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往今来,自然灾害、食品安全、动物疾病等无不严重影响着农业、农民及整个社会的生计。特别是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沸沸扬扬,再加之"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这些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疫情,农业突发性应急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而且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各界要求加强农业应急管理能力的呼声日益增强。突发事件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和政府形象的考验。近年来,各级政府应对危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重庆码头工人人数众多,来源构成以破产农民、城市贫民和失业人员为主,日工作时间一般在10小时以上,收入极不稳定,居住条件恶劣,极易患病。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码头工人的生存困境既与其自身受教育程度低、无一技之长有关,也与动荡的社会局势、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政府救济不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企业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近几年发生的几次特大自然灾害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应急减灾对政府有效应对自然灾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驱动因素,论证企业参与应急减灾的必然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经济、政治、伦理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回顾2010年,西南5省区年初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亿亩;在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粮食主产区又受到大范围、长时间低温寡照的影响;进入夏天,多数省份遭受洪涝灾害,上百条河流发生特大洪水……面对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不利局面,全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医疗救助制度是在政府主导下的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对于保障贫困人口的健康权、社会公平与正义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民政部相关数据,对2004-2012年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情况,从救助人次、财政支出、救助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发展迅速,城乡救助水平差距大,城乡差距有缩小趋势等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条款拟订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扩大保险责任、提高保障程度、取消理赔时的绝对免赔条款。《通知》要求扩大保险责任,强调保险责任应涵盖保险标的所在区域内的主要风险,并明确将地震和旱灾列为必保的保险责任。种植业保险主险的保险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泥石流、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既改变了我国传统渔业依赖天然渔业资源的经济结构,提供了稳定、充足、优质的水产品供应,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也带动了休闲观赏渔业、水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洪涝灾害对水我国产养殖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渔业风险防灾减损工作的开展与渔业大国的地位也很不相称,严重滞后于渔业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亚辉  彭华 《中国猪业》2014,9(10):10-16
1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农业保险是保险机构根据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农业保险,对分散、转移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对农业生产实施必要的经济补偿,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杨静  吴世强 《山东饲料》2015,(5):67+141
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由于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较多,每年的洪涝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还对人们的财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产生以及人们生活的一种需求,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资源有了一定的控制,防止洪涝灾害发生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危害,是洪涝灾害发生的程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水利工程中常产生的问题就是渗漏的产生,为了避免此类危害的产生,本文将对水利堤防加固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由于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较多,每年的洪涝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还对人们的财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产生以及人们生活的一种需求,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资源有了一定的控制,防止洪涝灾害发生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危害,是洪涝灾害发生的程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水利工程中常产生的问题就是渗漏的产生,为了避免此类危害的产生,本文将对水利堤防加固工程防渗墙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4月10日至11日,由四川省蚕丝学会常务理事、高级农艺师朱洪顺带队组织专家组赴广元市朝天区研究落实学会承担的"边远山区蚕桑生产生态条件改善社会救助服务项目"有关实施内容,并开展技术咨询活动。项目实施地点文安乡、马家乡、东溪河乡和羊木镇是广元市朝天区蚕桑产业重点乡镇,栽桑养蚕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受"5.12"汶川大地震及2013年夏季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当地蚕桑产业遭受较大影响,农民对恢复振兴主  相似文献   

12.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如:台风、暴雨、暴雪、冰灾、大雾和地震等。秦山核电基地经常遭受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冰雪灾害和大雾等。本文将主要介绍方家山核电厂防自然灾害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商情新闻     
《农业保险条例》公布条例所称农业保险,是指保险机构根据农业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取得了较为卓著的成效,这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紧密相关。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出台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政策,认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发展不均衡,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指导政策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2006年7月施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以来,在处理交通事故、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确实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交强险作为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保险制度,在制度上存在诸多缺陷的同时相关的补充保障措施仍不完善。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内容、缺漏及影响,提出完善我国交强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洪涝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巨大,对畜牧业的危害也不可忽视。21世纪以来,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繁,不仅对人民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且在畜牧业中造成动物疫病传播,使得动物疫病防控更加艰难。21世纪以来,全国因洪涝灾害造成大牲畜死亡年均140.79万头(只),其中2008年死亡数量最多,为350.8万头(只);2016年6月以来强降雨导致全国多省市发生洪涝灾害,引起2 996万头(只)畜禽死亡。就洪涝灾害发生对畜牧业的影响进行浅要分析,并给出洪涝灾害后动物防疫对策。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夏,我国大面积降雨大于往年,特别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涉及湖南、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六省和数百市县,洪水中淹死的动物尸体高度腐败,人畜粪便冲入水中,使地下水与地表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由于洪水冲刷、浸泡,消失多年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6月下旬以来,我省先后出现 4次强降雨过程,造成大面积的洪涝灾害,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使农业、畜牧业、人民群众财产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洪水过后还会出现多种动物疫病暴发和流行,继续危害畜牧业和人民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洪水过后动物疫病暴发和流行。 1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暴发、流行的原因 1.1动物抵抗力降低。洪涝灾害期间饲养管理不善,正常的饲草、饲料、饮水供应不足,加之,气候条件恶劣,风吹、日晒、雨淋等使动物体质下降,抵抗疫病的能力降低,容易诱发多种疫病…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很多问题: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现存户籍制度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参保率太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欠缺。我们需要理顺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使得各个系统主动的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更好地更快的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洪涝灾害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洪涝灾害对畜牧业有严重的影响,尤其易引发各种动物疫病。分析了洪涝灾害对动物疫病发生的影响,提出了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控的具体措施,旨在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确保大灾之后不出现重大动物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