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花生平衡施肥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花生N,P,K最佳配施量,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N,P,K最佳配比为N:P2O5:K2O=18.9:8.4:15,配施处理株高平均增高5.0cm,单株总果数为1.1个,单株饱果数为2.0个,百果重增加10.2g,单株有效分枝数增加0.6个,秕果数下降0.8个,比对照增产119.0kg/667m^2,增幅48.2%。  相似文献   

2.
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1960年在莱芜召开的全国八省二市姜葱蒜三辣生产会议上,将莱芜生姜列为全国名优产品.近年来,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667m2产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1500kg提高到5000kg,单株重达4.3kg,个别地块创下了7433kg的新高,并在第三届中国农博会上荣获"名牌产品",被国家命名为"生姜之乡",生姜及系列加工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辣椒高产优质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辣椒的需肥特性,从施肥方面论述了辣椒高产优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今后辣椒生产中的施肥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西瓜喜温、喜肥、喜光,耐热、耐旱,根系发达,生育期短,茎叶繁茂,可多次结果,产量高,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合理施肥是确保西瓜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瓜农偏施氮肥,少施或不施磷、钾肥的现象非常普遍,其结果是造成西瓜植株营养生长过旺,抗病性下降,难以坐果,产量低,果实含糖量低,品质差;有的瓜农不清楚西瓜的需肥特点,在施肥种类和数量搭配上出现失误,造成浪费。只有了解西瓜的生长特性、需肥特点、需肥规律,做到平衡施肥,才能达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 ,作为山区人民主要粮食和蔬菜兼用型作物 ,在六盘水市粮食生产中占相当比例。 2 0 0 0年全市播种面积达4 3333hm2 ,计划 2 0 0 5年达到 5 0 0 0 0hm2 ,面积已超过小麦、水稻居于全市四大粮食作物的第 2位。由于六盘水市大部分地区土壤都比较瘠薄 ,肥力低下且缺素严重 ,加之长期以来“一把灰施一窝薯”的不合理施肥习惯 ,马铃薯单产仍徘徊在 80 0kg/ 6 6 7m2 左右。高寒、瘠瘦、投入不够、管理粗放已成为阻碍全市马铃薯生产的主要问题。为此 ,我们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 341 4试验 ,目的在于通过试验 ,了解和掌握在全市具有普遍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棉花的营养特性,产量形成与合理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大棚蔬菜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在探讨平衡(配方)施肥对大棚蔬菜产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种施肥方式经济效益的差值,确定大棚最佳经济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8.
生姜高产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生姜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多,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每亩产姜2500千克,需施氮25~40千克、磷(P_2O_5)10~22千克、钾(K_2O)30~50千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1:1:16或1:0.5:2,另外还需要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由于各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通过配方施肥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1.施足基肥生姜根系细弱、分布浅,重施基肥是高产的关键。整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安顺地区玉米平衡配套施肥规范,在前两年的基础上,1998年继续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按3414设计,各处理水平见表1,共14个处理,2次重复,小区面积23m2。表1 试验设计处理号1234567891011121314N00122222223112P2O502201232222121K02222220132211  根据试验地常年施肥量调查结果,前两年进行该试验的结果以及作物所需养分等确定施肥水平(表2)。表2 施肥水平水平尿素(46%)(kg/667m2)普钙(17%)(kg/667m2)氯化钾(60%)(kg/667m2)0000126.6713.506.17253.3327.0012.33380.0040.5018.5…  相似文献   

10.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高蛋白大豆品种东农42在淋溶黑钙土上的优质高产栽培施肥方案。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尿素、其次是磷酸二铵;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尿素、其次是惠满丰复合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磷酸二铵、其次是尿素。最佳施肥方案是:尿素45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硫酸钾75kg/hm^2和惠满丰复合肥1500mL/hm^2。  相似文献   

11.
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8~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研究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蒜的产量,三年平均,蒜苗、蒜苔和蒜头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3.9%~39.2%、24.2%~33.2%和17.3%~24.5%,平均增产30.5%、29.4%和21.2%。增施氮肥也能有效提高蒜苗和蒜苔的产量;磷肥用量不足,蒜头产量急剧下降。以施用钾肥为中心的平衡施肥技术能有效增加蒜苗和蒜苔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分含量,改善大蒜的内在品质,提高大蒜的营养价值。施钾增收5343~7279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10.8~19.5):1。当前生产水平条件下,大蒜平衡施肥方案为纯N300kg/hm2,P2O590kg/hm2,K2O3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花椰菜经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拟建花椰菜施用氮磷钾肥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花椰菜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249.28、P2O554.33和K2O 238.83kg/hm2,其最高经济产量达54.877t/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243.52、P2O552.22和K2O 234.09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63784.89元/hm2,经济产量也达54.853t/hm2;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基肥 :前期追肥 :后期追肥为0.3135:0.4500:0.2365,其对应的氮肥用量分别为N76.49、109.80和57.71kg/hm2,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55.313 t/hm2。在同等肥底下,花椰菜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上的负相关,与磷、钾施用量之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硝酸盐含量则与氮施用量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磷、钾施用量之间相当程度的负相关。在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越迟施用或后期施用量越大,花椰菜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越低,但硝酸盐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13.
施肥量对甜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对甜菜氮磷钾肥料合理配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甜菜产量,三因素增产大小顺序为N>P>K。本试验条件下,N、P2O5和K2O最大施用量分别为198.51kg/hm2、115.97kg/hm2和103.63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584∶0.522时,甜菜块根产量最高为65005.59kg/hm2。在同等肥力下,含糖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升高,钾肥对含糖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方营养液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土栽培基质培的方法,对不同营养液配方种植的小白菜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浓度为4 ̄8mmol/L时,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小白菜鲜重和硝酸盐含量,但维生素C含量反而减少。提高营养液配方中磷、钾含量,对小白菜产量的增加及硝酸盐含量的降低影响不大,但有利于提高小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建议小白菜无土栽培基质种植氮浓度为8mmol/L以上,磷、钾浓度也要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5.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在内蒙古马铃薯养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进行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定位试验。以农户习惯施肥(FP)和测土配方施肥(ST)为对照,同时设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不施氮肥处理(NE-N)、不施磷肥处理(NE-P)及不施钾肥处理(NE-K),研究马铃薯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NE处理与FP处理相比,增产幅度可达4.22%~11.98%,与ST处理相比增产幅度为0.34%~10.02%;同时,NE处理氮肥利用效率较FP处理提高17.29%~23.00%,较ST处理提高6.21%~21.26%。本研究初步认为:通过优化推荐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养分专家系统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同时有效降低化学肥料对马铃薯农田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 云南农业大学61号信箱  相似文献   

17.
大麦长期肥料效率和土壤养分平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19年田间定位试验, 通过测定氮、磷、钾肥不同配施处理下, 大麦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籽粒和秸秆中各养分含量, 研究了大麦生长期土壤和环境养分供应状况、肥料效率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结果表明, 不施肥条件下, 平均每年大麦可从土壤和环境中吸收氮、磷和钾素44.5、10.7和52.5 kghm-2; 大麦籽粒中氮、磷、钾含量平均为17.3、3.48和4.18 gkg-1, 秸秆中为4.85、0.64和17.5 gkg-1。所吸收的氮素和磷素分别有75.7%和83.5%被转运至籽粒中, 但钾的转运率仅为18.8%。大麦生产单位籽粒所需的氮素和钾素相当, 约为吸磷量的5~6倍。每生产1000 kg籽粒, 需要吸收氮素22.3 kg、磷素4.0 kg和钾素20.5 kg。19年平均氮、磷和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9.0%、12.8%和71.8%, 累积回收率为75.3%、63.6%和203.2%。在氮磷钾平衡施肥条件下, 每年土壤氮素和磷素可盈余18.4 kg hm-2和6.9 kghm-2, 但是土壤钾素平均每年亏缺43.8 kg hm-2; 这种基础养分供给处理可维持每年大麦产量23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肿瘤、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现代医学表明,乌头类产品有治疗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能量代谢等疾病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乌头产品需求过高但供应不足,生产上为了提高乌头产量,广泛使用化肥及生长调节剂,但是化肥以及生长调节剂的施用会对环境、土壤以及人体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探究乌头种根质量标准,用绿色生产的模式标准提高产量,对满足乌头的市场需求、医疗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为解决化肥及调节剂对人类及生态带来的恶劣影响,采用生态有机的方法解决乌头药材的生产需求,以达到提高乌头种根资源利用率,探索出乌头栽培生产中种根的最佳质量等级,制定出乌头生产的最佳种根标准。本研究将乌头的种根分成三个等级,使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进行大田试验,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产量、药典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进行综合评测。在产量水平上分析,大种根的川乌产量最高,中种根的附子产量优势较强。从质量水平分析,发现种根等级仅对新乌头碱和乌头碱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对水分、灰分和生物碱总量影响不大。中种根的经济效益最好。通过灰分关联法和DTOPSIS法对乌头的15种性状进行分析,发现中种根的综合性状更优良。建议生产中采用中种根做种,即以9~18 g的种根作为乌头种植的质量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潮土夏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实现潮土区夏玉米科学施肥, 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夏玉米产量、收益、养分积累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壤质潮土夏玉米施肥两年增产6.55%~39.32%和5.53%~21.19%, 玉米养分专家系统和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推荐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分别增产4.06%和5.04%, 增收21.90%和27.44%。基于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1.46、25.89和9.93 kg kg-1, 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1.13%、31.48%和50.35%, 化肥偏生产力平均为36.62 kg kg-1。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提高了沙壤质潮土区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 促进了氮磷钾的吸收利用, 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 具有增产增收效应, 肥料利用效率较高, 可作为该地区夏玉米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马铃薯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新型专用配方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肥处理的薯块产量比普通肥料处理增产7.6%;比当地习惯施肥增产14.4%。而且能改善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和商品品质,与普通肥料处理相比,薯块中的淀粉和Vc分别提高0.2%和4.5mg/l00g,大中薯率增加3.6%;与习惯施肥相比,淀粉和Vc分别提高0.7%和4.7mg/l00g,大中薯率增加9.1%。专用配方肥还能提高养分利用率,与普通肥料相比,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7.9%、4.3%、8.8%;与习惯施肥相比,除钾外氮磷利用率分别提高26.6%和15.7%。因此,新型专用配方肥能明显提高薯块产量、品质及肥料养分利用率,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