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不同氮水平下有机肥碳氮比对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N0(不施氮)、N1(施N0.067g/kg)、N2(施N0.133g/kg)、N3(施N 0.266g/kg)、N4(施N 0.400g/kg)4个不同氮水平下施入M1(C/N:31.8)、M2(C/N:42.5)、M3(C/N-66.6)不同C/N的有机肥对土壤NO3^-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0,N1,N2水平下,3种不同C/N的有机肥对土壤NO3^-残留量的影响不显著,在N3,N4水平下,M1能够增加土壤NO3^-的残留量,M2和M3能够降低土壤NO3^-的残留量。N3M1,N4M1处理的土壤NO3^-含量分别比N3,N4处理增加了11.6%和14.4%;N3M2,N3M3处理分别比N3处理降低了15.9%和37.9%;N4M2,N4M3处理与N4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驰  单佃雨 《植物医生》2000,13(1):29-30
随着果树矮化密植集约化栽培的发展,新的优良矮化品种(短枝型品种)不断育成,以适应国际果品市场的需要。果树更新品种时,为了节约土地,一般都利用老果园重新栽植新品种。但在重栽果树时,栽植成活率极低,仅能达到50%左右。成活的果树植株矮小,生长衰弱,生长量极小,重茬苹果树生长量可减少30.27%,重茬桃可减少37.8%,前茬桃重茬杏,也会减少生长量31.1%,李减少23.9%。枝条细短,叶片小,失绿,早落叶。根系发育不正常,呈暗褐色,细根少,活性低,很尖枯黑。结果少,产量低,果实品质差,抗性降低,树势…  相似文献   

3.
链霉素对几种卵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链霉素(Streptomycin)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药剂含量为200-600单位/ml的PDA培养基上接种7d后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7.5%-92.2%、78.2%-82.2%。用孢子萌发法测定,链霉素对荔枝霜疫霉菌和白菜霜霉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孢子囊有推迟萌发时间、降低萌发率的作用。200-600单位/ml链霉素液处理孢子囊24h萌发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48.6%-60.8%、5.3%-10.6%,芽管的长度随药液浓度增加而缩短。200-400单位/ml链霉素防治采后荔枝霜疫病、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5.8%-97.1%、89.6%-91.7%。200-400单位/ml链霉素防治盆栽辣椒疫病、小白菜霜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2.4%-87.7%、61.8%-68.1%。  相似文献   

4.
陇东旱原小麦玉米组合种植的增产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5年研究了龙东旱原冬小麦玉米组合系统的增产增收,土壤水分利用,组合耗水量及补偿供水效应。结果表明:(1)小麦玉米组合具有增产增收和水资源集约利用的优势,土地当量比,收益当量比分别达到1.215,1.199。(2)在组合系统中,冬小麦边行优势总值达到94.9%-144.5%,其补偿率为18.90%-28.99%。(3)冬小麦对土壤水分的竞争利用是玉米带土壤水分不足的主要原因,系统组合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条件下,采用多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N肥减量施用对作物产量、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表观N平衡的影响,旨在为关中小麦/玉米一年二熟轮作区合理施用N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施N处理(玉米季施氮187.5 kg·hm-2,小麦季施氮150 kg·hm-2)相比,2008—2011年三年中,15%减N、30%减N两个处理均未显著降低作物籽粒与秸秆产量;2010—2011年生长季中,15%减N处理降低了作物秸秆N、P、K周年总吸收量,增加了籽粒N、P、K周年总吸收量,其中籽粒P周年总吸收量增加达显著性水平;30%减N处理显著降低了籽粒N和秸秆N、K周年总吸收量,降幅分别为12.9%、41.9%、18.5%,在小麦收获后,30%减N处理的N素盈余量只有11.3 kg·hm-2,有潜在缺N危险。综合考虑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表观N平衡,在秸秆还田条件下,15%减N处理的施N量(即玉米季施氮159 kg·hm-2,小麦季施氮127.5 kg·hm-2)为本地区最佳N肥用量。  相似文献   

6.
固原半干旱灌溉农田作物间作套种的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固原半旱灌溉农田已形成种植规模的3类间作套种模式和相应的4种作物单种,通过设置田间试验,进行综合效益研究表明,间作套种比各自作物种平均第一性生产力提高22.28%-100.7%;光,热、水气候资源时间效率提高20.44%-53.48%,光能种用率提高5.22%-22.64%,辅助能转换效益增加21.42%-32.21%;经济效益亦大幅度提高。间作套种系统从土壤中摄取的养分虽明显增加,但有机质源却  相似文献   

7.
间作系统充分利用光热水肥资源具有高产高效特征,在旱区得到了广泛应用。综合国内外间作群体水分利用的研究成果,论述了间作具有水分优势的高效利用机制。间作系统减少土壤蒸发、提高作物蒸腾、降低棵间蒸发与耗水量的比值,增加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提高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进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间作系统的水分利用机制包括生态位分离减少竞争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水力再分配调节作物及邻体作物土壤的水分条件缓解旱区作物的水分胁迫。间作系统水分利用的影响因素包括作物种类、种植密度和空间布局、水肥管理和耕作措施。针对研究中的不足,指出未来间作系统水分高效利用研究应关注以下方面:不同区域间作群体增产和节水的规律;水分与源库关系及对种间关系的响应;量化水分与根系生长的关系,建立间作作物对水分吸收的模型;地下部对间作水分优势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用Bhalme和Mooley提出的旱涝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作物生长季(3月-10月)杨陵近70年的旱涝指数。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各月不同等级的干旱出现频率远大于涝等级的出现频率,其中重旱以4月-5月和9月-10月出现频率>5%,中旱以3月-4月,6月和8月出现频率>10%;1930s-1940s和1970s-1990s旱多于涝,中旱-重旱出现频率分别比中涝-重涝高9.9%-12.1%和11.2%-30.0%;1950s-1960s大旱大涝并存,涝略多于旱,中涝-重涝出现频率比中旱-重旱高3.8%-7.5%。旱涝指数在1952年和1976年出现气候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中性盐(NaCl )和碱性盐(Na2 CO3)胁迫下,对采自河西走廊黑河中游的黑果枸杞进行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测定了发芽率(Gr )、发芽势(Gv )、发芽指数(GI )、活力指数(VI )和相对盐害率及幼苗的组织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POD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NaCl、Na2 CO3浓度的临界值分别是50 mmol·L-1和2.5 mmol·L-1,极限值分别是300 mmol·L-1和100 mmol·L-1;在NaCl和Na2 CO3胁迫下,发芽率分别为69.17%和71.67%;幼苗组织含水量分别由对照的88.97%降低到56.17%、70.2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大值分别为7.09%、7.73%;叶绿素含量分别由对照的1.27 mg·g-1降到0.78 mg·g-1、0.92 mg ·g-1;电导率分别由对照的25.63%增加到64.77%、74.8%;丙二醛含量分别由对照的1.5μmol·g-1增加到6.9、6.5μmol·g-1;POD活性分别由对照的380.4 U·g-1·min-1降低到139.2 U·g-1·min-1、192.7 U·g-1·min-1。黑果枸杞是盐生植物,低浓度的盐促进萌发,高浓度的抑制萌发;碱性盐更适合其生长;黑果枸杞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生态适应综合表现出黑果枸杞更适于碱性盐生长。  相似文献   

10.
1990~1992年作者对福建省葡萄产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该省约31%的果园有葡萄扇叶病(GFLV)和葡萄卷叶病(GLRV)。在调查的11300株葡萄中(602亩),GFLD株发病率为13.27%,造成葡萄减产27.2%;GLRV株发病率为7.3%,减产21.5%。病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种性退化,生长赢弱、停滞,果实品质下降,果粒成熟不齐。  相似文献   

11.
1990~1992年作者对福建省葡萄产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该省约31%的果园有葡萄扇叶病(GFLV)和葡萄卷叶病(GLRV)。在调查的11300株葡萄中(602亩),GFLD株发病率为13.27%,造成葡萄减产27.2%;GLRV株发病率为7.3%,减产21.5%。病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种性退化,生长赢弱、停滞,果实品质下降,果粒成熟不齐。  相似文献   

12.
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寄主植物和猎物复合体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不同寄主植物-蚜虫复合体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贴梗海棠、柳树、毛白杨在正常的生长状况下,不产生引诱异色瓢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而当这些植物受到蚜虫为害后,释放出引诱异色瓢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雌雄瓢虫对其选择率分别为73.3%、56.7%(贴梗海棠);71.7%、73.3%(柳树);58.3%、68.3%(毛白杨);紫藤在正常的生长状况下和蚜虫为害后,都会产生排斥异色瓢虫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3.
渗透胁迫下氯化胆碱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PEG6000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C对受15%PEG6000胁迫的小麦种子的萌发及根、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以60mg/L CC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该浓度下,平均根长及平均芽长分别可提高14.6%和12.9%,总鲜重可提高17.7%,根/芽比值及萌发率也有所提高,但对生根数无多大影响。同时,CC可使小麦种子α-淀粉酶的活力提高28.0%,使培养介质电导率增长率显著降低,还可使POD活性上升幅度低30.6%。表明,CC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与提高α-淀粉酶酶活力、降低萌发种子中电解质外渗量及降低POD活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在亚热带丘陵区幼龄茶园通过连续4 a的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茶园间作白三叶草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调节效果和其他生态综合效应,分析了其对茶树生长、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茶园相比,茶园间作白三叶草提高了关键土层(0~20 cm)和关键时期(4~6月)的土壤水分,促进了深层土壤水分向上层移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延缓和缩短了干旱时间,具有良好的提水保墒抗旱效果,同时改良了土壤环境,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率,促进了蚯蚓的生长,改善了茶叶品质,提高了茶叶产量,增产幅度达50.67 g/m^2.  相似文献   

15.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带状留茬间作轮作防风蚀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内蒙古阴山北农牧交错带在冬春季地表大部分裸露、风蚀沙化严重的现状,结合当地实际,试验了小麦与马铃薯带状留茬间作的耕作措施,研究其抗风蚀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种措施在滞留积雪,增大土壤湿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速度,保持土壤墒情;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风速等方面比当地传统的秋耕翻地有明显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耕地的土壤风蚀量。同时具有轮作培肥土壤和边际增产作用,小麦平均增产14.4%,马铃薯平均增产8.1%,是适当法地条件的有效、简单、经济可行的防风蚀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水量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三室隔膜木箱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和施肥均有利于NO3^---N向根面迁移,而且在距根面0-5mm内NO3^---N有明显的累积现象:NH4^ --N则相反,靠近根面土层出现最大亏缺率,随距根面距离的增加亏缺率减小,水分对NH4^ --N迁称有明显影响的范围为0-30mm,大于30mm效果减弱;灌水量大,施肥充足,土壤磷、钾的扩散范围和扩散强度大,反之则小。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浓度的新型除草剂莱草通处理大豆、辣椒、萝卜种子,对种子发芽率、根长增减率、根重增减率、根肿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菜草通对大豆、辣椒、萝l、种子发芽率、根长、根重生长都有一定程度影v向。其中对辣椒、萝1、的萌发和生长影响最大。当菜草通浓度超过0.4%时,就表现出发芽缓慢;超过0.8%时,根长、根重明显受到影响;当莱草通浓度超过1.6%时,萝卜、辣椒根长明显缩短,根重减轻,根肿明显。大豆萌芽生长受菜草通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药效试验张书辉,姜胜国,杨林志(山东平度市果树站262800)(平度市崔召林业站)近几年栽培的苹果树,多为斑点落叶病易感品种。特别是新红星、红富士苹果,运用常规的杀菌药防治,发病率几乎100%,发病严重的果园,早期落叶的果树占60%...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小麦根质膜透性与质膜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0.5和-1.0MPa PEG根际胁迫下,不同抗旱性的两种小麦根组织相对含水量下降;质膜相对透性增加;脱氢酶活性下降,不抗旱的郑引1号比抗是进品种陕合6号变化幅度大,采用两相分配法分离纯化根质膜,结果表明,郑引1号质膜蛋白含量始终低于陕合6号,在水分胁迫下,郑引1号膜蛋白含量分别下降39%和51%,而陕合6号小麦膜蛋白增加31%和19%,对纯化膜的分析表明,小麦根质膜脂肪得由豆蔻酸(14:0)、  相似文献   

20.
新农药介绍     
中文通用名称:氰霜唑(建议用名)英文通用名称:cyazofamid(建议用名)化学名称:4-氯-2-氰基-5-对甲基苯基-咪唑-1-N,N-二甲基磺酰胺农药登记名称和商品名称:10%氰霜唑悬浮剂(科佳)(重量/容量)理化性质:原药(93.5%)为白色无味粉状固状。蒸气压<1.33×10-5Pa,熔点152.7℃,溶解度(20℃):水中(pH5)为0.21mg/L,丙酮中40.69g/L,乙腈中28.75g/L。制剂外观为白色悬浮液,使用时须充分摇匀。毒性: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