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室外大棚斜面条桑育养蚕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优点 (1)省工省时:节省摘叶劳力和时间50%;节约桑叶5%;节省养蚕设备80%。(2)操作简便:新桑条梢叶直接放在蚕座上喂蚕,重点是5龄期每天不用除沙。(3)桑叶新鲜:新梢条带叶养份不易流失,桑叶失水率低,壮蚕提高食下率。(4)空气流通:棚内空气新鲜,残桑、蚕沙的不良气体易挥发,蚕座环境卫生;(5)病蚕传染少:5龄期易发蚕病,因是条桑育,病蚕爬持力下降,病蚕、蚕粪从条与条之间下跌,很少通过病蚕、蚕粪、桑叶传染给健康蚕。(6)养蚕张数:壮蚕期一个劳力可负担2-3张蚕种。(7)蚕茧量高:张单产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植桑养蚕模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作为省力化、规模养蚕的新模式大棚养蚕,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蚕业产业在我市已成为部分农民的家庭经济支柱.现将适应大棚养蚕省力化要求,实现全年条桑育和几种条桑收获剪伐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 新式轮伐收获法见示意图.
该剪伐技术是由山东省诸城市丝绸公司王永选等同志试验并推广的一种增产桑叶的剪伐形式,能增产桑叶20%~30%,该技术论文曾在1991年山东蚕学会第九届年会上交流,得到专家关注,现在全省推广.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1.1 第一年秋蚕桑树落叶后,将一户承包的园块平分为两区,其中一区实行重剪梢(留条高度为0.8m),另一区进行常规剪梢(条高为1~1.2m). 相似文献
4.
5.
6.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投入工、副业,务农劳力相对减少,在蚕期大忙季节,劳力的矛盾更为突出,根据这一新情况,在农村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势在必行,而薄膜覆盖少回育的试验研究表明,可以达到桑叶保鲜节省用工、增产蚕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条桑育与片叶育养蚕技术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养蚕技术,但是条桑育与片叶育在效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能够让养蚕取得更好的效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充分了解条桑育与片叶育在各方面的不同.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条桑育与片叶育展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正>蚕桑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迫切需要省力化技术,特别是目前劳力紧张,从业人员老龄化,蚕桑生产相对向种养大户集中,省力化技术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到苏州、常州、南通等市学习借鉴,结合泰兴市实际,从2000年起搞试点推广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并于2004年全面推广,近1000户蚕农养春蚕3000多张,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型式养蚕大棚的综合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棚养蚕属设施农业的一部分,此项技术的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重点蚕区饲养空间不足,饲养密度过高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稀放饱食和大蚕期防病措施的落实。但由于大棚养蚕的兴起不过数年,且各地大棚的形式多样,它们各有利弊,养蚕户难以舍 相似文献
12.
13.
所谓条桑斜面养蚕,就是直接剪取桑树新梢或桑条饲蚕,给桑时,将枝条叠放于四周墙壁或预先搭好架子所构成的蚕座上,形成斜面,每日给桑一次,龄期中无须除沙的新型饲蚕技术.此法饲蚕能极大地提高蚕室、蚕具及桑叶的利用率,省工节本.蚕期中,蚕儿、桑叶、蚕类可实现自动分离,减少了相互间的污染,蚕儿能充分饷食,体质强健,是目前较为新颖实用的饲蚕技术. 相似文献
14.
蚕桑生产是既有种植,又有养殖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农村青壮劳力的大量转移,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养蚕方法严重制约了我市蚕桑生产的发展。加之春蚕期与大田农作物抢季节。争劳力的矛盾在重点蚕区尤为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蚕桑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彻底改进传统养蚕方法,把蚕农从繁重的养蚕劳作中解放出来。为此,我们紧紧围绕“省力化”这个中心,根据家蚕的生理特点和生长特性,本着“科学、节约、简便”的总体原则,重点针对大蚕饲养用工多、投人大的难题展开了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比较和逐… 相似文献
15.
我省养蚕布局从总体上实现了“四改三”,但“三”的具体内容备地差别较大,大体上可分为“苏南模式”、“苏中模式”和“苏北模式”。本文想通过对各模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各地养蚕布局的制约因素,为今后布局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室外大棚条桑育是一种具有省工、节本、增产等特点的新型养蚕方法.该技术在我市一经推广就引起广大蚕农的浓厚兴趣.笔者利用2000年春在洪泽县三河镇进行技术推广的机会对该镇部分蚕农室外大棚条桑育和传统养蚕的效益进行了调查对比.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