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周山区生态经济型长防林建设初探谭世雄一、生态经济型长防林工程的模式长防林工程建设是国家继“三北"防护林工程之后,开展的一项举世瞩目的巨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目标:一是要建设起以防护林为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自1990年在我省启动实施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有工程项目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四年累计完成长防林营造林811.2万亩,其中重点“程3川.3万亩,超额完成了林业部下达各项任务。19个长防林工程县全部通过了消灭宜林荒山达标验收,提前实现了长防林建设的第一步目标。在这次全省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总结表彰会上,省厅授予各植县、衡阳县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管理先进单位”;衡东县、茶陵县、隆回县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是继“三北”防护林工程之后,又一举世瞩目的巨大生态工程,是我国加强国土保安,改善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流域经济,治穷致富的重要工程建设项目. “长防”体系建设是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云南省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按质按量顺利开展,省林业厅于1991年3月以云林营字(1991)第119号文下达省营林勘察大队完成全省14个启动县长防工程检查任务。检查重点是1990年营造的长防林,要求以县为总体,提出面积核实率、平均成活  相似文献   

5.
信息荟萃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效益监测系统启动实施 为加强对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宏观控制,达到综合效益动态科学监测与评价的目的,国家林业局长防办决定在全国各工程省市建立长防林效益监测系统。并于最近制定下发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效益监测与评价操作细则》。国家林业局设监测网络中心,负责对各省上报的监测信息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重庆等12个工程建设省市设立分中心,分中心下设核心监测站和一般监测站,具体负责本省市长防林工程效益动态数据监测,并定期将监测信息资料上报国家林业局网络中心。这项工作标志着长防林建设将进入一个以科技为手段、由过去的定性评价转向定量评价工程三大效益的新时代,使工程的效益监测步人了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为万里长江建起绿色屏障是历史赋予的紧迫任务。近5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亿万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长防林”体系工程的建设。文章介绍了“长防林”体系一期工程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工程建设现状,论述了体系建设的技术特点和体系建设后所产生的初步成效,并针对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总结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林系建设 1 0周年取得的 5大成就与启示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了当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 6大问题 ;提出了今后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切实实行“项目管理”机制、“流域治理”方式、“近自然林业”模式等 3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总结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林系建设10周年取得的5大成就与启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前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6大问题;提出了今后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切实实行“项目管理”机制、“流域治理”方式、“近自然林业”模式等3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根据国务院国发[1987]35号文“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报告的通知”和林业部、劳动人事部林资字[1988]144号文“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有  相似文献   

10.
在回顾总结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点建设进展情况和主要措施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长防林生态效益监测的初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对进一步完善长防林生态效益监测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桑植县位于澧水源头,是湖南省最早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工程县之一。通过一、二期的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回顾总结前两期工程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对即将启动的长防林三期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春风化雨山山翠──西和县长防林工程建设实包连庄,王小平1989年,在西和县的历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西和县被国家列为世界八大生态工程之一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县。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西和县经济的振兴,社会的文明进步插上了腾飞...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提高森林自身的综合抗火效能和预防森林火灾的总体水平。根据林业部林计通字[1995]102号“林业部关于编制《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省林业厅云林发字[1995]第493号《关于转发林业部林计通字(1995)102号文件的紧急通知》的要求,云南省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领导小组,选定曲靖市为全省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的试点,于1995年11月到12月,开展了试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1月20日至24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七次工作会议在衡阳县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长防林工程建设和’三难地”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情况,研究部署了下阶段的工程建设及1997年的工作,进一步落实了加强工程管理的主要措施。省厅总工李定一作了报告.厅长刘永寿作了总结。李总在报告中指出,下阶段的长防林工程要“紧密围绕林业部长防林工程建设的规划目标和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工程建设的实际,以质量为中心,以加强管护、巩固成果、完善体系、提高效益为重点,以增加科技含量为手段,以工程‘达标’竞赛为动力,继续坚持区域治…  相似文献   

15.
长防林里秦城新秦城区林业局1992年是秦城区造林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一年,秦城区被列入全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区),为此,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长防林建设会议”,做动员,签定责任书,提出了“一年造林十万亩,四年绿化全秦城”的口号。3年来...  相似文献   

16.
自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在衡阳市的衡阳、衡南、衡东、祁东、常宁等县启动以来,全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一些贫困乡村通过长防林的建设,迅速走上了致富之路。长防林工程质量得到了原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的充分肯定,分别被评为“工程管理先进单位”、“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并连续五年被省林业厅评为一类工程。综合治理出成效。在长防林工程建设项目区,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14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残林改造50万亩,迹地更新10万亩。新增加森林蓄积186.5万立方米,增加森林覆盖率6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一期工程,地跨长江上游九省。湖南省98.6%土地属长江流域水系。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4.27万km^2,占总面积的20.7%。湖南长防林工程自1990年启动以来,现已恢复植被造林969.5万亩,按期实现了长防林建设的第一目标。长防林工程如何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作者提出了巩固工程建设成果,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因地制宜,调种林分结构;加强长防林工程科技管理,扩大工程建设范围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甘肃林业》1996,(3):9-10
甘肃省长防林建设回顾与展望甘肃省长防林建设办公室甘肃省的长江防护林工程,1989年先在武都、成县、礼县、西和等四个县开展试点,1990年又增加了宕昌、舟曲两县,全面开始实施一期工程,1991年第一次全国长防林领导小组会议之后,再次扩大一期工程建设范围...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地(州)“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执行协议及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责任合同签字仪式于1990年8月15日在昆明举行。保永康副省长在签字仪式上讲了话,并在“世行”贷款项目协议执行书上签了字。省财政厅、林业厅负责人与承担“长防林”建设的地(州)负责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我县被列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试点县,继这之后,又于1990年正式列为“长防工程建设”的首批重点县,因此,如何抓紧这个机遇,搞好工程建设,从根本上遏制我县水土流失的发生,是摆在我们林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我县的水土流失现状出发,以较为翔实的调查数据,论述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原因和产生的危害。同时,针对我县的实际,从林业的角度提出了治理意见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将防护林体系建设后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了估算,从而为我县的“长防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