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黄瓜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蔬菜作物,我国黄瓜的年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由枝孢属(Cladosporiumsp.)真菌引起的黄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着黄瓜的产量。1我国黄瓜黑星病的发生情况1889年,美国首次报道了黄瓜瓜条上受黑星病的侵害情况,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荷兰等国曾出现黑星病大流行。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首先  相似文献   

2.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聚  朱国仁 《蔬菜》1998,(3):20-20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保聚朱国仁由瓜疮痂枝孢霉Cladosporiumcucumerinum引起的黄瓜黑星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自8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黄瓜黑星病在东北三省部分...  相似文献   

3.
每年春季开始,日光温室黄瓜都不同程度发生黑星病,给黄瓜生产造成损失。因此,联系生产实践,提出应熟识黄瓜黑星病发病症状、掌握黄瓜黑星病发病规律、了解黄瓜黑星病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瓜黑星病药剂防治研究黄仲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瓜黑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的瓜疮痂枝孢霉菌侵染引起。到目前为止,除澳大利亚、南美洲尚未见到报道外,黄瓜黑星病已发生于欧洲、北美、东南亚。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保护地面积的扩大,黄瓜黑星病首...  相似文献   

5.
黄瓜黑星病Cladoposri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是黄瓜的一种严重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内蒙及天津的一些地区流行危害,使黄瓜生产受到很大损失。据初步调查,仅辽宁省就有13个市46个县(区)发生黄瓜黑星病,受  相似文献   

6.
徐文隆 《蔬菜》1996,(1):27-28
粉尘在保护地黄瓜黑星病上的应用l17014北京市朝阳区南共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徐文隆黄瓜黑星病是近年来我地区大面积发生的危险性病害,特别是对保护地黄瓜生产的为害尤为严重,我乡从1992年大面积流行到现在,100余亩的温室黄瓜,发病率高达90%以上,平均减...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枯萎病及霜霉病为主。其中黄瓜黑星病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病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黄瓜早期发生且比较普遍,黄瓜枯萎病在连作棚室内发病较重,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后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8.
黄瓜黑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种传病害。除种子带菌传播外,在发病区田间操作时可通过衣物工具及风雨露水传播。它不仅为害植株,且致瓜畸形、“淌油”,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生产损失。60年代以前,此病仅在我国东北零星发生。近年逐渐向无病区扩展,已成为我国黄瓜病害检疫对象。为了有效防止此病的蔓延,特刊发李明远、易齐二同志合写的《黄瓜黑星病在我国流行的现状》一文,并在下期刊载《黄瓜黑星病及其防治》的文章,请广大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9.
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玉华 《蔬菜》1991,(1):33-33,40
黄瓜黑星病(Clandosporinm Cucumerinum Eu 8Ⅰ Arth)是黄瓜上一种危险性病害。1988年以来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病较为普遍,传播迅速。发病严重的大棚、温室病瓜率达90%以上,产量损失70%以上。给黄瓜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1989年黑星病列为河南省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0.
徐蛾 《北方园艺》1994,(6):24-24
保护地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徐娥黄瓜黑星病(又名疮痂病),是目前丹东地区黄瓜上的一大危险性病害,以保护地发病最为严重。据丹东地区1992—1993年调查50多座节能日光温室及大棚,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产量损失可超过70%,个别棚室甚至...  相似文献   

11.
正黄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露地和温室栽培的黄瓜均可染病,在温室大棚中病害发生较重。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可危害南瓜、西葫芦等作物。现将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黄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的幼嫩部分,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幼苗染病后,子叶产生黄白  相似文献   

12.
李明远 《蔬菜》2021,(3):81-83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北京于3月下旬在黄瓜苗上即可见到,而在湖南省的温室里,黄瓜一般2月中下旬就开始发病。这期就来谈谈黄瓜黑星病。发生情况黄瓜黑星病最早在1887年发现于美国的纽约州[1],至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和荷兰大流行,引起了较大的损失[2];此后,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病害。黄瓜黑星病在我国最早于1950年由王鸣岐发现于河南的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上,定名为Cladospoirum cucumerinum Ell et Arth.。  相似文献   

13.
黄瓜黑星病是目前白山地区黄瓜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以保护地黄瓜发生最为严重。1996~1997年对八道江区的大棚黄瓜调查,发病率达到70%以上,产量损失超过50%,个别大棚甚至造成绝收。成为我地区仅次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一种危险性病害,给保护地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威胁。1 症状黄瓜黑星病在黄瓜的不同生育期及植株的不同部位均可发生。幼苗染病,叶片上产生黄白色正圆形病斑,后干枯呈黄白色,易穿孔,病斑呈星状;嫩茎染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后变暗色,凹形龟裂,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黑色霉层,为病菌分生孢子梗…  相似文献   

14.
高抗黑星病的日光温室专用黄瓜新品种中农13号的选育初报方秀娟,顾兴芳,韩旭,张天明,李宝栋,冯东昕(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北京100081)近年我国北方日光温室黄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生产上缺乏日光温室专用品种,主栽品种长春密刺等由于种性退化,产...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和春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日光温室和春大棚黄瓜产值高,但病虫害也多,植保是个重要的问题。据调查,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黑星病、灰霉病、角斑病、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蚜虫等。其中,霜霉病和蚜虫发生最普遍,而黑星病、灰霉病、角斑病、蔓枯病,为...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黄瓜新品种津春1号的选育初报马德华,吕淑珍,李淑菊,霍振荣,沈文云(天津市黄瓜研究所300192)黄瓜黑星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流行地块轻则损失产量30%~40%,重则损失70%~80%。黄瓜黑星病又是一种世界性病害,50年代曾经在美国、加拿...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在我市保护地黄瓜生产上发生黄瓜黑星病。该病蔓延快且为害严重,是影响我市保护地黄瓜产量的主要因素。病瓜适口性差、品质低下,市场销售量明显降低,减少了菜农的经济收入,菜农称该病为“不治之症”。 经我院调查表明:我市保护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率已达70%以上,减产20~30%,严重可减产40%,直接影响到我市春季蔬菜供应。  相似文献   

18.
黄瓜黑星病及其防治张维志(蛟河市奶子山街农业站)黄瓜黑星病又叫叶霉病,是近几年来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栽培中普遍发生的真菌病害,不仅危害茎叶,还危害果,造成畸形、弯曲。停止生长而严重减产。1.症状: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茎和果。发病初期,叶片上有白色或黄色小...  相似文献   

19.
黄瓜黑星病是近几年发生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的温室、大棚黄瓜上发生尤为普遍,该病还可危害西葫芦、甜瓜、南瓜等。黑星病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枝孢霉属的疮痂枝孢霉菌。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进行了黄瓜黑瓜黑星病的发生,病原菌分离培养,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测定,菌株保存及苗期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为选育抗黑星病黄瓜新品种,提供了苗期人工接种的抗病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