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鲜食糯玉米主要数量性状对产量性状的作用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鲜食糯玉米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鲜食糯玉米高产品种选育时的性状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各性状中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3个性状为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在性状选择时应高度重视对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和穗长的选择,尽量选择较好的表现型,保证一定的生育期、穗粗、株高、穗位高,对穗行数、秃尖长可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以9个优质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对9个主要糯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为糯玉米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生育期穗行数株高秃尖穗长适口性评分,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及生育期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穗长、秃尖、适口性评分对鲜穗产量的影响较小。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及生育期的选择,以提高糯玉米的鲜穗产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05,(18):65-67
本文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通径分析研究了特用鲜食糯玉米10个主要数量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鲜食糯玉米高产品种选育时的性状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各性状中对产量性状影响效应最大的三个性状为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在性状选择时应高度重视对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和穗长的选择,保证一定的生育期,穗粗、株高、穗位高、对穗行数、秃尖长可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通径分析研究了特用鲜食糯玉米10个主要数量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鲜食糯玉米高产品种选育时的性状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各性状中对产量性状影响效应最大的三个性状为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在性状选择叶应高度重视对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和穗长的选择.保证一定的生育期.穗粗、株高、穗位高、对穗行数,秃尖长可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江苏省内鲜食糯玉米各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程度,以来源于2021年江苏省区域试验的14个糯玉米新品种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各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和鲜穗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生育期>株高>鲜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穗位高>千粒鲜重>穗行数>秃尖长。穗粗、生育期、株高、鲜出籽率、穗长、行粒数是影响糯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穗位高、千粒鲜重、穗行数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在选育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时,可着重考虑对适宜穗粗、穗长和行粒数的选择,同时兼顾株高、生育期。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8年国家黄淮海地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8个组合15个农艺性状的分析,求得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并对关联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的次序为鲜籽粒产量鲜百粒重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籽粒深度双穗率空秆率行粒数出苗-采收鲜出籽率穗位株高,鲜籽粒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次序为鲜穗产量穗长秃尖长鲜百粒重双穗率穗行数空秆率穗粗鲜出籽率出苗-采收行粒数籽粒深度穗位株高。鲜穗产量与鲜籽粒产量关联系数最大为0.9。因此,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不管是鲜食果穗型或籽粒加工型,都要高度重视产量因素,加强对穗长、鲜百粒重、秃尖长和穗行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对鲜食糯玉米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鲜穗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小区鲜穗产量与单穗重、穗长、穗粗、行粒数、轴粗、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0.523、0.443、0.392、0.364和0.341;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5。在诸多性状中,对小区鲜穗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性状是单穗重,效应为0.4518;其次是轴粗,效应为0.3681;其它性状依次是百粒重、穗粗、穗位高、穗长、株高、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紧密程度,构建理想品种。利用参试品种对理想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为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长、生育期、百粒重、秃尖长等,对鲜穗品质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粗、株高、出籽率和百粒重。将各品种与理想品种关联度与产量和品质结合分析来看,X7(瑞和白糯80)、X8(瑞和早糯)和X6(澳甜糯65)是兼顾鲜穗产量和品质的优良鲜食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育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2009~2015年江苏省糯玉米区域试验参试组合的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穗粗和行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秃尖长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穗位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行粒数和穗行数与产量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穗粗和千粒鲜重与产量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鲜重穗粗鲜出籽率株高穗长穗位高。由此可知,在选育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时要特别注意对秃尖长的负选择,对行粒数和穗行数的正选择。  相似文献   

11.
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35个糯玉米材料的11个性状进行了表型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穗重、生物产量与总产量有密切关系,单穗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生物产量。单穗重与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净穗重与横径、穗长、轴粗呈(极)显著正相关,苞叶比不是主要性状,横径与轴粗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鲜食甜玉米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鲜食甜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的性状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各性状中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4个性状为穗粗、行粒数、生育期、出籽率;在性状选择时应高度重视对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和穗行数的选择,尽量选择较好的表现型;在生产季节及市场需求条件允许前提下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株高、穗长,对穗位高、粒深、百粒重、秃尖长可放宽选择尺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30个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品种为试材,将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穗粗、穗行数、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空秆率和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绝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倒伏率>空秆率>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秃尖长>生育期>穗长,其中出籽率、株高、穗粗、百粒重、生育期为正向作用,倒伏率、空秆率、秃尖长、穗行数、穗位高和穗长为负向作用。在高产玉米品种选育中应增强抗倒性、降低空秆率、提高出籽率。适当增加百粒重和穗粗,降低穗位高。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回归模型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以年150份玉米杂交组合试验数据为材料,采用逐步回归建立单穗粒重与各性状的线性回归方程,方程可靠程度为95.90%;各性状对穗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百粒重>行粒数>穗长>穗位高>穗粗>穗行数>株高;通径分析结果: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长,均达极显著,表明影响玉米穗粒重主要性状是百粒重和行粒数,其次是穗行数和穗长。因此,选育高产玉米组合中应将百粒重、行粒数性状放在首位,并在此基础上对穗长、穗位高、株高进行合理选择,是玉米高产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NCⅡ设计,对玉米3个父本自交系和14个母本自交系及其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以探寻各主要农艺性状在玉米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为玉米高产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穗位高、秃尖、株高;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株高、秃尖。  相似文献   

16.
以新选育的75个春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品比试验,对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叶片数、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株高>穗行数>茎粗>空秆率>叶片数>穗位>穗粗>倒伏率。高产玉米杂交种应具有适当的株高、穗位和适宜的叶片数,穗长应适当加长,穗粗可适当加粗但不宜过粗,要具有较高的百粒重和出籽率、较低的倒伏率和空秆率。在选择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于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百粒重、倒伏率、空秆率的选择,可放宽茎粗、叶片数、穗行数和出籽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玉米10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 90个组合 ,对玉米的穗长等 1 0个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穗长等 1 0个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 ,且均达极显著差异。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穗长、结实性、穗粗、千粒重、穗行数和生育期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 ,其中穗长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 ( 2 3.6 2 37) ,其次是结实性 ( 2 .91 78) ,而行粒数等 4个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 ,要高度重视选择长穗和结实性好的类型 ,其次要注重果穗粗度和千粒重的选择 ,适当注意穗行数的选育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用30个晚熟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行粒数、株高、穗行数、千粒重、穗位高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P0.4=0.834 5**,r=0.805 6**)和千粒重(P0.3=0.527 0**,r=0.584 9**),相关和通径系数都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穗行数,株高,穗位高。指出在吉林省晚熟玉米育种中,提高行粒数和千粒重,适当增加穗行数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103个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穗粗、行粒数、穗重、穗长、穗行数与单株粒重间均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穗粗、行粒数、穗重、穗长、穗行数、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故穗部性状在影响子粒产量诸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穗重是玉米单株产量的重要指标。同时指出,玉米杂交种的选育要注意到各农艺性状协调,找出适合当地的高产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