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同龄成年贵州兴义矮脚鸡黄、黑羽两品群部分生产性能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羽品群成年公鸡平均体重为1 801.67 g,母鸡为1 443.91 g,黑羽品群成年公鸡平均体重为1780.83 g,母鸡为1 524.81 g;产蛋率黄羽品群为55.0%,黑羽品群为47.3%,经t检验,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授精率黄羽品群为94.59%,黑羽品群为81.96%;孵化率黄羽品群为86.86%,黑羽品群为70%.  相似文献   

2.
为乌骨鸡的饲料配方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以生产中正常使用的草鸡饲料和三黄鸡饲料对400只1日龄乌骨鸡进行饲喂试验,分析其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饲喂三黄鸡饲料组的乌骨鸡上市体重显著高于草鸡饲料组;2)饲喂三黄鸡饲料的乌骨鸡料肉比显著优于饲喂草鸡饲料;3)饲喂三黄鸡饲料较草鸡饲料的乌骨鸡平均每只多盈利0.5元。生产建议使用三黄鸡饲料饲喂乌骨鸡。  相似文献   

3.
川南常羽乌骨鸡羽色、肤色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用川南常羽乌骨鸡的三种羽色(黑羽、麻羽、白羽)进行纯繁和杂交来研究乌骨鸡羽色和肤色的遗传现象。试验结果表明,所用常羽乌骨鸡的黑羽主要为杂合型,白羽是隐性,麻羽的遗传尚待进一步研究。乌骨鸡的肤色存在杂合类型,黑羽和麻羽鸡的肤色相对较为稳定遗传。乌骨类型可保持不变,各部位色素沉着有高度相关。川南常羽乌骨鸡经统警选育可培育出黑羽和白羽品系。乌肤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应着重对乌肤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突变体蛋用黑羽鹌鹑0~10周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突变体黑羽鹌鹑种蛋孵化性能、0~10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饲料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重在10.4~11.3 g、蛋形指数在0.77~0.81之间孵化效果较好;前期公母鹑生长无显著性差异,第4周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10周体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母鹑在7~8周达到性成熟,公鹑在8~9周...  相似文献   

5.
用全价配合饲料添加复合生物肽制剂饲喂肉仔鸡47天。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4 g/kg饲料)、中剂量组(2 g/kg饲料)与低剂量组(1 g/kg饲料)和空白对照组相比,体重平均增重、平均增长率差异显著(t>1.96,P<0.05)。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t<1.96,P>0.05),表明在同样情况下高、中剂量组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优质型黑羽番鸭的培育,同时为黑羽番鸭的饲料配方设计和营养需求提供参考,对黑羽番鸭第13周龄(上市期)、第24周龄(产蛋期)、第51周龄(成年期)以及继代选育后代第13周龄的胸腿肌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黑羽番鸭胆固醇含量胸肌中为55.01~55.29 mg/100g,腿肌中为50.93~53.09mg/100g;肌苷酸含量胸肌为2.98~3.69mg/g,腿肌为3.02~3.36mg/g,胸肌中公鸭显著高于母鸭,腿肌中第24周龄和第51周龄性别间差异显著;氨基酸丰富且含量高。后代黑羽番鸭中胆固醇含量较上世代减少1.1mg/100g左右,肌苷酸含量提高0.4mg/g左右,风味氨基酸含量除脯氨酸较上世代有所降低外,其余均得到提升,增幅在0.1~0.5mg/g。培育的黑羽番鸭符合优质型肉鸭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种质新特性,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黑羽番鸭生长发育规律,采用非线性曲线模型Logistic、Gompertz拟合0~16周龄的健康黑羽番鸭个体120只(公母各半),计算R2值以及分析比较观测值、预测值。结果显示,0~4周黑羽番鸭公鸭体重大于母鸭,但差异不明显;4周龄后,公鸭体重明显大于母鸭。2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黑羽番鸭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7以上,其中Gompertz模型对黑羽番鸭的体重数据拟合效果最佳,公、母鸭拟合度分别为0.999、0.998,拐点周龄分别为6.4周、5.1周。黑羽番鸭体重实际观测值与Gompertz模型拟合估计值最为接近。黑羽番鸭的生长曲线呈近“S”形,符合家禽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Gompertz模型适合对黑羽番鸭体重数据的预测。本研究为黑羽番鸭科学饲养以及上市日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羽乌骨鸡的日粮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羽乌骨鸡的日粮营养水平研究张顺珍,包承玉,刘明智,邵春荣,孙有平(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黑羽乌骨鸡系江苏省家禽研究所最新培育出的一种保健药鸡,其生长速度较丝毛白羽乌骨鸡快。为探究此种鸡的营养需要,我们开展了不同营养水平的饲养试验,以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团头鲂对饲料铁的需要量,以平均体重50g/尾的团头鲂为实验对象,采用半纯化饲料,以FeSO4·H2O为铁源,设置Fe添加量分别为0、120、240、360、480mg/kg(饲料Fe总量为391.40、492.29、585.98、681.85、776.46mg/kg)共5个Fe含量梯度,每个实验组4个平行,在池塘网箱中养殖43d。经过回归拟合分析饲料Fe添加量、饲料Fe总量与团头鲂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沉积率、脂肪沉积率的关系,得到团头鲂对饲料中无机Fe补充量为124.55~130.18mg/kg,饲料总Fe含量为493.26~497.76mg/kg;在日均摄食量为5.10g/100g体重下,团头鲂对饲料总Fe每日需要量为2.52~2.54mg/100g体重。饲料Fe含量对团头鲂的成活率、内脏指数、鳞片重/体重、体重/体长、脊椎骨重/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Fe含量对团头鲂的脊椎骨长/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Fe的补充,有利于团头鲂脊椎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卫星位点LEI0258研究我国乌骨鸡的遗传多态性与分子进化。以8种乌骨鸡和4种黑羽鸡为研究材料,通过基因分型与测序,构建中介网络图,分析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并探讨其起源。240份样品共检测到67个等位基因,片段长度为181~507 bp。乌骨鸡保持着与黑羽鸡相当的遗传变异水平,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13、0.962、0.957。经测序鉴定出38个等位基因,部分等位基因为个别乌骨鸡品种所特有。10个等位基因与25种已知MHC血清型相匹配。基于侧翼区变异信息的中介网络图将38个等位基因分为6条进化枝,未发现乌骨鸡特有的进化枝。研究结果为乌骨鸡的保种选育与开发利用及起源进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四品系(群)矮脚鸡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10个微卫星座位对100日龄兴义矮脚黄羽、麻羽、黑羽和矮脚黄鸡四品系矮脚鸡(各50只)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品系(群)矮脚鸡在1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71个等位基因,各座位上等位基因数为5~10个,平均为7.100个.兴义矮脚鸡各群体杂合度较大(在5.2~5.4),矮脚黄鸡群体杂合度较小(为0.3612).10对引物在四品系矮脚鸡中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52765~0.82428,说明四品系(群)矮脚鸡均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兴义矮脚鸡各群体与矮脚黄鸡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都较远,表明它们品系遗传特征相差均较大,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2.
从血型因子分析我省两个乌鸡品种的种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省两个乌鸡品种——泰和乌骨鸡和余干乌黑鸡的血型因子测定结果和遗传学分析表明,余干乌黑鸡与泰和乌骨鸡是两个独立的各具特点的优良地方乌鸡品种,应分别给予保存、选育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华坪乌骨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华坪县,是在金沙江河谷南亚热带燥热气候条件下,经过当地居民长期选育形成的地方优良鸡种,属西南山地乌骨鸡类型,肉蛋兼用。本次遗传资源调查和种质特性测定表明,该鸡体格较大,单冠、常羽,以皮、肉、骨“三乌”为其主要特征。在农户散养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肌肉营养丰富,蛋品质和产蛋性能较好。该鸡对当地生态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但该鸡群体中羽色类型较多,各观测指标整齐度差。本文结果揭示华坪乌骨鸡具有优良的种质特征,但其选育程度不高,属地方原始鸡种。  相似文献   

14.
4个矮脚鸡品系(群)6个血清蛋白(酶)位点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矮脚鸡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兴义矮脚鸡黄羽、黑羽和麻羽及矮脚黄鸡4个品系(群)矮脚鸡6个蛋白(酶)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Pa在矮脚黄鸡群体中表现为单态外,在其他群体中均为多态;Alb、Tf、Amy-1、ES-1、ES-2位点在各群体中均表现为多态;4个品系(群)矮脚鸡6个蛋白(酶)位点上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9769、1.8136、1.8135和1.772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3298~0.3908,呈中度多态性;4个品系(群)矮脚鸡的杂合度均较大,为0.2946~0.3680,说明它们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仍有较大的选育空间。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扩增与核酸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乌骨鸡品种(丝羽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金湖乌凤鸡、余干乌骨鸡和竹丝鸡)线粒体DNA的 ND6基因全序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个乌骨鸡品种的 ND6基因序列全长为522 bp,共计检测到8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界定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分别为0.720±0.012、0.002 91±0.000 92和1.518。中介网络图分析显示,5个乌骨鸡品种单倍型呈星状发散分布。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丝羽乌骨鸡单独聚为一支,其他品种乌骨鸡聚为一支。遗传距离分析表明,竹丝鸡和丝羽乌骨鸡遗传距离较远,母系来源不同。该研究结果为中国乌骨鸡遗传资源的种质保护、品种选育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西余干黑羽乌鸡肉用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余干黑羽乌鸡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黑羽、乌皮、乌肉、乌骨的“全乌”特征,属珍稀的地方品种资源。为进一步研究余干黑羽乌鸡的种质特性,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产蛋期末的余干黑羽乌鸡进行了肉用性能和肉质测定的研究,并与我国著名的乌鸡品种─—泰和鸡比较。结果表明:余干黑羽乌鸡肉用性能良好,骨骼结构和载肉量比泰和鸡要好。余干黑羽乌鸡的屠宰率达92%,半净膛率为85%,全净膛率为65%,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有益人体的无机元素,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泰和鸡高,特别是胆固醇含量非常低,低于泰和鸡的213%。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余干黑羽乌鸡营养滋补和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合肥地区部分养鸡场病鸡组织中分离葡萄球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从合肥地区部分养鸡场病鸡组织中分离葡萄球菌,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溶血性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最后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9株葡萄球菌。经鉴定,其中4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为优势群株;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2株为头状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各1株。这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合肥地区家禽养殖场中葡萄球菌类疾病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恩诺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抗药性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在用抗生素防治葡萄球菌病时需通过药敏试验进行药物筛选。该研究结果可为养鸡场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清远地区3群肉鸡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肿眼、流鼻水等症状,临床治疗处理效果不理想。在3群病鸡中各取病鸡鼻窦腔分泌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和瑞氏染色,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玻片凝集和生化试验。结果表明,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瑞氏染色呈蓝色,油镜下可见细菌呈短杆菌或球杆菌,两极着色,3群分离株均与副鸡嗜血杆菌A型血清完全凝集反应,与B和C型血清无凝集反应,确定肿眼肉鸡病原为A型副鸡嗜血杆菌。同时选用多种药物研究了该病原菌的药敏性,结果显示,A型副鸡嗜血杆菌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和青霉素3种药物均表现极敏。  相似文献   

19.
西畴乌骨鸡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母系遗传角度深入阐明西畴乌骨鸡的群体遗传背景,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36只西畴乌骨鸡的线粒体DNA D-loop区第I高变区520 bp序列。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西畴乌骨鸡D-loop区序列中,T,C,A和G平均含量分别为30.3%,29.7%,27.4%和12.6%;共检测到核苷酸变异位点26个,核苷酸多样度为0.01452±0.00098;D-loop区序列存在1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884±0.027,表明西畴乌骨鸡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聚类分析显示西畴乌骨鸡聚为A,B两大支,其中,A世系分为3小支,B世系分为2小支,说明西畴乌骨鸡在母系血统上存在较大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河北某地区致鸡肝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鸡舍空气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差异。根据细菌分离培养特性、形态学、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玻板凝集试验结果,从病鸡肝脏中分离出了致病性大肠杆菌38株,其O型优势血清型与同地区鸡舍空气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相似。药敏试验结果显示,O型致鸡肝炎大肠杆菌与已分离出的同地区鸡舍空气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特征也具有相似性。这说明致鸡肝炎大肠杆菌与同地区鸡舍空气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是相同的,大肠杆菌引起的鸡肝炎病与存在于空气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