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选定不同造林类型区,采取不同造林密度,并在同一地类上进行油松裸根苗和油松容器苗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华北干旱、半干旱阳坡及沙地上,油松是较为理想的绿化树种之一,采用油松容器苗造林可以一次成林,其造林成本相对较低,是在类似生态地区值得推广的一项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应用油松、侧柏、大苗造林,其生长速度快、成林郁闭早,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造林方法。文章从油松、侧柏大苗造林季节的选样、苗木质量标准、造林技术等环节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大同市采凉山森林公园成功移植油松大苗(4 m左右)为例,从整地、苗木选择、起苗、运输、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采凉山山地油松移植造林技术,以期为今后油松大苗的移植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据多年实践,总结出采用永久性钢架屋脊塑料大棚培育油松容器苗的技术方法,包括建棚、整地、播种、管理,并对塑料大棚内、外5年间油松容器苗的高生长及造林成活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用大棚技术培育出的油松容器苗。不仅在高生长上明显优于棚外容器苗。而且造林成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该技术能有效缩短油松育苗周期。加快晋北地区造林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峰  禹兰景 《防护林科技》2014,(11):104-105
针对石质山地干旱薄土层立地类型的特点,采用4种造林模式(侧柏容器苗造林、油松容器苗造林、山杏容器苗造林、油松+山杏混交容器苗造林),重点推广了轻型基质、空气控根等容器育苗造林新技术以及高标准整地、引水上山、施用保水剂、覆盖等综合配套抗旱造林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73.4 hm^2,造林成活率95%,平均保存率92%,成为三北石质山地抗旱造林的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6.
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分析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育苗成本及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7.
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立地条件的不同,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渭北黄土高原后沟作业区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幼树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而且,不同坡位间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存在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8.
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油松容器苗速生、丰产,通过容器苗不同苗龄、造林前不同整地方式、松土除草、定株间伐、修枝等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年生容器苗造林效果好,造林前整地以及造林后松土除草、定株间伐、修枝等抚育技术,可以促进油松树高和地径的生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常见的造林树种油松、侧柏为主,采用容器苗造林。并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和缓苗,容器苗与裸根苗的实际造林成本3个方面进行比较。阐述了容器苗造林的效果,提出了容器苗造林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吴起县为研究区,通过现地调查和查阅资料,从投资、成活保存率、施工难度、生长状况等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两次不同规格大苗移栽造林效果。结果表明:2008年(使用2m、3m、4m高的侧柏、油松造林)大苗单株投资、每公顷造林投资远高于2009年(使用1.5m高的油松造林),大苗成活率和保存率远低于2009年,大苗移栽施工难度大于2009年,大苗生长情况劣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1.
油松苗木保湿袋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荒山绿化先锋树种 ,也是黄土高原的主要造林树种 ,但黄土高原地区春旱多风、蒸发量大 ,常使油松根系失水 ,影响造林成活。为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 ,我们多年来结合林业生产实践 ,进行了改进油松造林技术的尝试 ,开展了“裸根造林”、“打浆造林”、“带土造林”、“容器苗造林”、“苗木保湿袋造林”等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油松保湿袋造林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在干旱严重的 2 0 0 0年 ,我们用此法在宁县傅家山 ,营造 2 4 4hm2 油松林平均成活率达 98.3% ;2 0 0 1年在西峰市小崆峒用此法采用 5年生6 0cm以上大苗 ,营造 4 0…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油松已成为半干旱地区首选的针叶造林树种,为提高油松在风大、干旱的恶劣环境中的造林成活率,采用容器移植苗造林是经济快捷之举。  相似文献   

13.
菌根技术是一项以活性生物菌剂为基础的技术,它可以扩大宿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树木吸收水肥的能力。油松菌根容器苗造林技术是采用接种生物菌剂培养的油松容器苗进行造林的技术。油松菌根化容器苗生长旺盛,抗性强,埘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造林地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规造林方法造林质量差、生产力低的问题,是一项高效、切实可行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苗移植是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有效途径,但是大苗移植难以成活.从油松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移植苗木的选择、苗圃地选择以及移植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油松大苗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容器苗造林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常见的造林树种油松、侧柏为主,采用容器苗造林。并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和缓苗,容器苗与裸根苗的实际造林成全3个方面进行比较。阐述了容器苗造林的效果,提出了容器苗造林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油松是中国特有品种,是园林绿化和造林的优质树种。介绍了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重点介绍了其绿化大苗培育技术,包括育苗、苗期管理、大苗移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对油松的造林和绿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油松喜光、耐旱、抗寒、根系发达、枝叶茂盛,是晋西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根据岢岚县近30多年来的造林实践,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发现常规的油松造林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采用2年生苗木造林,苗小抗性差,容易被风吹干。其次,油松小苗和杂草混在一起,易被牲畜啃食,而且也不利于抚育管理,导致成活率很低,一般仅达40%~60%,况且生长量也不高。为了克服这些弊端,1997年该县采用4年~5年生的油松移植大苗上山造林,经过3年试验,获得成功。从2000年开始,在全县重点工程造林中全面推广油松移植大苗带土上山造林技术,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现将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营养钵繁育油松苗,具有根系好、生长速度快、便于管理、移栽成活率高、造林时间长等优点。在北票干旱地区,可利用油松营养钵苗进行雨季造林,克服裸根苗春季造林由于久旱无雨、土壤干旱、水分蒸发量大,空气干燥诸多因素而引起春季造林成活率低,重复造林浪费资金等现象。为此,文章结合生产实践把油松营养钵育苗的关键技术做一下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研究了油松裸根苗与容器苗的造林质量.结果表明:容器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均与裸根苗有显著差异,其中容器苗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裸根苗.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造林时应采用容器苗造林,可以大大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朝阳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低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油松育苗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总结了利用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得出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的结论,对各项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是育苗生产与造林实践相结合的范例,为北方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