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蛋鸡生产中,体重一直是生产者较为关注的问题。青年母鸡转入产蛋鸡舍时的体重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产蛋性能。人们较多研究的是蛋鸡的开产体重(即最适宜的产蛋体重),以及鸡群开产体重的一致性,但对于蛋鸡开产后体重以及开产后体增重比率对产蛋性能的影响讨论甚少。蛋鸡从开产至础周龄是整个产蛋期中最关键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产蛋期的产蛋性能。而在这一阶段的蛋鸡体重仍在不断增长,直至36周龄时达到最高点。鸡在任何周龄都存在最适宜的体重问题,若能使蛋鸡的体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保持良好的体况,蛋鸡的生…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峪口褐壳蛋鸡纯系A系鸡群的体重、体增重与产蛋性能的关系,试验对开产至28周龄、29~36周龄、37~56周龄三个阶段内体增重与产蛋性能以及各阶段不同范围体增重与产蛋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阶段的体重、体增重与产蛋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开产至28周龄的最佳体增重比例是21%~25%,29~56周龄的最佳体增重比例是6%~10%。  相似文献   

3.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鸡蛋的大小对其商品质量影响很大。重量标准、大小均匀的鸡蛋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蛋鸡养殖效益。鸡蛋的大小和重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蛋鸡品种、开产周龄、产蛋周龄、开产鸡体况、营养及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午粉1号配套系中A、C、D纯系蛋鸡体重及体增重与产蛋数的关系。试验分析开产体重、18周龄体重、43周龄体重、18周龄至43周龄体增重(以下简称体增重)与开产至43周龄累计产蛋数(以下简称43周产蛋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纯系体增重不同范围与43周产蛋数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纯系的体增重均与18周龄体重、43周产蛋数呈负相关,而与43周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个纯系的43周产蛋数均与18周龄体重呈正相关,与43周龄体重呈负相关;A系蛋鸡的体重和体增重明显小于C系蛋鸡和D系蛋鸡的体重和体增重,但各纯系蛋鸡的体增重变异系数之间的差异比较小;A系体增重集中在100~500 g,其中体增重范围在100~400 g时的43周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体增重范围内的产蛋数(P0.05);C系和D系体增重集中在200~700 g,其中体增重范围在200~400 g时的43周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体增重范围内的产蛋数(P0.05)。  相似文献   

5.
1商品蛋鸡的阶段饲养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为:18~24周龄为产蛋前期,25~42周龄为产蛋中期,43~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龄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以上才代表全群开产,因此,把产蛋率达到50%的日龄叫做全群开产日龄,产蛋率达到最高的那段时间叫产蛋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蛋鸡育成期是指蛋鸡7周龄到产蛋前这一时期。育成阶段是蛋鸡骨骼、肌肉和生理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全价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更符合育成鸡的发育阶段特点和营养要求,一般需改换日粮配方两次:第一阶段是7-12周龄,第二阶段是13周龄-开产5%左右。现将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峪口褐壳蛋鸡B系开产日龄与体重、生产和蛋品性状的关系,指导蛋鸡纯系选育,试验以峪口褐壳蛋鸡B系11世代第二批次1 502只母鸡为研究对象,记录蛋鸡的开产日龄,根据蛋鸡开产日龄划分为1,2,3,4,5,6,7,8组,测定各组蛋鸡开产体重和蛋重;28,36,56周龄体重和蛋重;38,56周龄产蛋数和39~56周龄产蛋数;36,56周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分析各组鸡开产日龄对开产体重、开产~56周龄体重、蛋重、产蛋数、蛋壳强度、蛋壳强度等指标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开产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5),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开产体重呈增加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开产蛋重、28周龄至56周龄蛋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蛋重呈增加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38周龄和56周龄产蛋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随着开产日龄的增大,产蛋数呈降低趋势;不同开产日龄组别之间的56周龄蛋壳厚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但相关系数小。说明峪口褐壳蛋鸡开产日龄在127~154日龄之间的鸡只其开产体重、生产和蛋品质等性状指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用harvey软件中的model4对湖北红鸡Ⅰ、Ⅲ系的三、四世代资料进行遗传分析。开产日龄、开产体重、40周龄产蛋数、40周龄蛋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26,0.42,0.21和0.52。40周龄产蛋数与开产日龄、开产体重、40周龄蛋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647~-0.727,0.007~0.147和0.431~-0.449。  相似文献   

9.
鸡的产蛋期一般从19周龄起计算到72周龄,也就是从育成期结束后到母鸡产蛋率降到50%左右淘汰母鸡,这段时间约一年。现代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19~24周龄为产蛋前期(预产期),25~50周龄为产蛋高峰期,51~72周龄为产蛋后期。鸡群开始产第一个蛋的日期叫见蛋日龄,开始见蛋。见蛋不等于大群开产,产蛋率达到50%时才能代表全群开产,  相似文献   

10.
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蛋鸡从出壳到淘汰大约需要饲养72周,故有蛋鸡饲养500天之说。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可将蛋鸡饲养划分为不同的几个饲养管理阶段。要想使蛋鸡的高产性能充分发挥,以获取最佳的饲养效益,除品种因素外关键在于熟悉并掌握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阶段划分产蛋鸡总体上可分为育雏、育成和产蛋三大阶段。1.育雏阶段现代蛋鸡饲养多倾向将0~8周龄视为育雏阶段。有试验表明8周育雏比6周育雏更有利于后备蛋鸡的培育和产蛋潜能的发挥。2.育成阶段是指育雏完成后到开产前,即9~20周龄。育成阶…  相似文献   

11.
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三周至产蛋率达50%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段时间,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的  相似文献   

12.
有效地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提高蛋鸡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期间处于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时采取以下措施,可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正>蛋鸡产蛋性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疾病因素也包括非疾病因素。在控制疾病的前提下,尤以育雏期5周龄末雏鸡体重、开产前青年鸡体重和鸡群均匀度、产蛋高峰前的营养储备、营养因素等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较大。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可供同行参考。1雏鸡质量1.1雏鸡5周龄体重雏鸡5周龄体重与产蛋期各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蛋鸡5周龄内是内脏器官发育阶段,对蛋鸡全程生产性能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5周龄的失重,会导致内脏器官发育不良且无法恢复,并且导致免疫功能和对疫苗的反应下降。5周龄体重达标或更高(5周龄体重≥380 g)的雏鸡通常开产早,产蛋多,死淘率低。  相似文献   

14.
<正>1蛋鸡生理特征与产蛋的规律1.1蛋鸡生理特征蛋鸡的生理机能主要包括三个时期:开产期(19~24周龄),这个阶段的蛋鸡除了要保证自身生长过程中所需要营养外,还需要补充产蛋需要的营养;产蛋高峰期(25~42周龄),在此阶段,母鸡对营养的需求急速增加,很容易造成营养的不足,从而耗用母鸡自身原来的那些营养储备;产蛋后期(43周龄以后),此阶段,产蛋量的下降会使母鸡从外界所摄取的营养慢慢转化为体内的贮藏,导致母鸡体内脂肪增多,从  相似文献   

15.
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马健(苏州市新城饲料厂营养研究室215008)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三周至产蛋率达65%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时期,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蛋鸡增产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1增加蛋白和光照 1.1增加蛋白一般在20~24周龄蛋鸡进入开产期.以后的8周左右为产蛋高峰期。这个阶段蛋鸡为满足产蛋和身体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因此,开产后应在前期饲料的基础上(一般蛋白含量16.5%左右)增加1%~2%粗蛋白,  相似文献   

17.
蛋鸡从育成期转入蛋鸡的过程称为转群。转群控制好,可使蛋鸡适时开产,产蛋多。(1)时间要恰当。蛋鸡一般在20周龄开产,为使鸡尽快熟悉环境,并形成和睦的群体,一般在18周龄即要转群。否则会影响产蛋量。  相似文献   

18.
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三周至产蛋率达50%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段时期,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的迟早和以后产蛋率的高低。 1 转群准备 1.1 测定体重   在15~16周龄时,要测定青年鸡的体重,看测定的体重是否达到该品种的标准体重,或者在以后的1~2周饲养下,能达到本品种的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19.
当前,商品蛋鸡养殖专业户多以自配饲料为主,养殖户虽很重视蛋鸡饲料的营养均衡,但也有不合理之处,以下以罗曼蛋鸡为例着重介绍饲料配比中蛋白质和添加剂这两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蛋白质方面1.1育成鸡(9周龄~20周龄)饲料粗蛋白含量不应超过14.5%。这一阶段较低的饲料粗蛋白含量有利于以后蛋鸡保持较长时间的高产蛋率。1.2开产初期(21周龄左右)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必须由当时蛋鸡日采食量而定。这一阶段每羽蛋鸡每天必须保证摄取19.6g的粗蛋白。因此当每羽蛋鸡每日采食100g时,其饲料粗蛋白含量应达19.6%;而当采食量升至120g时,其…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15周龄末体质量对矮小型粉壳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体质量范围。试验选用15周龄矮小型粉壳蛋鸡1 35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按照不同体质量范围进行分组,分别是700 g,700~799 g,800~899 g,900~999 g,1 000~1 099 g,1 100 g,每组5个重复。结果表明:15周龄末体质量对19~52周龄鸡只病死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体质量900~999 g处理组病死率最低。15周龄末体质量对19~52周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有明显影响,且体质量与蛋质量呈正比,当体质量大于1 100 g时,平均蛋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当体质量小于800 g时,开产时间晚,产蛋率上升缓慢,高峰时间推迟,产蛋率和平均蛋质量都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15周龄末体质量为800~1 099 g时,开产时间适宜,产蛋上升快,其中体质量为1 000~1 099 g时,产蛋率表现最好。综合病死和产蛋情况,建议矮小型粉壳蛋鸡15周龄末适宜体质量不得低于800 g,以1 000~1 099 g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