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林源 《水利渔业》2006,26(3):48-49
从池塘养殖的成鱼中选择亲鱼,培育至3龄以上,自然受精、人工孵化。4月上旬获第1批受精卵,经4d室内孵化。出苗36万尾,培育至7~8cm 32.4万尾,成活率达90%。比湖北地区产苗时间提前1个多月。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鲴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3.
使用面积2668m^2的池塘进行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培育试验,通过合理投喂、采取有效的水质调控和疾病控制,结果共收获斑点叉尾鮰大规格鱼种1090.6kg,平均规格41.5g/尾,成活率为87.6%,平均每667m^2利润为1680.5元。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 ,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 ,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 ,鱼苗生长发育良好 ,成活率达 90 %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 10— 15天 ,全长 2 .0cm的鱼苗 ,按 774 2尾 亩 ,10 551尾 亩 ,14981尾 亩三种密度放养 ,投喂粗蛋白含量 32 %以上的配合饲料 ,经 99— 133天的培育 ,分别获得 4 3.7克 尾、18.8克 尾、10 .9克 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站在朋口镇张家营村进行斑点叉尾鮰水花培育和夏花培育鱼种生产试验。5月18日从湖北省武汉调入斑点又尾鮰水花16万尾,经过25天培育,收获规格3~4厘米夏花14万尾,大部分外售,自留4万苗培育到2006年春节,收获10~16厘米的鱼种3.36万尾,总盈利4.25万元。现将试养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进行斑点叉尾鱼回人工繁殖技术试验,选择我国1997年从美国引进培育的美国密西西比品系斑点叉尾鱼回原种3龄鱼为亲体,经60d池塘暂养培育,获受精卵12 5×105粒,经28d室内孵化培育,共出池全长约2 5cm的鱼苗10 1×105尾,出苗率为80 6%。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鱼回可以在北方地区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斑点叉尾Hui的人工繁殖技术,其中包括亲鱼池的条件,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亲鱼的产卵以及鱼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美国广泛采用的斑点叉尾Hui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食用鱼饲养的生物技术关键,供我国养殖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Hui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技角类为开口铒料,以后逐渐增加投畏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区斑点叉尾鮰鱼苗供应自给率低的状况,于2000年~2002年在那马水产中试基地进行了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技术试验。2000年9月选择后备亲鱼198尾,培育至次年4~5月间产卵,共获得卵块35块,产卵率为35.4%,平均受精率87%,孵化出卵黄苗36万尾,培育至2.8cm规格时存活34.4万尾,成活率95.6%。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控制手段,促使红色斑点叉尾鮰与黑色斑点叉尾鮰自行配对、产卵、收集受精卵集中孵化,获得浅黑色的鱼苗;要获得稳定的红鮰鱼苗,必须采取红色斑点叉尾鮰自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斑点叉尾的人工繁殖技术,其中包括亲鱼池的条件、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亲鱼的产卵以及鱼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春、冬季分别引进加州鲈寸片和Ⅱ龄斑点叉尾(?)套养于成鱼池和鱼种池中培育。1993年5月25日催产鲈20组,产卵3万粒,出苗1.5万尾;催产狼烟四起(?)10组,6月25日收集到卵块2.5 kg、约6万粒卵,出苗0.5万尾。  相似文献   

14.
斑点叉尾鲴人繁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6年2~9月在邹城市洼陡水库实施了斑点叉尾鲴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项目,共选择后备亲鱼100尾,7~8月间产卵,共获得卵块23块,产卵率为38。3%,平均受精率97%,孵化出卵黄苗22.5万尾,培育至3.5~4.0厘米时存活18.6万尾,培育率82.6%。  相似文献   

15.
1990年春,冬季分别引进加州鲈寸片和II龄斑点叉尾Hui套养于成鱼池和鱼种池中培养。1993年5月25日催产鲈20组,产卵3万粒,出苗1.5万尾;催产Hui10组,6月25日收集到卵块2.5kg,约6万粒卵,出苗0.5万尾。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鲴具有生长快、杂食性、耐寒、易养易捕、肉质鲜美细嫩,骨刺少等优点,是一个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品种。1986年从湖北省引入广东以后,因种苗问题,一直停留在试养阶段,效益不显著。1990年1月顺德县乐从镇沙滘管理区养鱼专业户廖炳德,在佛山市水产局工程师指导下,进行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鲴试验。试验池面积3.5亩,放养斑点叉尾鲴鱼种5080尾,  相似文献   

17.
黄友财 《齐鲁渔业》2005,22(10):9-10
斑点叉尾鲴原产于美国,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入我国,由于其特殊的繁殖习性,使它的繁殖方法与其它鱼类有较大的不同。现将本人在斑点叉尾鲴繁殖中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 鱼回 亦称沟鲶 ,属鲶形目 鱼回 科鱼类 ,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 ;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 ,抗病能力强 ,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为了提高该鱼在北方池塘养殖产量 ,我们 1998年做了斑点叉尾鱼回 池塘苗种培育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本实验选在吉林农大水库渔场池塘 ;池塘面积 2 0亩 (斑点叉尾 鱼回 苗种培育池面积过大 ,不利于驯化饲养 ) ,养殖期间平均水深 1 5m左右 ,池塘底泥在 2 0~ 30cm之间 ,注排水方便 ,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 6月 18日全池用生石灰 2 6 0kg遍洒 ,6月 2 0日用网拉池底 …  相似文献   

19.
夏开来 《水利渔业》2007,27(3):48-48
4口养殖池塘,总面积13 340 m2,进行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投放1.6~1.7 cm的鱼苗24.4万尾,培育10个月,收获鮰鱼苗4 624 kg、16.57万尾,最大个体尾均重44.64 g,支出合计48 740元,总计产出80 398元,纯利润31 658元,单位面积纯利润2.37元/m2,投入产出比1∶1.65。  相似文献   

20.
4口养殖池塘,总面积13 340 m2,进行斑点叉尾鮰苗种培育.投放1.6~1.7 cm的鱼苗24.4万尾,培育10个月,收获鮰鱼苗4 624 kg、16.57万尾,最大个体尾均重44.64 g,支出合计48 740元,总计产出80 398元,纯利润31 658元,单位面积纯利润2.37元/m2,投入产出比1∶1.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