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我国救助管理机构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的暂时性的仅限于基本生存物质的救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无法从根源上制止流浪乞讨发生。有鉴于此,建立以救助管理机构为主导,其他机构相联合,具有一致性和可获得性的社会公共服务输送系统,形成新的社会救助模式,对于从源头上减少流浪,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和救助管理办法的建立并没有完全解决流浪批发市场的相关问题,尤其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乞”现象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既给与救助,又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以符合法治的基本要求和行政救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飞翔的蜘蛛     
《饲料博览》2010,(2):80-80
在西方,作家们谈起诗的妙用时,总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相似文献   

4.
戴海云 《吉林农业》2014,(23):80-81
流浪儿童救助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各地在救助保护以及能力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全国初步建立了以机构救助为核心的保护网络。文章从三个层面概括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现状,在理清流浪儿童救助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救助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推动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为支持各地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中央财政下达了2018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67.7亿元,加上已提前下达的928.6亿元以及在新疆兵团部门预算中安排的4.6亿元,2018年中央财政共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400.9亿元。这些补助资金将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五方面支出。此外,为支持各地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央财政下达了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78.5亿元,  相似文献   

6.
给乞丐鞠躬     
一家生意很好的点心店来了一个乞丐。伙计急忙喝斥他离开,乞丐却拿出几张脏兮兮的钞票,说:“今天我不是来乞讨的,我听说这里的点心好吃,也想尝尝。我已经想了好久,好不容易才凑到这些钱。”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400.9亿元已全部下达。这些补助资金由各地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五个方面的支出。据财政部社会保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采用因素法分配,主要参考各地困难群众数量、财政困难程度、地方财政努力程度、绩效评价结果等,对困难群众数量多、工作绩效好、贫困程度深的省份给予倾斜支持。  相似文献   

8.
由于保障机制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农村聋哑人为满足生活需求只得进城乞讨。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聋哑人城市乞讨存在多重困境。对合肥市农村聋哑人城市乞讨现象的深入调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农村聋哑人进城乞讨的影响因素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但通过加强家庭保障与政府保障、自我发展与文化关心、社会工作组织与政府救助机构的互动,能够富于成效地帮助农村聋哑人在多元主体互动与社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出路。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然而,扶贫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死人吃低保、养懒汉、多重救助等等。目前的精准扶贫战略在农村贫困救助制度完善上出现了一些弊端与不足,显示出"不精准"的信号,为此,本文在综合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准三职"新对策:精准对象,培养职业识别第三方;精准帮扶,培养职业帮扶第三方;精准管理,培养职业监管第三方;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一个新思路,走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年来,流浪儿童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据国家民政部门的官方统计,目前我国约有15 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他们的大量存在对国家、社会、家庭及本人会带来严重危害,亟待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和救助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现有救助体系的缺陷的分析基础上,从救助的供给主体、供给措施以及相应的法律和社会环境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比较完善的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1.
王波  刘芳 《百姓》2004,(6):48-49
乞讨,是世界性现象 乞丐,虽然与繁华的都市看上去那么不和谐,却是哪个大都市都赶不走的一个特殊群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一套解决乞丐问题的办法.尽管没有一种办法尽善尽美,但多少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在尽可能帮助真正有需要的弱势人群的同时,减少好吃懒做者对社会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艾云 《新农村》2013,(12):41-41
一群乞丐在这座小城靠乞讨为生将近一年了,城里的居民给了他们一日三餐的生活,给了他们温暖,也给了他们许多难以忘怀的善良。在圣诞节就要到来时,他们聚集在一起决定选出一位施舍给他们最多、最善良、也最使他们感动的人,然后全体乞丐要编织一顶"善良天使"的花环,把它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大家公认的最善良的他(她)。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模式下的流浪未成年人机构救助路径包括以积极的人性观看待流浪未成年人,转变救助工作人员的角色;以流浪未成年人为中心,建立其信任感;以促进流浪未成年人自我发展为目标,开展各种活动,争取外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智慧故事     
正习惯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夫妻夫妇逛商场,女的看中一套高档餐具,坚持要买,丈夫嫌贵,不肯掏钱。导购一看,悄悄对丈夫说了句话,他一听马上掏钱。是什么让他立马转变?导购员对丈夫说:"这么贵的餐  相似文献   

15.
5元一瓶的劣质白酒下肚,沙哑地唱起"花儿",李尕猴的眼睛里才会放出异样的神采. 29年前一个阴冷的冬天,李尕猴带着7岁的儿子流浪成都街头.李尕猴抱着二胡,反复拉着从电视上学来的几首曲子,儿子则伸出冻红的小手,向行人乞讨."受过的罪大了,那时候人们只给几分钱,给几毛的都少."  相似文献   

16.
万国威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195-196,148
城市是地区发展的桥头堡,是带动地区发展的核心力量.长期以来,由于更为强调了"效率优先",对"兼顾公平"的关注略显不足,造成了城市中贫困人口的大量增加.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按照中央的统一规定,采用同一城市中实行统一社会救助模式的方法来保证城市贫困人口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政府建立统一社会救助的政策指导既没有考虑到城市中不同区域间的区位差异,又没有考虑到不同城市区域间社会救助面临的主要矛盾,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社会救助面临诸多的挑战.在详尽的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社会救助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通过构建城市中区域救助模式来实现城市社会救助与城市自然分区的结合,以促进社会救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若渔 《百姓》2007,(10):4-5
陕西宁陕县广货街镇民政干部谌太林,在迎接上级卫生检查时,嫌一名在街上流浪的乞丐碍事,便雇人将这名乞丐用车拉到秦岭山中海拔1400多米的黄花岭上遗弃,致使其因饥饿寒冷死亡。  相似文献   

18.
我们时常能在公车站,火车站可以看到小孩乞讨的身影,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怜悯之心就会油然而生,情不自禁的就会模出口袋里的零钱,可是那一刻有人犹豫了,思想斗争了一会儿还是把捏着钱的手放回了口袋,脑子却在想他们真的是穷的没法过日子才出来乞讨的吗?很多人都说路边的大多数乞丐是假的,他们家里也许房子两三栋,也许……  相似文献   

19.
西方发达国家对贫困人口的救助由来已久,由于发达国家没有显著的城乡差别,所以其社会救助也是以全体国民为救助范围,不存在城市和农村的标准和实施差异。总体上说,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较为完善,救助标准相对较高,但随着社会救助申请数量的不断攀升和社会救助支出压力的不断加大,国外社会救助暴漏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其中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将社会救助与增强就业联系起来,强化社会救助对劳动力供给和就业的激励作用。国际大背景下,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支付标准、支出规模和在劳动力市场效应上的经验教训,探寻对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制理念和设计框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由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为了寻找新家园而展开漫长的"流浪地球"之旅的故事。可想而知,地球在这一次的"流浪"中必然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为了拯救地球,片中的主角"救援队"众人挺身而上,背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