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传统的多种经营骨干项目,广大农民素有兴桑养蚕的习惯。近几年来,桑园有了新的发展,蚕茧产量逐年上升,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效益,对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迅速掀起我县蚕桑生产的新高潮,把蚕桑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向一个新阶段,奋战三年,建成基地县,为此,特作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2.
在淮阴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可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蚕桑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有效地改变目前我县蚕桑生产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造成的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差的粗放式经营,提高我县蚕桑生产经营水平,促进我县蚕桑生产产业化发展。1我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的可行性我县是工业小县、农业大县,种桑养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曾为推动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1995年蚕桑生产达到我县历史上最高峰:桑园面积13.5万亩,年养蚕发种31万张,年创产值1.5亿元之多。但是在上几年低潮冲击下,也…  相似文献   

3.
<正> 蚕桑是我县的传统副业项目,也是我县出口创汇的大宗产品,1987年茧丝绸外贸收购额2624万元,占全县外贸收购总额的32.5%。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县1987年不同层次的蚕桑经济效益评价,为进一步优化蚕桑规划、布局和经营规模提供必要的依据。一、蚕桑承包户经营规模效益分析目前,我县蚕桑生产基本上属于“兼业型”,其原因一是联产承包初期,大部分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技术业务人员的努力,广大蚕农的辛勤劳动,我县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年产茧量已近6万担,属全市第三位,全省第15位,蚕农收入茧款2700多万元,工业产值达3260万元,成为农村中农民日常生活开支和维持农业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成为我县财政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养蚕效益的差距,发展蚕桑费力的现状,困扰着蚕农和蚕桑技术人员,同样也使各级领导大伤脑筋,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质量竞争、效益竞  相似文献   

5.
淳安县蚕桑生产真正上规模发展只不过2 0年时间 ,这期间蚕桑生产几经起伏 ,有过辉煌 ,步过低谷。近年来 ,县茧丝绸总公司认真总结了淳安蚕桑生产发展经验教训 ,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蚕桑发展趋势 ,进一步明确了我县今后蚕桑生产发展指导思想 ,即按照“稳定提高 ,调整发展”思路和“区域化、规模化、效益化”的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以产业化建设为载体 ,充分调动蚕农生产积极性 ,因地制宜 ,加快效益蚕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千岛湖”品牌茧建设进程 ,提高蚕茧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努力使蚕桑生产成为我县农村经济与…  相似文献   

6.
吕美坤  宋薇 《蚕桑通报》2010,41(1):66-67
<正>缙云县是浙西南规模最大的蚕桑生产县,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开展蚕桑副产品桑枝条综合利用,增加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提高蚕农经济收入,我们于2008~2009年进行了桑枝条培养生产桑  相似文献   

7.
<正> 蚕桑生产分户经营后,科学技术的普及是一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据调查,熟悉蚕桑生产技术的养蚕户仅占总蚕桑户的25%,为了使蚕桑生产的关键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必须进一步加强区、乡、村、社四级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蚕桑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因此,我县从1989年起狠抓了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效果。现将我们的具体作法简介于下,供同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全省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这个会 ,既是个工作会 ,又是个现场会 ,更是个经验交流会。所谓工作会 ,就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 [2 0 0 1]4 4号文件 ,全面分析今年蚕桑生产形势、安排布置今后的蚕桑生产。所谓现场会 ,就是学习东乡发展蚕桑生产、加工、营销的好经验 :一要学习东乡产业化经营运作方式 ;二要学习东乡高起点的竞争精神。东乡县在对缫丝厂进行改制拍卖的基础上 ,引进了国内外一流的缫丝设备 ,提高了比较效益 ,营造了新的竞争优势 ;三要学习东乡建立蚕桑生产风险基金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就是既要在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陈晟  苗道平 《四川蚕业》2000,28(4):47-48
<正> 为了挖掘我县蚕桑生产潜力,探索我县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我县茧丝绸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2000年春,我们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仰化  相似文献   

10.
引进推广农桑品种 提高蚕桑经济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蚕桑生产是我县农村的骨干产业 ,但随着效益农业的突飞猛进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县原有的桑园基础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桑园立地条件差 ,树龄老化 ,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与茶叶相比 ,比较效益不高 ,因此如何提高蚕桑单位面积综合效益 ,从而进一步稳定蚕桑生产在我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而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综合效益的途径一是要提高桑园的单位面积产茧量 ,二是要充分利用桑园冬闲进行套种其它经济作物 ,增加复种指数 ,从而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值的目的。优良桑品种农桑12、14号单位面积产叶量比…  相似文献   

11.
金杏丽 《蚕桑通报》2012,43(3):35+37-35,3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蚕桑生产比较效益和产业风险等要素制约越来越明显。德清县近几年蚕桑生产逐步萎缩,2011年饲养蚕种7.6万张,蚕农茧款收入1.4亿。我县中东部蚕区目前在没有更好的经济作物替代蚕桑产业的情况下,有3.4万户蚕农养蚕,桑园面积4200hm2,蚕桑生产仍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传统饲养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只有转变蚕桑生产方式,推行小蚕规模饲养模式,在重点蚕区建立一定规模的小蚕共育基地,缩短农民生产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比较效益,才能实现我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是丰  周成伟 《江苏蚕业》2003,25(4):37-38
<正> 蚕桑生产是我省农村一项传统的骨干副业,长期以来为我省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加入WTO,对蚕桑生产来说无疑又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业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其竞争的实质是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因此蚕桑行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首先要提高蚕茧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规模经营、良桑嫁接、小蚕共育是实现我县“三高”蚕业的三大突破口。多年来,“三低”即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在规模经营、良桑嫁接、小蚕共育等方面没有取得突破。1994年八月,县委、政府把蚕桑生产列为全县三大致富工程之一来抓,并成立了蚕桑生产指挥部,采取行政强推及大投  相似文献   

14.
单位土地产出率的高低,决定着蚕桑生产的兴衰,特别是在目前我县工业快速发展,蚕桑比较效益较低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新桑园是摆在蚕桑科技人员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县经济作物竞争比较激烈。大宗的经济作物有香蕉、北运菜、水果、胡椒、蚕桑。尤其香蕉发展迅猛,北运菜、胡椒等作物收益也比较高。蚕桑生产在高州能否站得住脚,是我们面临的尖锐问题。为了巩固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从一九八二年开始,我  相似文献   

16.
赖宗玉  赵小康 《四川蚕业》2013,(4):39-40,45
<正>蚕桑是我县传统的优势产业,曾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深受我县农民的喜爱。近年来,丝绸市场持续升温,蚕茧价格连连上涨,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凸显。要想获高产、优质的蚕茧,使养蚕得到更高的效益,根据我县的蚕桑生产实际情况,应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7.
浙江蚕桑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和提高生产效益。通过集约化经营和基地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益。今后继续稳步发展浙江蚕桑,需要继续贯彻发展蚕桑的政策;改革茧丝绸体制,增加蚕桑生产的投入;全面推广高产技术,通过提高亩产茧保持蚕茧产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地处雷州半岛腹部的海康县大部份属平缓台地,少部份为低丘陵,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经济作物繁多,竞争比较激烈。大宗的有甘蔗、西瓜、蚕桑、青椒、水果,尤其是甘蔗发展迅猛,西瓜、青椒效益也比较高。蚕桑生产能否在我县立足,并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县蚕桑生产早在1984年开始,首先在附城乡试种26.66公顷,加上其他零散桑的面积达126.7公顷,因零星分散,当时又未有丝绸公司,指导管理很不方便,加上天灾及茧价下跌,群众纷纷挖桑,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到1986年全县蚕桑仅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15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桑生产县域集中度较高,蚕茧供求市场化程度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小而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蚕桑生产成本上升快,比较效益不显著。为此,应该实行蚕桑区域专业化战略,巩固和深化主要蚕桑基地县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拓展蚕桑多种经营,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 蚕桑生产是我县农业生产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八十年代以来,我县蚕桑生产曾一度形成规模,但因市场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大起大落,规模经济优势始终未能形成。为了充分利用我县优越的自然资源,发挥蚕桑生产的传统优势,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县政府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