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江河源区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放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增加,各月不同土壤层含水量呈减小趋势;地上现存量的峰值降低,峰值出现的日期也提前,对照是80 d(从实验开始计),极轻度~重度放牧依次为70、665、7和38 d;披碱草的地上现存量和比例均呈下降趋势,而杂类草和星星草的地上现存量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且它们的百分比组成呈上升趋势;星星草地上现存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轻度(5.26头/hm2)和中度(8.0头/hm2)之间,而杂类草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度放牧附近(8.07头/hm2),这说明江河源区混播人工草地的适宜放牧率是中度放牧,适宜牧草利用率是60%。  相似文献   

2.
在江河源区披碱草(Elymus na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人工草地上进行了两个放牧季(2003年6月29日~9月20日和2004年6月29日~9月20日)的牦牛放牧试验,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混播草地群落特征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个放牧季内,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草地群落的盖度、地上现存量和优势种植物(披碱草和星星草)的株高降低,且放牧强度与其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对照处理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中度放牧组最高,该结果支持“中度干扰理论”。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增加,且放牧强度与其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单播和混播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草地生物量、分蘖变化及种间竞争的动态.结果表明,单播扁穗牛鞭草的生物量在后3次测定时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P<0.05);B混播组合的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之间既存在共生关系又存在拮抗关系,而在C和D混播组合中,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拮抗关系;B混播组合的扁穗牛鞭草竞争率均大于紫花苜蓿竞争率,说明扁穗牛鞭草的竞争力强于紫花苜蓿,而D混播组合中两种牧草的竞争情况正好与之相反;总之,以扁穗牛鞭草75%+紫花苜蓿25%的混播组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广益’扁穗牛鞭草和‘巫溪’红三叶单播及混播群落生物量、种间竞争力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混播组合为75%扁穗牛鞭草+25%红三叶。从整个混播群落看,扁穗牛鞭草生长快,植株高,其竞争力强于红三叶,在竞争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上生物量越高,形成的有机质越多.在单播的紫花苜蓿中,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与速效K呈负相关,说明生成的地上生物量越多,消耗的速效K越多.单播无芒雀麦的地上生物量与碱解N、速效P和速效K都呈负相关.在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中,速效P和速效K肥的消耗最大.  相似文献   

6.
刈割与放牧结合对苜蓿型混播草地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苜蓿为主的混播草地,在前期刈割的基础上采用低、中和高3种放牧率进行轮牧。结果表明:60d放牧后,在各放牧处理间的土壤水分和容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牧草干物质含量和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它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牧草生长阶段,利用时期和牧草种类。供试羔羊的个体增重和产肉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其单位草地面积的增重和产肉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放牧强度增加而提高。苜蓿草地的放牧利用以中等放牧强度为宜。  相似文献   

7.
通过扁穗雀麦和白三叶、红三叶2种豆科牧草在不同混播比例下的组合,进行株高、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扁穗雀麦的株高均高于其单播株高,且随时间的推移,高度增加优势减弱.不同混播比例下,25%扁穗雀麦+75%白三叶的鲜、干草产草量最高,分别为105 910 kg/hm2和18 272 kg/hm2,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P<0.05).该混播组合下,草地的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也最高,分别为20.88%和3 815.19 kg/hm2,其NDF和ADF含量为混播草地中最低.与红三叶混播,则以50%扁穗雀麦+50%红三叶处理下最好,其鲜干草、粗蛋白含量和产量最高,而NDF和ADF则均较低.  相似文献   

8.
扁穗牛鞭草与紫花苜蓿不同混播比例草地生产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混播比例的"广益"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 cv."Guangyi")和"盛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Shengshi")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株高度、冠层结构和产草量,对混播草地生产特性进行评价,旨在为割草地建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混播组合L...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变化,为合理利用该类草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连续3年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放牧(LG)、重度放牧(HG)和无放牧对照(CK),分析山地草甸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多样性指数,以及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 (1)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草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种有细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溚草(Koeleria cristata)、针茅(Stipa capillata)、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在重度放牧(HG)条件下,家畜首先采食适口性较好的植物,群落中适口性好的植物数量减少,群落优势地位逐步被有毒植物醉马草所替代。(2)CK与LG、HG条件下,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2016~2018年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群落高度和盖度呈下降趋势(P<0.05);群落密度在2016~2017年间呈下降趋势(P<0.05)。(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下降趋势,表现为CK>LG>HG;2016~2017年CK、LG、HG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018年CK与LG、HG之间差异显著(P<0.05)。(4)植物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在LG、HG和CK条件下,均呈现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不同放牧强度下,山地草甸植物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有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利用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并寻求利用其进行人工草地建设的最佳混播比例组合,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采用生态替代法,按照二者行比设置7种混播比例组合(即0∶10,2∶8,4∶6,5∶5,6∶4,8∶2和10∶0),比较研究混播比例对草地植株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的株高均明显高于各自单播草地;混播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二者各自单播草地;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混播比例为6∶4的显著最高,单播达乌里胡枝子草地(即0∶10比例组合)显著最低。表明,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存在混播互补效应,其中比例组合为6∶4的草地在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宁夏雨养区不同播量拉巴豆(Lablab purpureus(L.) Sweet)与甜高粱(Sorghum dochna(Forssk.) Snowden)混播对草地产量和牧草品质的影响,为宁夏雨养区甜高粱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海牛"甜高粱和"海沃"拉巴豆为研究材料,将甜高粱(22.5 kg/hm~2)分别与不同播量(22.5(T1),45.0(T2),67.5(T3)和90.0(T4) kg/hm~2)的拉巴豆进行混播,并设置单播对照,测定适宜收获期甜高粱农艺性状、混播后豆禾之间地上部分竞争率、混播草地产量和牧草营养成分。【结果】混播会限制甜高粱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对单株叶片数无显著影响,T3和T4处理1~4节、5~7节茎节强度显著降低,但是混播后饲草干鲜比要高于单播甜高粱。随着拉巴豆混播量的增加,甜高粱对光照和养分的竞争在T2处理下种间竞争力最大,T3处理下种间竞争力最弱,从而导致饲草产量低于甜高粱单播。混播后饲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升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经灰色关联度法分析认为,T3处理的牧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其牧草营养品质最佳。【结论】在宁夏雨养区,甜高粱种植以产量为目的时,单播效果最佳;以牧草品质为目的时,22.5 kg/hm~2甜高粱+67.5 kg/hm~2拉巴豆混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