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肃省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西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 ,全省有水土流失面积 37.94× 1 0 4 km2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83.5 %。黄河流域主要是水力侵蚀 ,长江流域为重力侵蚀 ,河西内陆流域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因素为地质结构破碎、土壤质地疏松、降雨时空变率大、植被覆盖度差 ,是缓变因素。而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 ,滥伐毁草过牧和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则是叠加在自然变化上的突变因素 ,加剧了水土流失。未来结合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 ,主要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策略。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水土流失态势及其新世纪调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系统分析研究历史文献、遥感信息和实地考察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兰州市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土壤侵蚀界面支系统、侵蚀物源支系统、侵蚀动力支系统等水土流失环境系统结构组成及内部结构协调功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系统内部许多单因子自调节功能已遭到严重破坏,其中部分因子已超过环境自调节阈临界水平,恶性灾害将会与日俱增,并针对环境系统内部结构协调关系的恶化趋势,提出了综合而切合实际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神府东胜煤田人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府东胜煤田是我国本世纪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带来了一系列环境灾害问题 ,本文详细论述了神府东胜煤田人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现状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该区人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 ,以及人们亟待加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新疆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新疆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植被退化,湿地消亡、土壤污染与肥力下降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2年油菜菌核病爆发成灾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于大面积推广优质双低感病油菜 ,菌核病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普遍产生 ,加之气候条件、栽培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本市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危害程度均达中等以上发生水平 ,特别是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 ,油菜菌核病爆发流行 ,为害程度为历史上罕见。现将今年油菜菌核病灾变特点及其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  2 0 0 2年油菜菌核病爆发成灾情况根据我站最近鉴定普查和全市汇总结果 ,今年我市油菜菌核病大发生 ,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用药水平下 ,其发生程度差异较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 ,油研 8号、宁…  相似文献   

6.
安义县稻瘟病一般年份主要在早稻发生危害,晚稻很少发生。而2000年晚稻稻瘟病发生较多,面积1万hm^2,特别是穗颈瘟在培两优288上危害严重,在局部地区重发生,减产40%以上的面积近133.4hm^2,绝收面积33.3hm^2,是有记载的晚稻稻瘟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为此笔者对该年度晚稻稻瘟病流行作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物入侵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保平  陈红印 《植物检疫》2002,16(6):356-359
本文从以下7个方面综述了外来生物入侵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变地表覆盖,加速土壤流失,改变土壤化学循环,危及本土植物生存;改变水文循环,破坏原有的水分平衡;增加自然火灾发生频率;阻止本土物种自然更新;改变本土群落基因库结构;加速局部和全球物种绝灭速度,并提出了我国应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蓄集雨水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雨水资源在21世纪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雨水资源利用势在必行。但在雨水蓄集利用过程中,水质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本文从雨水资源的形成和蓄集利用过程着手,分析了蓄集雨水的污染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的现状、形势、防治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因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而导致的宁夏土地沙质荒漠化是影响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对此,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土地沙质荒漠化防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海南秋冬种西瓜、甜瓜病毒病发生面积有逐年增加趋势。笔者自1994年至2002年,每年都种植西瓜或甜瓜667hm~2以上,从海南东南部的陵水、三亚到西南部的东方、乐东等地,笔者都亲自参与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种植实践和调查分析,西瓜、甜瓜病毒病是仅次于枯萎病的第2病害。西、甜瓜病害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不同生长季  相似文献   

11.
大麦条纹病的重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条纹病是一种主要由种子带菌传播的系统侵染性病害,该病一旦发生,病株及其分蘖全部发病,对大麦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近几年来,该病在东台市某些田块发生严重,发病田块病株率一般在 10%~ 20%,最高田块达 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阿勒泰地区农田草地螟重发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草地螟在阿勒泰地区暴发成灾以来,此后7年均偏重发生。笔者结合阿勒泰地区气象资料,对2005年以来草地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气候、种植业结构调整、草原生态恶化及人为因素是造成阿勒泰地区草地螟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对栗苞蚜Moritziella castaneivora Miyazaki进行有效监控,控制其蔓延及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通过林间调查及室内观察研究栗苞蚜对日本栗的为害、主要生活习性和天敌对其捕食行为。结果表明,栗苞蚜对银寄和筑波为害炸苞率分别达(7.4±6.0)%和(8.6±5.5)%;4龄若蚜的耐饥力强于成蚜,二者离开寄主20 h后可分别存活50%和13%,且1龄若蚜迁移力明显强于成蚜;栗苞蚜卵在20:00的孵化率明显高于8:00和14:00。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七星瓢虫和草蛉对栗苞蚜卵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龟纹瓢虫平均捕食栗苞蚜卵量约为43粒/h,平均取食1个卵为10.1 s,搜寻速率为8.5粒/min。此外,研究表明初春施用石硫合剂可有效减少虫口基数,防止当年栗苞蚜大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严格检疫、虫网阻隔、高温闷杀、熏杀、诱杀等措施,能显著减轻大棚、温室中斑潜蝇的为害,是防治抗性斑潜蝇的有效措施.为菜农防治斑潜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农田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首先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农田土壤盐渍化类型和分级;其次结合卫片探讨了农田盐化程度及分布状态;最后,主要围绕降低农田盐化土壤地下水位、改良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和减少蒸发强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改良、农业改良、生物改良、化学改良。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苹果绵蚜发生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苹果绵蚜 (EriosomalanigerumHaus mann)在河南省的发生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最早发现的地区是豫东地区与山东接壤的一些地方。经过近 1 0年的发展蔓延 ,该虫已在我省商丘、新乡[1] 、郑州[2 ] 、开封、焦作、洛阳等 6个地市、1 3个县区、4 0多个乡镇蔓延开来。从苹果绵蚜的分布特点来看 ,明显集中于交通主干线的两侧 ;从蔓延的趋势来看 ,明显呈自东向西蔓延之势 ,已开始威胁我省最主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三门峡市。根据苹果绵蚜在各地市的发生情况 ,可将其发生区域划分为如下。常年危害区 :包括商丘市的民权、夏邑、虞城、宁陵…  相似文献   

18.
201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严重发生,笔者对全市及玉米主产县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面积、为害程度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其重发原因做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蛴螬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义 《植物医生》2002,15(5):16-17
蛴螬又名白土蚕 ,是鞘翅目、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其种类多 ,分布遍及全县各乡镇 ,食性杂 ,除为害玉米、小麦、马铃薯、蔬菜等农作物外 ,还为害烤烟、中药材、苗圃、果园等经济作物。为害时常咬断幼苗根部或咬伤嫩茎 ,造成缺窝断行。近年来 ,蛴螬发生发展有逐年加重趋势 ,特别在地势低洼、土壤保水性能好、空气充足且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发生严重。赫章县植保植检站于 2 0 0 0~ 2 0 0 2年在朱明乡玉米地进行定点调查 ,平均每 6 6 7m2 分别有蛴螬 10 6 7.2头、2 334.5头、3135 .7头 ,作物受害株率分别为8.4 % ,12 .7% ,17.3%。连续 3年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属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侵染所致,是番茄生产上的流行性毁灭性病害。其病原细菌随病株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次年通过寄主根部或基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中繁殖蔓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