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塞罕坝人工针叶林中鸟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塞罕坝的鸟类资源状况,1992-1995年在塞罕坝人工针叶林中用条带统计法,对各季节鸟类密度进行估计,共记录鸟类8目20科73种,其中留鸟17种,占总数的23.29%,各季节平均密度13.11只/10hm^2;夏候鸟40种,占54.79%,平均密度为21.50只/10hm^2;冬候鸟6种,占8.22%,平均密度2.29只/10hm^2,旅鸟10种,占13.70%,平均密谋2.68只/10hm  相似文献   

2.
对参试的35.6hm^2天然阔叶林伐后迹地进行菇耳专用林定向培育,通过树种选择,清杂,去高桩,补植,抚育,施肥等措施,4年后,幼树密度由2250株/hm^2增加到7500株/hm^2以上;活立木蓄积由1.5m^3/hm^2增加到42m^3/hm^2,平均生长量达10.1m^3/hm^2.a。  相似文献   

3.
江苏盐城沿海地区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8年6月,江苏盐城沿海地区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平均巢密度为1.06只/hm^2(XD=0.82,n=10),有卵巢密度为0.71只/hm^2(XD=0.71,n=10)。巢区上空黑嘴鸥成鸟数量与样带内巢密度及有卵巢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989和0.978),虽然黑嘴鸥营群巢繁殖,但在集中繁殖区内,黑嘴鸥巢向均匀分布方向偏离随机分布(R=1.101)。根据黑嘴鸥集中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竹业的回顾和21世纪的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20世纪,在全世界工业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大量累积的同时,森林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例如,1950年,全世界森林面积(37.38亿hm^2)占大陆面积的1/4,估计2000年只占1/6(24.92亿hm^2)。过去50年中,全球森林覆盖率由25%下降到17%;共消失森林12.46亿hm^2,平均每年消失2249hm^2,即每消失47.4hm^2。按照这个速度,地球上的森林将在21世纪内  相似文献   

5.
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日本柳杉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6年生,密度为1770株/hm^2的日本柳杉和杉木混交林,其两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分别可达到152.10Kg和73.7Kg。林分生物量达到268.00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248.05t/hm^2(日本柳杉生物产量为228.15t/hm^2,杉木19.90t/hm^2)占林分总生物产量的92.70%;草灌层总量为10.22t/hm^  相似文献   

6.
黧朔栲人工林生长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法对黧蒴栲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3年和10年生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60.754t/hm^2和94.725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为树干>根>枝>叶;其生物量空间密度地上部分为5.347~8.184t/hm^2.m。林木叶面积指数为6.55>8.13m^2/m^2。树干年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12年生达最大值11.73t/hm^2.a。  相似文献   

7.
峨眉冷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峨边林区的峨眉冷杉(Abies fabri)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的测定和研究,据调查数据,应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估测峨眉冷杉人工林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35年~36年生峨眉冷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半均为195.704t.hm^2,净初级生产力为9360.4kg/nm.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73.100t.hm^-2,净初级生产力为8474.6kg.hm^  相似文献   

8.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化学循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5a定位观测,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化学循环规律数据分析表明,年均降雨量为2668.3mm,其中总径流量占46.7%,蒸散量53.3%,冠层留量14.0%。N、P、K、Ca、Mg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78.4kg(hm^2.a),总径流输出56.7kg/(hm^2.a),净积累21.6kg/(hgm^2.a),Si,有机C、Al、Mn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25.0kg(hm^2.a)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杨树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土壤水分试验表明:(1)在1500~7500m^3/(hm^2.a)供水量范围内,灌溉效果以7500m^3/(hm^2.a)灌溉量最佳,(2)1500m^3/(hm^2.a)灌溉量的有效浸润层为20~50cm;4500m^3/(hm^2.a)的有效水分层为50~70cm;7500m^3/(hm^2.a)在50~100cm,22500m^3/(hm^2  相似文献   

10.
广西派阳山林场马尾松高产高效用材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广西派阳山林场主要经营树种,营造了大面积马尾松速生高产林,年平均材积生长量达25.5m^3/hm^2,其中大风坳35hm^225年生,产量达867.45m^2/hm^2(包括间伐材),平均年生长量达34.65m^3/hm^2,经过十余年的调查与定位研究,提出立地选择、良种应用、半年苗栽植、密度控制、合理管护,为马尾松速生丰产主要技术措施,研究营造的示范样板林,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样线法对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资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115种,隶属于13目36科,其中留鸟68种,夏候鸟25种,冬候鸟20种,旅鸟2种。鸟类多样性与群落特征随季节和生境变化而波动。受候鸟迁徙的影响,区域鸟类种类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点观察法,对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内鸟类种类、数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林科院共记录到鸟类44种,隶属于4目11科,其中留鸟25种,夏候鸟9种,冬候鸟8种,旅鸟2种。院内鸟类多样性与群落特征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受候鸟迁徙的影响,鸟类个体数量在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志五年来,已建环志站点45处,累计环志放飞鸟类达186种、37060只。同期回收到国内外环志鸟171只、计57种。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志鸟提供了候鸟跨亚洲—澳洲、亚洲—欧洲迁徙途径,以及候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迁徙的证据,解释了历史上对此问题的疑点。中国的复杂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已知候鸟迁徙于中国与各洲之间的信息、中国与亚太地区24个国家和地区相同种候鸟的分析统计情况表明:中国大陆作为东亚与北亚、南亚次大陆、澳、美、欧、南太平洋之间候鸟迁徙终端的夏候鸟繁殖地、冬候鸟越冬地以及旅鸟的停息地的国家,对于研究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规律,对于研究各国环志鸟信息的回收和繁殖生态特点、生存率及其他生态生物学信息的收集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0—12月,采用样线法在广东三水云东海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秋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56种,数量累计1875只.其中雀形目鸟类有18科40种,占鸟类总数量的83.25%,非雀形目有10科16种,占鸟类总数量的16.75%.在居留类型中,鸟类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鸟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湖南省平江县幕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采用截距法对自然保护区境内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0科11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雀形目鸟类物种数最多,占总数的57.6%,留鸟63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23种,旅鸟4种。  相似文献   

16.
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截距法和样带法对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36科8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旅鸟1种,冬候鸟24种。湿地公园内鸟类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时间分布上物种多样性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空间分布上居民及种植区物种数量较多,水域物种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2006年3月,笔者对武汉中山公园冬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32种,隶属7目15科,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10种;有留鸟22种,冬候鸟9种,旅鸟1种,留鸟构成了冬季鸟类的主体;有东洋界鸟类10种,古北界鸟类12种,广布种10种。密度9.94只/hm2,物种多样性指数2.7039,均匀性指数0.7802。分析了园林植物多样性及其垂直结构与鸟类群落的关系,并提出保护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17目48科142属299种。其中留鸟31种,夏候鸟81种,冬候鸟37种,旅鸟15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Ⅰ级7种、Ⅱ级45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77种。属中日保护协定的候鸟154种,占协定总数的67.84%,属中澳保护协定的候鸟42种,占协定总数的51.9%。区系分布属于古北界种的有207种,东洋界种25种,广布种67种。按生境特点分为荒滩农田、水域和人工林3种生态分布类型,各有鸟137种、133种、168种,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5.8%、44.5%、56.19%。调查发现鸟类数量有减少趋势,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湖南省隆回县候鸟种类及迁徙路线的调查结果表明,隆回县候鸟资源较为丰富,共记录鸟类26科95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8种。同时确定了该地区主要候鸟类迁徙停歇地及春秋两季迁徙路线,为该地区鸟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湖北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秋季鸟类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6年10~11月期间,采用样线法对湖北仙桃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9种,隶属于14目31科,其中留鸟55种、夏候鸟31种、冬候鸟41种和旅鸟12种;古北种65种、东洋种49 种、广布种25种.分别采用Shannon-wieren指数、Pielou指数和G-F指数对保护区鸟类物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鸟 类群落丰富度为芦苇>树林>水域>农田;对鸟类群落的相似性采用Jaccard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和树林的鸟类群落相似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