 《茶叶》2003,29(1):13-16
本综述了我国茶园土壤母质类型及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含量、团粒结构等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探讨了改善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措施,并提出今后茶园土壤物理性状所要研究的课题,这对我国无公害茶,有机茶的生产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夷陵区茶园施肥现状,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性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施配方肥和有机肥对夷陵区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2N配方肥和有机肥同时施用效果最好,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与对照茶园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土壤酸化,并可以提高茶园产量和茶农收入,有效改善茶叶品质,对夷陵区茶园施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了解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钾素营养状况,对安溪县10个茶叶主产乡镇77个铁观音茶园土壤(分0~20 cm、20~40 cm两层)和相对应茶叶的钾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全钾含量总体较高,0~2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在1.89~42.45 g·kg-1之间,平均12.09 g·kg-1;20~4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在2.44~40.31 g·kg-1之间,平均值12.41 g·kg-1;潮砂土、粗骨土和黄壤全钾含量较高,而红壤、水稻土、赤红壤全钾含量较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速效钾总体含量较低,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37.89~190.02 mg·kg-1,平均86.95 mg·kg-1;20~40 cm土层变幅28.25~195.80 mg·kg-1,平均75.25 mg·kg-1;粗骨土、红壤、黄壤速效钾含量较高,而赤红壤、潮砂土和水稻土速效钾含量较低.茶叶钾含量11.20~18.03 g·kg-1,平均值14.87 g·kg-1.茶叶中的钾含量与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全钾含量相关关系均不显著,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直接影响茶树钾素的吸收和累积,可以作为茶园土壤钾素供应水平的指标,铁观音茶叶钾浓度也可作为茶树钾素营养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丽云 《福建茶叶》2023,(11):30-33
茶园土壤环境条件与茶叶质量密切相关。但目前对茶园土壤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依旧不足,为了解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环境条件,进一步促进茶叶质量提升,本研究对福建省安溪县6个铁观音主产乡镇(感德、祥华、西坪、龙涓、剑斗、桃舟)共52个茶园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对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污染源(镉、铅、汞、砷、铬、铜)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溪县铁观音主产区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4.27,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值达到24.00g.kg-1,各乡镇土壤有机质均处于Ⅰ级水平;碱解氮平均值为85.85mg.kg-1,龙涓乡处于Ⅰ级水平,其他乡镇处于Ⅱ级水平;有效磷含量较高,平均值为44.42mg.kg-1,均处于Ⅰ级水平;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73.22mg.kg-1,龙涓乡及西坪镇处于Ⅱ级水平,其他乡镇处于Ⅲ级水平;污染源(镉、铅、汞、砷、铬、铜)平均含量低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中的相应限值。安溪县铁观音主产区茶园土壤养分水平总体较高,但土壤存在一定程度酸化,速效钾含量相对匮乏,可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等缓解土壤酸化,施用钾肥补充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环境质量优良,适宜...  相似文献   

5.
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的当家品种,品质优异,在诞生后的几百年里一直独领风骚、长盛不衰。在今天的乌龙茶市场,品质好的铁观音一直保持着高价位的畅销优势,如何保证铁观音的优质生产,经过这几年从开发新茶园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我觉得要生产高品质的铁观音关键要抓好四个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安溪县感德镇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风险情况,测定了感德镇15处铁观音茶园土壤5种常见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Pb、As、Hg、Cr、Cd5种重金属的平均值分别为39.27、11.03、0.08、60.10、0.05 mg/kg,均未超过《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853-2004)》中的标准;5种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的平均值均小于0.7,说明大部分茶园的质量等级为安全;5种重金属元素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140.13,处于轻度和中等风险等级,不存在较高和很高生态风险等级。综上,感德镇铁观音茶园土壤重金属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仍需注意部分含量高样点的重金属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常规铁观音茶园转换成无公害铁观音茶园的技术措施,并在改善茶园的生态生境、虫害防治、改善树冠、改善土壤四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苏雪健 《福建茶叶》2007,(B02):14-15
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的当家品种,品质优异,在诞生后的几百年里一直独领风骚、长盛不衰。当今在茶叶市场,品质好的铁观音一直保持着高价位的畅销优势。如何保证铁观音的优质生产?经过这几年从开发新茶园到加工生产全过程的实践,有所体会。我认为要生产出高品质的铁观音关键要抓好以下四个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吴洵 《福建茶叶》1990,(3):31-33
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茶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和分解对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演化以及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了解低丘红壤茶园有机质含量现况、积累和分解特点,对拟定茶园土壤合理耕作和施肥、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变低丘红壤茶园低产低质现象等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现况 为了了解我国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现况,我们于1986—1989年间,对浙、赣、湘、粤、黔、皖、桂等省主要茶区第四纪红粘土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进行广泛性抽样调查,根据对83个样点的分析结  相似文献   

10.
茶园间作不同植物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及茶园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茶园间作模式、丰富茶园间作模式的科学理论,本试验探讨了间作白三叶、金盏菊和金花菜三种间作模式下对茶园土壤营养成分及茶叶品质成分与茶叶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茶叶品质成分和土壤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条件下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降低,进而降低酚氨比.茶园间作金花菜,茶百芽重提高;而间作白三叶、金盏菊,茶百芽重与发芽密度均提高.茶园间作白三叶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和全氮含量;间作金花菜则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和全氮含量,而全磷含量显著降低;间作金盏菊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而全磷与全钾含量显著降低.茶叶品质与土壤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pH值和土壤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变化与茶叶品质关系十分紧密.茶园间作白三叶、金盏菊和金花菜均不同程度上改良土壤性状,增强土壤肥力,进而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1.
茶园土壤酸化成因及改良措施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茶园自身及外在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茶园土壤酸化趋势日益严重。茶园土壤酸化表现为土壤结构性变差、肥力降低及重金属含量增加,进而影响到茶树的生长发育,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严重威胁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回顾并梳理了近年来茶园土壤酸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茶园土壤酸化的成因、危害及改良措施,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对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有机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施用有机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茶叶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有机肥在提高茶园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有机肥应用于茶园中可能引起的抗菌素与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的潜在危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有机肥在茶园中的安全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气温度和CO2浓度不断升高,以及伴随而来的高温干旱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不断增加,对茶园土壤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剧。气候变化会导致茶园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并改变茶树体内营养元素的平衡,特别是碳含量增高,而氮、钾、镁、硫、铁和锌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为此,采取减耕和免耕、修剪枝叶回园,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氮肥等矿质养分,以及加强茶园排灌系统建设等措施有利于应对气候挑战,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区茶园土壤肥力性状及其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凯荣  龚惠群 《茶叶》1994,20(1):13-17
本文根据对湖南省海拔300~850m的山区茶园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山区名优茶鲜叶原料的品质特征和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肥力特性;指出土壤氮和磷含量及其有效性是分别影响山区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两个最主要因素,为优质高产茶园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研究其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土壤养分状况、茶树生长及茶叶生化成分等的影响,分析间作芳香植物对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幼龄茶园间种芳香植物能减少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数量,增加茶园中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蜘蛛等天敌的数量;芳香植物间作区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高于绿肥间作区和对照;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生长、培养幼龄茶园的树势和树冠、增加茶叶产量。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儿茶素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见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茶园栽培管理模式,能促进生态茶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是茶园土壤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会改变土壤中含铝矿物的结晶状态,影响铝的赋存形态,进而影响茶树生长环境。【方法】以日照市主要茶园土壤类型——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与草酸)对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并以柠檬酸为例,研究有机酸浓度和pH环境条件对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3种有机酸均可显著提高茶园土壤中交换态铝(Ex-Al)含量,提升幅度顺序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有机酸也可提高土壤中有机结合态铝(Or-Al)含量,且柠檬酸表现更为显著;随柠檬酸浓度增加,有利于土壤中的铝向Ex-Al和无机吸附态铝(In-Al)转化;经柠檬酸培养处理的茶园土壤中Ex-Al、Or-Al、铝的水合氧化物和氢氧化物(Hy-Al)、腐殖酸铝(Ha-Al)含量随pH升高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有机酸显著影响茶园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及形态转化。加强茶园科学管理,有效缓解土壤酸化可降低铝毒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抛荒茶园的铁观音茶青为原料,分别采用高香红茶新工艺、传统铁观音工艺、清香型铁观音工艺的初制技术进行试验,探讨三种工艺铁观音秋茶的感官品质及主要内含物变化。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工艺均能制作出品质优良的茶叶,并均能表现出铁观音的特有香气,工艺不同,其感官品质及主要内含物各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土壤酸度对茶叶产量及品质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个不同酸度土壤的茶园(pH分别为3.29、4.74、5.32、6.38)为研究点,于2016年4月种植铁观音茶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春茶采摘时间)和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秋茶采摘时间)采样测定茶叶鲜叶产量及鲜叶品质成分(茶多酚、茶氨酸...  相似文献   

19.
黄棪茶树品种多茶类采制的经济效益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棪茶树品种是20世纪80年代广东茶园品种结构调整、更新替换的主要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省粤东新茶区、粤北茶区、粤西茶区等地区。以生产乌龙茶为主,其品质具有香飘芬芳的特点,在当时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势头较快。近几年,由于市场消费以铁观音和其他茶类为主导,使黄棪生产茶园亩产值下  相似文献   

20.
丽水茶园土壤肥力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丽水市名茶及普通茶相应茶园土壤养分指标、茶叶品质指标,并运用dps3.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秋茶品质最关键的土壤养分指标是速效氮含量,它与5个茶叶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它与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呈线性相关。春茶品质主要受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丽水市土壤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较高,这是该地区茶叶具有较高品质的主要原因。应保持有机肥、氮肥适量施用,配施钾磷肥,促进茶叶产量及品质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