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园林绿化废弃物花木基质对矮牵牛生长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堆肥处理后,园林绿化废弃物是一种自然环保的花木基质。本研究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草炭、珍珠岩素土进行配比组成新型绿色基质,进行矮牵牛的盆栽试验。通过五种不同配比的基质的理化性质和矮牵牛的生理指标的测定,得出园林绿化废弃物生产花木基质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对矮牵牛的品质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最优基质配方为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产物︰素土=3︰7。这为未来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生产花木基质代替草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彩叶草的生根能力,笔者在能耗低的室温下合成了含有天然产物蒙脱土(MMT)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环境友好型吸水性复合物。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吸水性复合物的组成和合成条件对彩叶草生根指标的影响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筛选出了综合生根能力最佳时的吸水性复合物。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吸水性复合物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彩叶草的生根能力,但不同组成复合物间的差别很大。吸水性复合物中天然组分含量对彩叶草生根影响显著,其中粘土类天然产物MMT对彩叶草根系的形成后期(根系质量及生长速度)影响最大,多糖类天然产物CMC对彩叶草插穗的根系形成前期(促进插穗伤口愈合和生根)影响最大。施用综合生根能力最佳的吸水性复合物,彩叶草的生根率、生根数、总根长、最长根长、根系干重和综合生根能力分别是对照试样的6、20、22、2.3、7.2和18.4倍,这对提高彩叶草等草花的繁殖系数有重要意义,为该类吸水性复合物在园林扦插繁殖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彩叶草;综合生根能力;吸水性复合物;蒙脱土;羧甲基纤维素钠;层次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基质对彩色马蹄莲‘黑魔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最适合彩色马蹄莲‘黑魔术’的栽培基质,以园土为对照,将泥炭土、珍珠岩、蛭石和河沙4种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新的基质进行栽培试验,同时测定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和黑魔术的生长特性数据。结果表明,孔隙度65%~80%,pH 5.0~6.7,营养均衡的基质最适合‘黑魔术’的生长。其中栽培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3︰1︰1︰1的处理D中的‘黑魔术’苗期最短,均值52.7天;蕾期最短,均值10.3天;单球开花数最大,达到2朵;是5个处理中开花率唯一超过50%的处理;花期最长,达到了均值31天;只是在花梗长度上略低于处理C,但也达到了60 cm以上。所采用的4个处理因其理化性质差异较大,除了处理D表现突出外,其他处理则表现较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营养基质对模拟贮运番茄穴盘苗质量保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配方营养基质条件下,番茄穴盘苗贮运前后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问题,以番茄‘青研番茄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穴盘苗贮运环境、试验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营养基质配方对模拟贮运番茄穴盘苗质量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贮运环境下,不同营养基质栽培的番茄穴盘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营养基质处理间的下降幅度不同。综合形态和生理指标,最适于番茄幼苗贮运的无机营养基质是基础基质(草炭︰珍珠岩=2:1)+缓释肥(20-9-11)30 g/盘,有机营养基质是基础基质+鸡粪10%+草木灰5%。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棉花基质育苗的本土化应用技术问题,通过以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壳料渣与河沙、草炭不同配比的配方,在田间和室内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按棉籽壳料渣、河沙和草炭的体积比为6︰3︰1的配方3,其三叶期单株干物质质量和单株叶面积分别比江西高安生产商品基质增加48.4%和73.5%;其育苗成苗率、移栽成活率和实收籽棉产量与其他基质育苗移栽无明显差异;育苗后的基质可还田作肥料,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棉副产品的综合和循环利用。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壳料渣是一种取材方便、节本省工和环保的棉花育苗基质材料,在棉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育苗轻型基质块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南方果树废弃物资源,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作为基质材料,添加粘合剂、固化剂、改良剂,制作出基质块。采用正交法设定基质块配方,通过测试分析基质块的理化性状,确定最佳的基质块配方。结果表明,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和椰糠的配比是影响基质块理化性状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基质配比改良剂粘合剂固化剂;综合分析,A3B2C3D3组合配方具有最佳的理化性状,即基质配比(堆肥:椰糠)为4:6,粘合剂(聚乙烯醇)为4%,固化剂(硼砂)为2.5%,改良剂为140%。  相似文献   

7.
蘑菇渣替代草炭的栽培基质对番茄幼苗氮素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适宜的蘑菇渣代替草炭栽培基质配方,以处理PT1(草炭︰蘑菇渣=1︰0)为对照,研究不同蘑菇渣配比的栽培基质氮素动态变化及其对番茄幼苗氮素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PT2(草炭︰蘑菇渣=1︰1)的栽培基质氮含量为对照的1.1倍、氮吸收量为对照的1.2倍、生物量为对照的1.5倍、植株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比较接近对照;处理PT6(草炭︰蘑菇渣=2︰1)的氮吸收量为对照的2倍,生物量为对照的2.5倍,基质氮含量、植株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接近对照;处理PT9(草炭︰蘑菇渣=0︰1)的基质氮含量、植株氮含量、氮吸收量、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说明处理PT2、PT6可以作为蘑菇渣代替草炭的基质配比,处理PT9不适合作为番茄生长的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8.
和许多植物一样,彩叶草非常喜欢阳光。若长期不见阳光或遮荫过多,其颜色暗淡无华,必须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在北方,除了盛夏(6~8月)3个月外,其余时间都要养在阳光下。盛夏阳光太强。会灼伤叶片。也容易引起落叶,特别是南阳台。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彩叶草株型矮化的化学控制,以其扦插幼苗为材料,通过对其株高及其细胞学特性研究,发现叶面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7000倍液对彩叶草株型具有显著的矮化作用;叶面喷施50%CCC水剂400倍液,矮化效果不显著。细胞学观察表明,喷施多效唑和烯效唑,其茎秆表皮细胞长径显著变短,短径无显著变化;茎秆表皮毛显著变短,每个表皮毛的细胞数显著减少;茎秆筛管直径显著变小。多效唑和烯效唑对其细胞伸长和分裂有抑制作用,限制了筛管营养物质的运输,抑制了植株其他部位的生长,这些是使彩叶草株型矮化的主要原因。喷施CCC对彩叶草无显著控矮化作用,但有相应的细胞学变化,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对彩叶草的催衰老作用较小,细胞学性状也较稳定,植株较光滑,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是一种较好的彩叶草控矮化剂。  相似文献   

10.
彩叶草常规栽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叶草为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其叶片鲜艳明亮,叶色极富变化。目前栽培的彩叶草多为各种颜色的优良杂交种,故称杂种彩叶草。彩叶草为优良的观叶植物,可盆栽观赏,也可配置花坛,枝叶可作为切花材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彩叶草性喜温暖,不耐寒;喜阳光充足;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湿润,忌积水。原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不能露地越冬,故常作一年生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云南西番莲扦插苗的质量,筛选适宜于培育西番莲扦插苗的基质,以红壤、椰糠和河沙为基质原材料,研究单一或复配10个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西番莲扦插育苗根系的影响,并进行育苗成本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后45天,红土:椰糠=3:7和红土:椰糠=5:5的配比方式,西番莲扦插条的生根率最高,分别为(76.67±6.67)%和(74.44±12.62)%。红土:椰糠=7:3、红土:椰糠=3:7、红土:椰糠=8:2和红土:椰糠=5:5配比下根系数量较多,根系数量均在20根以上。椰糠、红土:椰糠=5:5的根系较长,最长根系均达到5 cm以上。综合考虑不同基质处理下西番莲扦插苗的生根率、根系数量和最长的根系长度,以及基质成本,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红土:椰糠=5:5的配比。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隆紫苏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羟苯基丙酮酸还原酶基因(Hydroxyphenylpyruvate reductase gene, HPPR),通过已报道的其他物种的HPPR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成功克隆得到了紫苏HPPR基因片段,并命名为PfHPPR(GenBank登录号:HM152567.1),该片段长为426 bp,共编码142个氨基酸残基。根据蛋白比对结果,PfHPP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彩叶草、鼠尾草和丹参的一致性分别为92%、93%和92%。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该基因在紫苏叶中的表达最高,茎次之,根中相对较弱。内源性植物激素信号分子及外界刺激对PfHPPR表达量影响的实验表明PfHPPR的表达受脱落酸、水杨酸和UV-B信号调控途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紫苏酪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紫苏迷迭香酸合成途径中的酪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根据已报道的其他物种的TAT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简并引物,成功克隆得到了紫苏TAT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JN032113.1),该片段长为579 bp,共编码193个氨基酸残基,并命名为PfTAT。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与彩叶草、丹参、拟南芥和罂粟的一致性分别为97%、94%、69%和5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fTAT与唇形科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PfTAT在紫苏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叶中的表达量较高,内源性植物激素信号分子对PfTAT表达量影响的实验表明,脱落酸、水杨酸处理均能够不同程度得上调PfTAT转录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人工堆肥与自然落叶中微生物及环境特征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人工堆肥与落叶堆中微生物及环境特征的差异,以亚热带气候下的桂东地区腐熟人工堆肥、发酵中期人工堆肥和落叶堆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样本的温度、pH、小型动物和细菌等的差异,为建立适合当地的高效简易堆肥方法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表明:人工堆肥的温度在中期为50~60℃左右,末期基本和落叶土壤的温度一样,接近常温;人工堆肥末期的pH在8.0~8.2之间,呈弱碱性,不成熟堆肥即处于中期的人工堆肥pH在5.5~6.0之间,呈弱酸性,落叶土壤的pH在6.5~7.5之间,呈中性;人工堆肥所含小型动物在中期基本全被杀死,在末期则比较丰富,多于落叶土壤;末期人工堆肥的细菌为8.53×108 cfu/g,中期人工堆肥的细菌为4.6×108 cfu/g,落叶堆的细菌为1.82×108 cfu/g,即堆肥细菌要比落叶堆的多。由此得出,不同土壤条件下微生物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土壤调理剂对连作切花菊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种植切花菊的土壤随着年限的不断增加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病虫害加重,影响切花菊的生产数量和品质。本研究针对切花菊土壤连作问题进行温室盆栽试验,采用连续种植切花菊6年并表现出严重连作障碍的土壤为盆栽用土,利用天然沸石、竹酢液、香叶天竺葵和海藻粉之间的不同配比,研究施入6种土壤调理剂后对连作切花菊的品质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后,土壤容重和土壤水吸力降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增加,土壤的pH值和EC值降低;切花菊中氮和磷的含量上升,钾含量下降,生物量、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5%沸石+香叶天竺葵(稀释300倍)效果最好。试验为未来解决土壤连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苹果幼树栽培的基质配方。以2 年生富士芽苗为试材,采用玉米秸杆、园土、草炭土、珍珠岩和牛粪为基质原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苹果幼树的生长、生物量、根系形态特性和叶片生理特性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3(园土:草炭土:牛粪:珍珠岩=2:3:1:1)和T4(园土:玉米秸秆:牛粪:珍珠岩=2:3:1:1)基质最佳,其理化性质理想,栽培的苹果幼树生长量(苗高、茎粗、新梢长、新梢粗、地上部干物质重)、根系发育情况(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叶片生理特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根冠比和根平均直径则显著低于对照。因此,腐熟后的玉米秸杆完全可代替草炭土在苹果幼树容器栽培中使用,T4 基质可作为培育苹果容器大苗的优良基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彩叶草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植物(叶)总RNA抽提试剂盒提取彩叶草红色品种顶部叶片总RNA,用SMART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cDNA文库。经测定原始文库滴度为1.2×106 pfu/ml,扩增总文库滴度为6.7×109 pfu/ml,重组率达到98%,插入片段在0.5 kb到2 kb之间,1 kb以上的占60%。通过PCR检测,从总文库中检测到了彩叶草CHS、DFR 及ANS基因的特异片段。各项指标都表明,已获得较高质量的cDNA文库,为彩叶草叶色基因的分离克隆,彩叶草类黄酮类色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3个杨树品种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中林2001杨、南林95杨、南抗杨等3个杨树品种叶片为材料,选用15种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9种分化培养基和7种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基因型、激素组合以及外植体状态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效果与NAA/6-BA比值有一定相关性,在愈伤组织诱导中NAA/6-BA比值在4:1~5:1之间,愈伤组织分化中NAA/6-BA比值大体在1:4~1:10之间;不同品种在上下表皮气孔数、诱导愈伤、分化再生培养上都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接种叶片的不同放置方式、叶片上的不同部分对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