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台县把马铃薯种植作为农户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来抓,引进新品种,大力推行"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本文介绍了高台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6年,北京市按照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116万元的标准,认定了7.26万个低收入户,234个低收入村.2020年这些低收入户、低收入村全部实现"脱低摘帽".通过调研其中30个低收入村的脱低增收的经验归纳出几种主要模式:"村集体+专业大户+农户"的村集体主导模式、"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合作社主导模式、"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公司主导模式、"园区+N"的产业园区主导模式,总结其发展经验有三:一是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提前到位;二是村"两委"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三是因地制宜促进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多种经营主体合作共赢.建议未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要从自发到有序规划,减弱政策依赖,重视市场机制,发展过程要重视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另外,政府也要推动人才振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级农产品区域电商平台经营主体在"三区三州"和承德市对口帮扶县的帮扶中,采取收购农产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消费扶贫、下沉一线等做法,结合"农产品电商企业+贫困农户""农产品电商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农产品电商企业+龙头企业+贫困农户""农产品电商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模式,使扶贫取得显著成效.为...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业》2021,(3):30-31
正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借力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围绕鲜食甜糯玉米、果蔬特色产业,依托相关新型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打牢产业基础实现三产融合借助产业强镇项目,投入资金2066万元,其中撬动社会资本1066万元。支持引导镇域内从事甜糯玉米、果蔬种植及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产业基础牢、科技含量高、联农带农紧密,绿色优质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5.
正清流县林畲乡石下村属于闽西革命老区村。省委台办下派干部彭胜带领村"两委",培育特色产业、成立电商中心、设立扶贫基金,完善定点帮扶长效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已减少贫困人口36户160人,有力推进驻点村同步小康进程。培育特色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农业+文化+观光旅游"的经营模式,多方筹措项目资金近300万元,重点培育发展花卉、苗木、茶叶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对陕西省紫阳县富硒魔芋特色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功的经验,从中提炼对发展秦巴贫困山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有益启示。龙头企业紫阳县富硒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富硒魔芋资源,积极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长期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开发魔芋系列新产品,形成了以"外联市场促富硒食品开发,内联农户建魔芋种植基地"为主要特征的"紫阳实践"富硒魔芋产业链发展模式。紫阳实践模式是充分利用天然富硒资源优势开发特色产业的一个成功案例,说明通过立足天然资源优势、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链发展模式、探索企业+科研机构的产品研发机制、提高深加工能力和建立产业价值网开发更多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有助于促进秦巴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区按照"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大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思路,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户"多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带动农户进入产业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产品加工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刘运泉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25-25,34
着重介绍了广东省梅县梅西镇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银杏产业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给人们的深刻启示。阐明了梅西镇发展银杏产业的思路与模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县域特色产业组织模式主要有:"企业+农户"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型、"项目+企业"三种模式。本文对三种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信阳市浉河区立足区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按照"品种调优,产业调强,效益调高"的原则,大力发展茶叶、板栗、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放在重要位置,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全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筑龙头、建基地、抓市场、构载体,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全力打造产业化龙头企业,促使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县域特色产业组织模式主要有:"企业+农户"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型、"项目+企业"三种模式。本文对三种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围绕宜昌市食用油百亿元产业计划,对宜昌市油料作物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建议。认为应该重点发展"双低"油菜,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和促进当地木本油料作物生产,来发展宜昌市食用植物油产业。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五大主食之一。黑龙江省克山县作为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地区,以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和地理条件,加上政府的有效引导,使克山县成为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克山县的马铃薯种薯生产特色明显,科技支撑力量雄厚,销售渠道广泛,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背景下,克山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形成了4种模式,有"农户+经纪人"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加工企业+农户"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这4种模式是共同存在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逐层递进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和总结,从克山县现存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中,发现克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存在部分小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产业中缺乏专业的营销组织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阻碍着克山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相似文献   

14.
宁夏枸杞新型经营主体的现实困扰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概念、特征,探讨了培育宁夏枸杞新型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能定位,提出宁夏枸杞新型经营主体首先应该依托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组织模式,完善这类组织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尽快界定枸杞产业专业种植大户与家庭农场的区别和扶持细则,扶持不愿意融入新型经营主体的小农户。同时,应加快建设独具宁夏特色的新型生态庄园枸杞产业示范项目,全面提升宁夏枸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的调查情况,分析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现代魔芋产业发展研究与实践的“安康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代魔芋产业建设研究与实践结晶——"安康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安康魔芋产业在基地建设中研究与应用的魔芋玉米立体种植、魔芋林下高效种植、魔芋"五边"生态种植三大种植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开发的魔芋即食休闲食品、魔芋方便食品、魔芋饮品和魔芋添加剂食品四类新型产品;魔芋市场营销的实体店销售和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两条主线。突出政府引导,园区承载;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品牌打造,循环发展。魔芋产业已成为安康市最具区域资源优势的新兴优势特色产业、朝阳支柱创汇产业和精准扶贫重点产业,赢得了"世界魔芋看中国,富硒魔芋数安康"的美誉。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通道县农业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引导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小麦产业存在的产需不均衡、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能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等问题,为探索小麦产业新发展模式,对河南省淮滨县进行了实地调研。河南省淮滨县在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产业链协作,形成了"政府部门+农户(基地)+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科研单位+物流电商平台"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中产业链过短或衔接不紧密、责任主体关系脆弱、履约率低等局限性。河南省淮滨县小麦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了优质弱筋小麦产业化经营,延长并完善了产业链,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山东省高青县以发展壮大黑牛产业为抓手,创新“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小农户”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民合作社提供生产技术并签订收购合同,农民合作社引导小农户从事黑牛养殖,提升了小农户黑牛养殖技术,促进全县黑牛产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五种有效实现形式:"专业市场+农户"模式;"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中介组织+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