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以三炎(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鸭和雏鹅等多种禽类的接触性传染性病[1].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引起鸭特别是雏鸭的大肠杆菌病,以败血症、腹膜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表现为特征[2].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大肠杆菌常常同时存在于鸭群...  相似文献   

2.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病型的疾病总称,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本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各地的鸭群普遍存在感染并常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患鸭精神沉郁,不喜动,食欲不佳,嗜睡,眼部常有分泌物,有时有腹泻等症状。易感染鸭群可经污染的饲料饮水,过消化道感染,此外呼吸道、种蛋等也具有很重要的传播作用。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其中以雏鸭或小鸭的败  相似文献   

3.
本地区附近不少鸭场和农村散养鸭群在2~3周龄时发生大量死亡。经临床分析,病理解剖,病原分离鉴定等确诊为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所致的鸭传染浆膜炎病。用药敏试验选择的药物治疗,结果疫情很快控制。现将诊断过程总结如下。1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病鸭表现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经过。一群鸭当中最初发病的几乎看不到明显临床症状而死亡;之后,鸭群逐步发生嗜睡,萎靡不振,打堆、体温升高、不食或少食、拉绿色或黄绿色稀粪,不愿走动、眼有浆液、鼻孔流出露滴状分泌物、腹部略膨胀,发病2~3天后死亡。部分能存活,但生长发育不良,消…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冬至 2 0 0 2年秋 ,笔者在禽病门诊部诊疗工作中发现 ,普宁市各养鸭业主送来诊治的病鸭 ,70 %以上是感染里氏杆菌病 (鸭传染性浆膜炎 )。现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临床诊疗 ,以及在预防上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作一总结 ,为养鸭业主防制本病提供参考。1 流行特点①本病全年均有发生 ,但多发于寒冷的季节和气候突变时。②鸭群发病呈急性暴发流行 ,发病突然 ,传播快 ,有的鸭群发病率高达 80 %以上。③患本病的鸭群有的并发或继发鸭霍乱、鸭大肠杆菌病。凡有并发或继发感染的鸭群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本病的单一感…  相似文献   

5.
正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鸭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有共同的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主要病理特征〔1〕。一旦该两种病并发感染则会引起鸭群大批死亡,尤其对1周龄~6周龄的小鸭最敏感,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主要的两种细菌性传染病,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13年7月,德保县那甲乡艾屯村周某饲养的鸭群发生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大肠  相似文献   

6.
1995年11月,某鸭场一批樱桃谷肉鸭发生疫病,一栏520羽鸭,在一周内死亡360多羽,病鸭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等变化,经分离培养,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发病鸭群约18日龄,病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拉绿色稀粪、头颈震颤、昏睡,有轻度罗音.开始死亡较急,后逐渐趋缓,一周内,520羽鸭子死亡360多羽,死亡率高达69.2%.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在养鸭生产过程中,由于生物安全保障措施弱、饲养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鸭病仍然是养殖生产的重大威胁,其中大肠杆菌病是影响养鸭业的一种重要疾病,给养鸭户造成了较大损失。鸭大肠杆菌病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各地的鸭群普遍存在感染并常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患鸭精神沉郁,不喜动,食欲不佳,嗜睡,眼部常有分泌物,有时有腹泻等症状。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其中以雏鸭或小鸭的败血症和产蛋  相似文献   

8.
黑番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在我县黑番鸭的育雏 ,育成乃至产蛋阶段 ,常发生大肠杆菌病 ,现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也是畜禽肠道的正常栖居菌。 Siceardi (1996 )研究 ,已知全世界的大肠杆菌有 154种 ,目前已知有 7个血清型的菌株对鸭具有致病作用 ,或者平时不致病 ,而当机体健康状况下降 ,特别是在应激情况下就表现其致病性 ,使感染的鸭群发病。鸡、鸭、鹅等家禽均可感染大肠杆菌病 ,黑番鸭在 7周龄以内及在刚开产阶段易感性较高。本病传染的途径有 3种 :一是母源性种蛋带菌 ,垂直传递给下一代雏鸭 ;二是种蛋蛋壳上所粘的粪便等…  相似文献   

9.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和蜂窝组织炎等病型。本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各地的鸭群普遍存  相似文献   

10.
鸭场的防疫制度是由卫生消毒制度、免疫接种和安全措施三部分组成。其目的是控制病原体进入场内,防止场内病原体向外扩散,免疫接种是使鸭群获得抵抗疫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由于现代家禽业采取密集饲养方式,集约化程度高,饲养密度大,各种病原体可能大量存在,因此,鸭舍的环境卫生就显得特别重要。忽视或不注意鸭舍的环境卫生,鸭容易发生感染,如最常见的鸭大肠杆菌病,往往是因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空气污浊,通风不良,氨气过浓等因素而导致。肉鸭大批量发生该病,常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并发和继发,致使鸭群大量发病死亡。有…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进行鸭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易出现疫病情况,常见的有鸭慢性呼吸道病、鸭丝虫病、鸭大肠杆菌病等。为有效控制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减少鸭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常见的3种疫病进行防治分析。1鸭养殖过程中常见疫病鸭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疫病有3种,即鸭慢性呼吸道病、鸭丝虫病和鸭大肠杆菌病。其中鸭慢性呼吸道病即鸭窦炎,发病率较高,疾病传染源为带菌鸭和病鸭,通过呼吸道传染。而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为空气混浊、育雏舍温度较  相似文献   

12.
鸭淀粉样变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鸭病,特别多见于鸭龄较大的种鸭群中,发病率可高达40%以上,一般为5—10%。1986年于某鸭场进行鸭病调查时,三年以上的北京种鸭的发病率竟高达44.7%(132/295)。病鸭生前一般无明显的临诊症状,但严重者可见腹部胀满,行动迟缓,常落于鸭群之后。腹部触诊易摸到硬而肿大的肝脏,有些有腹水形成。本病主要引起病鸭的生产性能下降,淘汰率增高,对养鸭业已构成为一种潜在性威胁。  相似文献   

13.
王某于2005年5月8日从某个体孵化站购进雏鸭300只,当饲养到5月29日时,鸭群开始发病,并有零星死亡现象。截止6月14日共发病231只,发病率为77.0%;死亡93只,病死率为40.3%,曾用青霉素等治疗,但效果不佳。我们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病鸭表现不振,食欲减退,两翅下垂,被毛松乱,有轻度的咳嗽,呼吸困难。多数病鸭表现头部震颤,排绿白色粪便,肛门周围被粪便粘污。个别病鸭走路摇摆,站立不稳或呆立不动,病程一般持续3 ̄5天,长的可达10天左右,最终因脱水衰竭导致死亡。2剖检变…  相似文献   

14.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病变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6周龄的雏鸭易感。章贡区养鸭户陈某前来求诊,笔者根据鸭群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采用中西医对症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饲养5 000只2~3周龄肉雏鸭。鸭群发  相似文献   

15.
鸭啄癖是鸭群中1只或多只鸭表现相互啄羽、啄肛的不良行为,是由于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属于恶癖的一种疾病。成鸭和雏鸭均可发生,一旦鸭群发生该病,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造成较大损失。现将鸭啄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0月15日,一养鸭专业户的鸭群中,发生了一种发病快、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上表现为严重腹泻、粪便呈黄灰色,继而脱水死亡;内脏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表面有坏死点。经初步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诊治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2000年9月初购进雏鸭3500只,进雏后相继免疫了鸭瘟、法氏囊、霍乱疫苗。至10月10日上午喂饲时,发现突然死亡1只,第2天下午相继死亡150多只,随即自己从本乡兽医站购来瘟毒灭散剂拌料饲喂,无效果,继续发生病鸭死亡。2 临床症状鸭群发病前,食欲基本正常,发病后食欲废绝,羽毛松乱,严重腹泻,…  相似文献   

17.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一种鸭养殖场养殖的北京种鸭,2017年秋天雨季后的几个月来连续多次鸭群陆续出现产蛋率下降,厌食、精神不振,下痢、肛门周围羽毛沾有稀粪,后期腹部膨大下垂,瘫卧行走困难,逐渐衰竭等为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鸭大肠杆菌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凯复胺极度敏感,经采取综合性措施,病情迅速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8.
西昌市建昌鸭场的种鸭群发生一种疫病,导致产蛋率下降和种鸭死亡,经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雁大肠杆菌病多发生在雏雁阶段,尤其1~10日龄的雏雁,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在天气突变,饲养管理差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极易感染大肠杆菌诱发大肠杆菌病[1]。购进品质差的雏雁在1~5日龄诱发的大肠杆菌病多以腹部膨大、脐部肿胀、拉稀为主要临床症状,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确诊,并辨证施治,使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性病,主要感染鸭、鸭,也可感染火鸡及其他家禽和野禽。感染鸭群剖检特征性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部分鸭群出现结膜炎、关节炎、干酪样输卵管炎,该病不仅会引起鸭群死亡率升高,还会导致鸭群生产性能降低,是危害当前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及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养户提供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