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烟草病害及抗赤星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我国烟草病害情况 ,赤星病病症和防治途径 ,抗赤星病烟草育种的现状及对几种育种途径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烟草赤星病是由交链孢菌引致的病害 ,据研究赤星病菌寄主范围较广 ,除烟草外 ,还可侵染棉花、花生、大豆、番茄、桃、李、小麦等多种植物。自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学者对烟草赤星病的药剂防治、抗病育种、栽培措施等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为控制赤星病的危害作出了贡献 ,现综述如下。1 抗病育种对于赤星病这一循环型病害 ,利用抗病育种是控制病害危害的有效途径。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赵钢利用抗花叶病、赤星病、气侯斑点病的抗源CV58作母本与美国引进的抗根茎病害优质品种亲源 (G2 8×NC82 )F1 组合做父本 ,多亲本复交系统育成…  相似文献   

3.
影响烟草赤星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a多点调查和试验,分析了影响烟草赤星病发生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渭北旱塬烟草赤星病始发期为7月上旬,陕北烟区为7月中旬下至下旬,陕南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期为7-9月份。  相似文献   

4.
山地气候对烟草赤星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对贵州省5个典型山地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进行了调查。调查烤烟品种为感病品种(云烟87),共获得5个区域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数据资料。利用SPSS软件多种增长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曲线估计,通过Sig值、R2的比较,认为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赤星病田间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赤星病发病因素,证明初始病情、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风速及降雨量是影响赤星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烟草赤星病田间增长速率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植物诱导抗病性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机制及防卫基因诱导表达及信号识别、传导等分子机制,以烟草抗赤星病诱导的研究为例阐释了这些机制的表现;对利用诱导抗性防治植物病害的途径作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6.
贵州烤烟叶部主要病害危害损失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4~2008年对贵州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烟草蚜传病毒病(CMV、PVY)和烟草赤星病等烤烟叶部主要病害的危害损失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TMV是造成贵州烤烟叶部损失最严重的病害,其次是烟草赤星病和烟草蚜传病毒病,年均产值损失分别为0.32亿元、0.28亿元和0.19亿元.叶部主要病害累计造成烟叶年均产量损失率和产值损失率分别为0.88%~2.68%和1.23%~4.29%,产值损失达0.32~1.23亿元,平均年产值损失为0.78亿元以上.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和安顺地区年均产值损失率均超过3.2%,为叶部病害发病的重灾区;黔西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地区和黔南州年均产值损失率在2.0%~3.0%;贵阳和六盘水叶部病害近年发生相对较轻,年均产值损失率分别为0.198%和0.416%.TMV分布广泛,以遵义市、毕节地区、安顺地区等发病相对较重;烟草蚜传病毒病地区间发生程度的差别较大,以铜仁地区和遵义市烟叶产值损失率最重,分别为1.273%和0.929%;烟草赤星病在贵州各烟区均有发生,其中黔西南州烟草赤星病危害较重,产值损失率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7.
丹东市的特殊地理条件导致作物病害发生频繁,是抗病育种的摇篮。本次田间抗赤星病鉴定材料161份,其中高抗、中抗材料48份,占本次田间鉴定的29.8%,为今后的烟草抗赤星病育种提供亲本奠定了基础。同时从外引的材料看,经本地区种植后多年的选择抗病优株,其抗病性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一、病害类型和症状 烟草赤星病是真菌病害,多发生于烟叶成熟期,一般在烟株打顶后,下部叶片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发病。赤星病主要为害部位是叶片,严重时茎秆、花梗、蒴果也受害。赤星病先从烟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随着叶片的成熟,病斑自下而上逐步发展。病斑晟初在叶片上为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病斑的大小与湿度有关,湿度大时病斑大,干旱则小。病斑圆形或呈不规则圆形,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中心有深褐色或黑色霉状物,为病菌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9.
一、病害类型和症状 烟草赤星病是真菌病害,多发生于烟叶成熟期,一般在烟株打顶后,下部叶片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发病。赤星病主要为害部位是叶片,严重时茎杆、花梗、蒴果也受害。赤星病先从烟株下部叶开始发生,随着叶片开始发生,随着叶片的成熟,病斑自下而上逐步发展。病斑最初在叶片上为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变成褐色。病斑的大小与湿度有关.湿度大时病斑大,干旱择小。病斑圆形或呈不规则圆形,褐色,  相似文献   

10.
烟草赤星病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赤星病发病危害的叶位主要是烟株下部,使其烟碱与还原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及总氮含量提高;随发病严重度提高,烟碱和还原糖含量下降,蛋白质和总氮含量增加;病情严重度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造成主要烟叶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病情严重度为11.3%,提出烤烟叶片若有10%以下赤星病班存在,不显著影响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1.
广东花生生产上于1965年首先发生锈病,之后迅速扩展蔓延,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锈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选育种植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1972年广东省花生育种协作会议把抗锈病育种定为花生育种目标。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锈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锈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蚜虫及相关蚜传病毒病对草莓生产的危害、主要防治措施,重点论述了育种技术对草莓病毒病及蚜虫防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早期的传统育种技术以及近期结合传统杂交育种进行的抗蚜虫和相关病毒病的生物技术育种。最后,对草莓抗蚜虫及相关蚜传病毒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普通丝瓜主要病害(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的病情分级和病情指数的研究,根据抗病等级,来探讨普通丝瓜育种过程中的抗病性评价指标,便于较准确地鉴定各类丝瓜育种材料与育成品种的抗病性,具有较好的生产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志梅 《北京农业》2011,(12):94-95
养禽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规模养殖、养殖小区、大型集约化养殖越来越普及,养殖队伍不断壮大。在饲养管理实践中,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为地改变了家禽的生长和生活环境,使整个"宿主-病原-环境"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对于养禽场而言,饲养的关键是禽病防治的群体防控。然而疾病的发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空气、车辆、用具、人员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疾病传播等。因此,全面认识环境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西瓜枯萎病防治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西瓜生长的土传病害。系统介绍了现阶段西瓜枯萎病防治的技术和措施,并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西瓜抗病育种是防治西瓜枯萎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西瓜遗传基础狭窄,致病菌生理小种不断分化、变异,枯萎病致病机理尚未澄清,抗性遗传复杂等诸多难题却阻碍着抗病育种。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展现出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贵州斑点叉尾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介绍了贵州养殖斑点叉尾鮰发生较频繁的肠道败血病、腐皮病、烂鳃病和肠套叠病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症状和主要发生原因,分析其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保持养殖水质和环境卫生、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严格把控苗种质量、选择优质高效饲料饲喂、加强疫病监测及防治、开展有关疫苗研究及加强中草药在病害防治上的使用等方面提出其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番茄抗病基因工程育种上的应用,探讨了基因工程在番茄抗病毒病、真菌、细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番茄抗病基因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和螟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遗传和育种进展,探讨了当前广西杂交水稻病虫害抗性育种策略。抗稻瘟病育种强调新抗源的发掘、抗性基因的聚合及长期的病区自然诱发筛选;抗白叶枯病育种强调Xa23基因的利用;抗稻飞虱育种要利用bph14、bph15和bph18等新鉴定的抗性基因,后代选择以分子标记和抗性鉴定相结合;抗螟虫育种以转基因材料为供体,开展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杂交转育。  相似文献   

19.
大鲵水霉病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大鲵数量日益锐减,为了保护其资源,一方面对栖息地进行保护,另一方面,进行增养殖以有效地扩大其资源。在大鲵的增养殖过程中,水霉病是危害大鲵的一种常见病害。通过对养殖大鲵水霉病的外形观察和镜检,对养殖设施的考察,探究大鲵水霉病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西瓜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西瓜生产中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并对我国西瓜抗病育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瓜病害的综合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