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针对堆石坝土石方调配过程中易产生的料场水土流失、污染、多余占地等环境问题,结合绿色施工,引入料场水土防治费用模型,将水土防治费用与调配费用一起纳入绿色调配费用。从提高直接上坝率、减少中转与弃渣、物尽其用的角度出发,构建绿色调配费用最低的多目标绿色土石方调配模型。工程应用表明,本模型优化方案可提高开挖料的直接上坝量,减少弃渣和开采,减少料场占地面积,降低了土石方调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实现了土石方调配的绿色性,可为绿色土石方调配方案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贤炯 《湖南农机》2008,(5):129-13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料场选择受料场储量、填筑区工程量、开采单价、运输单价及运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料场优化模型,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优化料场选择方案,并据此解决了面板堆石坝的料场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3.
土石方工程是人类建设家园,征服大自然过程中最基本的工程活动,几乎所有的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土石方工程。从技术角度来说,所谓的土石方平衡及物料调配是指在某一项工程中土石方开挖、填筑及回填、转运、天然料场开采、余料弃渣等一系列活动中,以快速经济施工为目的所做的设计、规划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方平衡及物料调配问题已成为整个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该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投资等三大目标的实现,并影响到自然环境的保护等问题。初步分析土石方平衡及物料调配的影响因素和新疆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平衡及物料调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料场选择受料场储量、填筑区工程量、开采单价、运输单价及运距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料场优化模型,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优化料场选择方案,并据此解决了面板堆石坝的料场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料场开采传统设计方法工作效率低、精度差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基于CATIA的料场开采动态调整设计方法。结合某水电工程料场开采设计,首先建立了料场区域的三维地形面,并运用边坡设计软件slopesmart生成放坡面,再通过将放坡面与终采面控制点坐标建立智能关联,实现料场开采区域的三维动态化设计。运用情况表明,采用基于CATIA软件的料场开采设计方法不仅可快速获得料场开采量、占地面积及最大开挖边坡高度等设计参数,而且可显著提高料场开采调整的计算精度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监控、通讯、定位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监控中心的组成和建立系统时应考虑的问题,最后介绍了监控系统软件和数据通讯系统软件.水布垭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就采用了GPS系统来进行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由于该系统具有精度高、全天候、效率高、操作简便的特点,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大坝填筑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水电站坝区开挖与施工营地建设中的土石方进行优化调配,通过对料物调配平衡问题的分析,总结了水电站坝区开挖与施工营地建设中土石方调配平衡的共同规律,提出了此问题的通用模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监控、通讯、定位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监控中心的组成和建立系统时应考虑的问题,最后介绍了监控系统软件和数据通讯系统软件。水布垭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中就采用了GPS系统来进行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由于该系统具有精度高、全天候、效率高、操作简便的特点,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大坝填筑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天生桥一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过程,对堆石坝体和混凝土面板分期施工时混凝土面板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塘水电站面板堆石坝采用大孔径牙轮钻进行深孔梯段爆破开采坝料的控制爆破设计参数,并结合碾压试验成果对爆渣颗粒大小级配和碾压后坝料颗粒大小级配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坝料的施工开采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面板与堆石体的过渡区,提高垫层和过渡层变形模量对减少面板和接缝变形显得尤其重要。Hardfill材料的性质介于混凝土和碾压堆石体之间,变形模量相对较高,是垫层料和过渡料的理想材料。将Hardfill材料做垫层的面板堆石坝与传统的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有限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Hardfill材料做垫层的面板堆石坝可以有效地改善面板的应力位移状况,减少面板竖缝和周边缝的变形,其中面板顺坡向、坝轴向最大拉应力减少19.5%和7.9%,竖缝和周边缝沉降变形分别减少54.5%和48.9%,为面板堆石坝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在大坝碾压施工过程中,传统施工质量控制方式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对高坝施工技术的需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大坝碾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安装在碾压机械上的加载设备及振动传感器采集数据,在集成软件处理并记录该碾压机械碾压施工过程,实现对碾压过程全程、全自动的实时监控。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平桥水库面板堆石坝碾压施工过程中,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大坝碾压施工过程压实质量参数的有效监控,为大坝高质量、高强度施工提供保障,为工程管理提供便利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廷玮 《农业工程》2019,9(2):28-30
当代园林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园林立体绿化工程建设日益受到人们广泛重视。园林立体绿化工程建设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营造较大面积的绿地,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绿化,并实现城市整体空间美化的效果。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园林绿化中应用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然后论述了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阳江核电水库堆石坝防渗体系的渗漏情况严重,影响了坝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经济技术对比,采用防渗灌浆的形式对原有防渗体系进行修复。本文对该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对堆石区和过渡区进行了现场灌浆试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灌浆方案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沼气工程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晶  陈理  庞昌乐  王宝芝  董仁杰 《中国沼气》2012,30(4):41-44,47
调研小组于2009年底对山东省三个城市的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此次调研内容囊括了沼气工程的建设基本概况;发酵过程相关工艺参数;"三沼"的生产和利用状况;工程运行管理及周边环境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投资与建设,政府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部分工程政府起主导地位;单体容积大多在100 m3到500 m3之间,实际日产气量小于设计产气量,冬季产气率低;沼气工程类型单一,大部分依托畜禽养殖生产建设,处理畜禽废弃物依然是建设沼气工程的主要目的;冬季加热方式多采用燃煤加热,增加了工程的运行成本而且污染了环境;厌氧消化工艺以技术较成熟的CSTR和USR工艺为主;"三沼"没有充分利用,沼气主要是集中供气,沼渣、沼液多是免费供农户取用。工程整体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16.
徐洋华 《农机具之友》2010,(5):16-17,4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涵盖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民专业经济组织项目、财政补贴项目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对招投标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既是设计阶段概预算控制实现的目的,又是核实工程投资规模,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依据。如何在招投标阶段有效控制投资,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和应采取的措施等。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后项目区总体建设效益情况,明晰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提升潜力指标,以法库县龙家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指标,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各效益分值及综合分值,并划分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综合效益分值为82.10,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表现为“一优三良”。其中,社会效益分值为86.15,评价等级为优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分值分别为80.74、82.12和79.41,评价等级均为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均有所提升,但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与项目预期建设目标存在差距,其中新增耕地指标、项目区总产值指标及景观丰富度指标有较大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国家支持“三农”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该项目存在着施工环境复杂、资金限额控制等因素,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在总结项目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实际,对项目施工合同签订方式进行必要分析和比较.以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内容复杂、老百姓理解困难,施工效率低等问题;目前BIM技术发展迅速,研究通过某一高标准农田项目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实现设计可视化、协同化;使用BIM软件快速的实现单体工程的可视化,直观立体的设计模型增强了参与者对项目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大幅度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和速度,提高整体项目建设质量。研究围绕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展开,在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运用BIM技术实现高标农田项目可视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小流域治理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水利资源和环境保护体系,又有利于土壤和耕作保护体系,进而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本文以济南市土屋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为实例,介绍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总体规划和具体治理措施,包括梯田工程、人工林、堰坝工程等设计及施工技术,可为以后类似治理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