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风电机组叶片覆冰问题,喷射除冰法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探究多因素对喷射除冰效果的影响,以覆冰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外除冰试验台进行单因素试验,选取喷射流量A、喷射角度B、喷嘴与叶片间距离C、氯化钙除冰液温度D、喷射流量×喷射角度A×B、喷射角度×喷嘴与叶片间距离B×C,以除冰速度为评价指标进行9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喷射高温化学试剂除冰法的因素大小顺序为喷射流量A>喷射角度B>除冰剂的温度D>喷射流量×喷射角度A×B。因此,在喷嘴射程范围内,除冰效率最优搭配方案为喷射流量1.223 L/min、虹吸式锥形喷头、除冰剂温度75℃。此试验为风电机组叶片喷射除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叶片上露水对农药沉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叶片表面独特的微纳米结构是造成农药雾滴在叶片上难以持留的主要原因,叶片上凝结的露水会改变叶片表面的微结构,从而对农药雾滴的沉积状态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分别进行了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模拟试验,通过高速摄影以及农药沉积量试验研究没有露水、露水量较少和露水量多3种情况下,使用标准扇形喷头与防飘射流喷头进行喷雾时的农药雾滴沉积。试验结果显示,叶片上露水的存在能够增加农药雾滴的沉积并且影响显著,且不同喷头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高速摄影试验结果显示,露水的存在减少了雾滴的弹跳情况,农药雾滴在沉积过程中雾滴与叶片的直接作用变为农药雾滴与露水的作用,从而增加了沉积。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稻秆青贮收获的需要,设计了圆捆机液体添加装置。依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影响其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喷嘴角度、喷雾压力及草捆干物质量为试验因素,以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草捆干物质量为12 kg、喷雾压力为1.2 MPa、喷嘴角度为-30°(即喷嘴后倾30°)时,变异系数最小。该研究结果可为圆捆机液体添加装置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微耕机1.发动机初次起动后进行5分钟的热机运转。在发动机未热之前保持低速负载运转,切勿高速满负载运转或低速无负载运转。2.避免过负载运转。发动机在磨合期不能满负载运转,可以按转速3000转/分、负载50%左右进行磨合。3.按时更换机油。发动机运转20小时后,热机更换机油,否则不能排尽机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农业植保施药落后、农药使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现代施药装备缺乏等关键问题,设计出一种可变雾滴直径农业喷雾机喷雾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08124.6),并设计出3WD-12(24)型采用可变雾滴直径农业喷雾机喷雾装置的农业喷雾机械。试验结果表明,雾滴直径在13~90μm之间变化,喷雾的药液流量可在440~660 mL.m in-1之间调节,比常规的喷雾机节约了1/3以上用药量;实现植保机具一机多用,既能喷雾又能喷烟,且可实现对搭架式葡萄和果园等进行立体喷雾或喷烟,配套可变地隙拖拉机植保作业;根据喷雾作业对象及生长状态的不同而改变喷雾方式,从而可以达到高效施药、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利用植物病害叶片图像特征识别病害类别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与局部判别映射的植物叶部病害识别方法。首先,在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CS-LBP)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ACS-LBP),由此分割病害叶片的病斑图像;然后提取并融合病斑图像的纹理、形状和颜色特征;再利用局部判别映射算法对融合特征进行维数约简;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病害类别分类。在3种常见苹果病害叶片图像数据库上进行病害识别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苹果叶部病害,平均识别率高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7.
探讨双圆弧罩盖的防飘移机理,对其防飘移效果进行量化研究。利用CFD技术对不同条件下双圆弧罩盖内部及周围的喷雾速度流场、雾滴运动轨迹进行模拟,研究喷嘴安装参数、喷嘴类型和型号,及风速对飘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圆弧罩盖的防飘移机理是:内外圆弧形成的导风道使其下方产生了高速向下的气流(最大达7.42 m/s)和低速水平气流;双圆弧罩盖能有效减弱其后方的涡流强度,使其内外较大区域形成水平负向和垂直向下的速度流场。喷嘴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与雾滴飘移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974;喷嘴类型、型号、风速、喷嘴类型和风速的交互作用,以及喷嘴型号和风速的交互作用与飘移率也高度相关,相关系数0.981。双圆弧罩盖能有效防止雾滴飘移,提高雾滴沉积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驾试验采集驾驶员的心电信号,利用心率变异时频分析方法,结合静测状态数据,分析了试验过程不同速度驾驶员心率增长率(Ni)、R-R间期的标准差(SD)、归一化的高频(HF,n ,o,r,m)3个指标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林区冰雪道路上行车时,冰雪条件增大了驾驶员心生理的负荷;行车速度是影响林区冰雪道路驾驶员心生理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速组驾驶员各项指标值均高于低速组的;不同速度组驾驶员的心生理变化具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的链式开沟机功耗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耗是评价链式开沟机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作者以自行研制的链式开沟机为研究对象,借助运动学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影响其功耗的结构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分析.研究表明,开沟机水平移动速度ve、链条运动速度ve、链条水平倾角α是影响开沟机功耗的3个主要的独立可变参数.根据实际生产对链式开沟机高效与低耗的要求,以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开沟机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工具开展了开沟机功耗的优化分析.试验表明,优化后的开沟机功耗较设计水平下降了11.71%.研究结论对链式开沟机的优化设计及其动力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赫兹接触理论和沟道控制理论为基础,同时考虑自身离心力以及陀螺力矩作用的影响,建立轴向载荷作用下的高速滚珠丝杠副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不同运行工况对滚珠丝杠副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接触角、弹性变形等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转速和轴向载荷等工况对高速时滚珠丝杠副的动态特性影响较大,高速时滚珠丝杆副的动态特性较低速情况有着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发动机的最佳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提出了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速比匹配策略。利用发动机试验测试结果,采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了发动机模型。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调节特性,在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确定的速比范围内,给出了实现发动机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经济性工况运行时的目标速比。对装备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后的拖拉机与原拖拉机的牵引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装有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后拖拉机在任何牵引力时,发动机都在接近于满负荷点工作,拖拉机生产率和燃油经济性有所提高。本研究所提出的速比匹配策略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渔业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对促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与传统的船舶动力系统相比,混合动力推进系统的电力推进具有调速范围广、驱动力大、易于正反转、体积小、布局灵活、安装方便、便于维修、振动和噪音小等优点。金枪鱼延绳钓船在作业时间内,主机处于低转速低负荷运行状态,燃油消耗率升高,出现积炭,导致增压器背压增加,可能引起喘振;主机受最低稳定转速限制,易造成航速忽快忽慢,不利于生产作业。根据金枪鱼延绳钓船作业方式和特点,提出分段驱动并联结构机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应用于金枪鱼延绳钓船,形成机电混合推进系统,降低了金枪鱼延绳钓船在航行及作业工况下对主机的依赖性,提高船舶推进系统冗余度,提高船舶放钓、收钓作业工况下的操纵灵活性,大幅度提高船舶操纵性和综合推进效率。通过经济适用性和环境保护性指标体系分析,与常规金枪鱼延绳钓船相比较,在放钓、巡钓和收钓作业等相同工况下,综合耗油量降低20%,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综合推进效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复杂技术创新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也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方面。高度不确定性是复杂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如何从创新模式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减少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成为复杂技术创新管理的关键所在。复杂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多种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创造新知识,创新主体对知识资源的获取成为复杂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自组织网络能够有效降低这种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复杂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以ZS1115型柴油机为例,在基本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天然气进气阀、天然气-空气混合器,以及天然气调速器等机构以实现双燃料燃烧控制。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尺寸驱动的双燃料发动机模型,通过运动学仿真验证机械结构运动的可行性;利用SolidWorks Motion、Simulation Xpress、Simulation Flow等模块取代实体试验,通过流体模拟和力学有限元分析对主要机械结构的尺寸和性能参数进行优化模拟,得到最优结果。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olidWorks设计的双燃料发动机运行稳定,输出扭矩和功率略高于原机,最佳经济区域在1 700 r·min-1左右,较原机更大,且更适合中低速、载荷变化较大的农用工况,NOx和烟度排放也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将20号重质柴油与0号轻柴油以不同的比例配制成三种样油,在S195柴油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油完全能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并依据正交试验法调整柴油机结构参数后,其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原机使用0号柴油有所提高,从而改变了中高速柴油机只燃用轻柴油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建立Daihatsu 6PSHdM-26H型船用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相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其热力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及分析,采取以喘振为切入点,确立增压系统数值计算方法,给出后燃加剧对船舶柴油机运行性能的影响的计算结果及分析.喷油系统故障或燃用劣质重油导致后燃加剧,排气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柴油机的通流特性,改变增压器与柴油机的配合运行线,引起压气机喘振,由此得到增压四冲程中速柴油机增压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有通用小型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内高残留的问题,选定农广4LZ-0.8小型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为原型机进行改进设计,为满足育种收获低混种的农艺要求,对脱粒装置底部曲面进行了改进,并采用了全程气流辅助清理和扬谷器清理的组合方式,解决了原有搅龙与刮板输送造成高残留的缺陷。设计了脱粒试验台进行试验,以喂入量、导向风管入口风速、扬谷器转速为试验因素,以脱粒装置内谷粒残留量为性能评价指标,先进行不同风速下最大喂入量的单因素试验,以确定试验因素范围,再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脱粒装置清残留的数学模型,优化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喂入量为0.6 kg/s;导向风管入口风速为12 m/s;扬谷器转速为1 000 r/min时,装置内整体残留量为0.18 g。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含水率在30%以上的玉米在籽粒直收时破碎率和未脱净率高的问题,设计一种低喂入量玉米柔性脱粒装置试验台,选取导流角、滚筒转速和脱粒间隙为试验因素,以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为试验指标,对玉米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雨试验并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获得脱粒最佳参数.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选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对于柔性滚筒,当导流角增大,玉米籽粒破碎率先减小后增大,未脱净率随导流角增大而减小;滚筒转速增大玉米籽粒破碎率先减小后增大,未脱净率随转速增大而减小;脱粒间隙增大,玉米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均为先减小后增大.响应面试验鲒果表明,当导流角为68°、滚筒转速223 r·min-1、脱粒间隙为33 mm时,最优脱粒效果为破碎率2.49%,未脱净率为0.171%.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掺氢式沼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西北高原地区空气稀薄、进气压力相对较低、发动机功率下降和现有双燃料发动机成本高的现状,在分析了几种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改装方案后,对ZS1115小型柴油机供气系统、供油系统等进行研究,设计出1套由混合器、增压中冷装置和调速装置组成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双燃料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并提出了1种氢气进气道并联沼气进气道、氢气节气门与沼气进气节气门串联的附加系统,提高了混合气的燃烧速度.结果表明:该双燃料发动机功率维持在原柴油机水平,燃油消耗率明显提高,成本低,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为该地区双燃料发动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手扶挖藕机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手扶轮式挖藕机。以车架作为载体承载发动机和喷头支架,喷头浸没水中靠近泥面,利用高压水射流对泥土冲刷粉碎,使得莲藕自动浮出水面。该机器使用双动力系统,汽油机水泵负责供水,柴油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减速增扭从而驱动机器前进。借助计算机仿真对挖藕机车架强度刚度进行计算,加工样机并组装零部件,验证了车架强度刚度设计符合使用要求。最后通过田间现场试验记录样机相关数据,挖藕机前进平均速度为1.63 m/min,工作幅宽为1.2 m,平均工作效率为122.25 m2/h,相对人工单喷枪挖藕效率提高3.5倍左右,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作业稳定性能优良,达到所设计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