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中亚复杂的跨界水问题,从地区和国家层面基于系统耦合视角开展水-能源-粮食-生态(WEFE)系统协调性研究。首先构建了WEFE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亚地区WEFE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近20 a中亚地区WEFE系统耦合度保持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但处于勉强协调;(2)各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哈萨克斯坦耦合协调水平最优但处于初级协调,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为勉强协调,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为濒临失调;(3)对比多系统的发展水平发现,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粮食存在明显滞后,土库曼斯坦属于水资源滞后型,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属于能源滞后型,子系统间未能达到良好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协调发展。研究成果可为中亚地区的WEFE协同发展及国家间跨界河流开发合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农户水资源管理政策认知进行解释,文中提出水资源短缺的农户感知,对民勤水资源短缺的农户感知特征及区域差异化表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列联表分析方法对水资源短缺的农户感知与水资源管理政策认知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水资源短缺的农户感知表现出十分短缺、相对短缺、季节性短缺和不短缺四种状态,60%的农户认为水资源不短缺。(2)水资源短缺的农户感知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化特征,不同灌区之间分布差异较大。(3)水资源短缺的农户感知对水资源管理政策认知产生影响,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性。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关注农户水资源管理政策认知的内在动因,进行水资源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的宣传,自下而上的完善水资源管理政策,对实现水资源优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以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中心展开研究,通过构建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实证测算研究了陕西省及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样本考察期内,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贡献最大;从区域差异看,陕南水资源承载力最大,陕北次之,关中最小;从城市差异看,水资源承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汉中、安康、延安、商洛、宝鸡、西安、榆林、铜川、咸阳和渭南。总体来看,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归结为水资源整体匮乏、人口压力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节水意识不足等方面。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内蒙古1990~2016年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足迹是基于消费基础的水资源占用情况的指示器,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新视角。文中采用自下而上的水足迹法,从时空范畴的角度出发,对内蒙古水资源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90~2016年内蒙古水资源总量和人均量的波动趋势总体一致,人均水足迹增长了131.88m3/人,虚拟水足迹占优势地位,未超出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各盟(市)的人均水足迹差异显著,巴彦淖尔的最小,阿拉善的最大,且实体水足迹中农业用水占比较大;除呼伦贝尔、通辽、兴安盟和锡林郭勒外,各盟(市)水资源利用均处于超载状态。内蒙古水资源的时空分配极不平衡,协调各盟(市)间的用水关系和优化用水结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视角,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增强,空间上耦合协调关系呈“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的格局。黄河流域局部地区水资源与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效应减弱;水资源与土地规模的空间集聚效应增强。黄河流域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人—水矛盾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处于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城市,其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也各有差异,两者耦合协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文中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体系,计算其17个地市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城镇化指数,并构建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度量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7个地市中,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属于高水平协调和较高水平协调关系的城市有7个,较低水平协调和低水平协调关系的城市有10个;在城市发展类型中,集约度滞后型的城市有7个,城镇化与集约度同步型的城市有4个,城镇化滞后型的城市有6个。文中从理论上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城镇化"耦合协调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合理分析了研究区城市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宣传,提高市民节水意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文中基于系统观念,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市民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指标体系,针对天津市民开展实证研究。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采用相关分析辨识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津市民水资源保护意识总体一般,水资源保护意识强、中、弱的市民比例分别为50.96%、37.77%和10.92%;不同特征人群水资源保护意识存在差异;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表明天津市民水资源保护意识水平存在"东南高西北低、内高外低"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陕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及需求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是基本生活和生产资料,正日益成为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子。陕北地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水资源短缺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计算陕北地区水贫困指数(WPI)、水资源压力指数(WSI),对该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作出初步分析;预测了陕北地区在2010、2020年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结合2010、2020年陕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得到预测年内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IWSD),其值分别为-0.13、-0.16,说明陕北地区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2010、2020年水资源对应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不可承载的,应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效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保证水资源足以支撑地区社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9.
“四水四定”是“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概括性表述,也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原则,要求区域“城-地-人-产”发展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即“四水四定”协调性发展。本文以商河县为例,构建了县域“四水四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开展了多水平年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受多因素综合制约,该县近年来“四水四定”协调程度处于基本协调状态,未来通过多措并举可有序提高协调程度。2)综合不同水平年评价指标演变情况,产业结构、城镇化率、用水效率等是影响“四水四定”协调性程度的主要因素。3)统筹各评价指标反映出的“水”与“城、地、人、产”间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该县通过多部门协同管控,着重提高城镇化率、促进服务业发展、扩大再生水源利用等可更有效提高“四水四定”协调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古村落旅游使古村落兼顾了居民生活的社区功能和游客旅游活动的景区功能,景区与社区叠置并在旅游发展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耦合协调状况对古村落保护、社区演进和旅游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古村落旅游与社区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后沟古村为例,进行景区与社区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后沟古村景区与社区耦合协调度由旅游开发初期的中度失调转向基本协调,表明古村落景区与社区存在客观的耦合共生关系; 2)景区与社区系统耦合U1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我国省级水资源承载状况,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对中国31省(市、自治区)2010—2019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运用M-K检验法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出各省(市、自治区)2020—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1)中国31省(市、自治区)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波动提升趋势,整体处于临界承载状态;(2)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具有显著的地区分异规律,西南、华南、东北地区承载力较好,华北和西北最弱;(3)研究期内,水资源承载力在西北和东北地区表现为恶化,华南、华北部分地区也出现恶化情形,而华东、华中和西南大部分地区均有所改善;(4)产水模数、农用化肥使用量、人均水资源量、供水模数、人均综合用水量、废水排放总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对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影响作用最强的7个障碍因子,且影响强度依次递减;(5)水资源承载力未来将在全国多数地区逐渐改善,而山东、河南、辽宁可能形成重度恶化区。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中缺乏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管理是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和生态环境劣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提出了以注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该文建立了-种基于水盐平衡模型(子模型)和作物优化配水模型(子模型)的干旱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耦合模型,通过地下水开采量实现了子模型的耦合,利用VBA编制了耦合模型的计算程序.将该模型应用干阿瓦提灌区,得出水资源联合调配方案,并得到相应的盐平衡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百度(Baidu)搜索西安市A级景区信息,利用线性加权法对A级景区信息丰度与旅游流强度指标进行测算,构建了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十一五"期间西安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耦合协调的状况。分析发现: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在较低等级处逐年提升,但未达到高度耦合水平;A级景区信息丰度的提高将会带动旅游流强度的增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定量评价和田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指导该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本文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角度出发,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PSO-PPE模型),对和田地区2005—2012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回归分析法对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八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处于Ⅱ级,属于弱无压力状态,反映该区水资源承载力满足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不表明该地区不属于缺水地区;其中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城镇化率的高低对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具有较高影响;从长期发展规划来看,需结合干旱区绿洲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措施,以保障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产业绿色化发展的路径,提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的概念,并构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在对两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了天津2000-2010年海陆产业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分析了海陆产业系统的互动关系,并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海陆产业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1)2000-2010年,天津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度很高,一直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2)2000-2010年,天津海陆产业系统协调度稳步提高,先后经历了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和中级协调发展三个阶段;(3)天津海洋产业系统和陆域产业系统对耦合系统发展的功效贡献具有时序规律,各子系统自身演化过程经历了"S"型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体功能区建设力求实现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以水资源为例,通过指标构建,对黑龙江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分布与人类生产活动在空间上很不匹配是导致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庆市协调度最低,仅为0.298,处于极不协调状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绥化市均处于不协调状态,水资源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发展。今后应加大水利工程投资力度,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以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对于土地紧缺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等分析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2002—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指数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效益值、城市化指数以及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线性递增的特征,且土地利用效益值增长速率快于城市化指数。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系数从0.273 6提高至0.907 0,耦合协调状态由中度失调逐渐转为优质协调,耦合协调阶段可分为失调衰退—过渡—协调发展3个时期。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相互驱动关系,即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对城市化产生的驱动影响较显著,城市化则主要从社会(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益产生驱动影响。研究结果对石羊河流域绿洲城市乃至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深刻影响已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就成为两种不可或缺的应对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气候变化十分明显,平均气温大幅上升,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增加且强度增强,对区域水资源、农业与牧业等领域的持续平稳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鉴于新疆地区在整个欧亚大陆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分析其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其演进状况,有利于决策者制定区域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策略。基于1991—2013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将证据理论确定权重法与灰色综合分析法相结合,分析新疆各地州市社会经济层面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时空演进状况。结果表明:新疆整体的适应能力从"八五"时期(1991—1995年)至"十二五"时期(2011—2013年)呈不断上升态势,尤其从"九五"时期(1996—2000年)到"十五"时期(2001—2005年),从"十一五"时期到"十二五"时期增加幅度最大;新疆各地州市的适应能力,除了克拉玛依市,从2004—2013年变化幅度不大,且从2009年以后各地州市的适应能力高中低的相对分布格局更加分散和聚集。通过对比每一个地州市2009—2013年与2004—2008年的平均适应能力水平发展,发现新疆有6个地州市的适应能力为轻微下降的态势;在全部地州市中,适应能力最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的西南部,适应能力最强的为乌鲁木齐市与克拉玛依市,其余的地州市为中等水平,并且不同适应能力等级间的差距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与优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国省域单元为例(因资料有限,未涉及港、澳、台地区),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模型测算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值;其次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来揭示2000~2012年省际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空间演化规律;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00~2012年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度C值[0.5,0.8],总体处在磨合阶段;而系统协调度D值[0.3,0.5],总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2)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具有显著地域空间分异,东部地区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3)未来东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发展环境;而西部地区等需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区域发展优势,实现未来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