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尾寒羊羔羊早期断奶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79只30日龄的小尾寒羊羔羊,分为试验A、B、C组和对照组。试验A、B、C组的羔羊分别在不同日龄断奶,然后喂给优质代乳料和优质饲草,对照组全期哺乳并补饲优质饲草。结果表明:30~90日龄平均日增重、90日龄平均体重,A组分别为(224.50±14.53)g、(21.96±2.52)kg,B组分别为(263.17±20.13)g、(24.32±2.41)kg,C组分别为(221.50±17.29)g、(21.85±2.34)kg,对照组分别为(185.83±23.94)g、(19.73±3.27)kg。A、B、C3个试验组30~9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90日龄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
选择114只30日龄左右的山羊羔羊,分为A、B、C3组,试验A、B组分别在30和60日龄断奶,然后喂给羊专用优质代乳料和优质饲草。对照C组90日龄断奶,同时补优质饲草料。结果表明,在120日龄时,A组30~120日龄平均日增重、120日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63.56±12.09g、20.96±2.25kg;B组30~120日平均日增重、120日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72.44±16.57g、21.83±2.41kg;C组30~120日平均日增重、120日龄平均体重分别为138.11±19.42g、18.65±2.79kg。A、B两组30~120日平均日增重、120日龄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C组(P<0.01)。  相似文献   

3.
早期断奶日龄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90只初生的小尾寒羊羔羊,随机分为试验1和试验2及对照组三个组,进行早期断奶试验,每组30只,公  相似文献   

4.
羔羊超早期断奶技术,是指将羔羊传统断奶时间由2月龄提前到3~7日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工哺乳技术水平.羔羊超早期断奶是肉羊集约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多限于全舍饲条件下的设计安排.  相似文献   

5.
在荣县、乐至县试验场开展断奶羔羊的饲喂试验,在相同环境和饲喂方法下,试验组采用新饲草料配比饲喂,对照组采用试验场饲草料配比饲喂,试验为期60 d。结果显示:乐至试验场,试验组公羊的日增重比对照组公羊多22.4 g,母羊多47.93 g;荣县试验场,试验组公羊的日增重比对照组公羊少45.08 g,而母羊多3.19 g。  相似文献   

6.
7.
早期断奶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只10~15 日龄的德国美利奴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随机分为Ⅰ、Ⅱ、Ⅲ、Ⅳ组,Ⅰ组于35 日龄断奶、Ⅱ组于45日龄断奶、Ⅲ组于60 日龄断奶、Ⅳ组于9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60 d体重4组间无显著差异(P>O.05);90 d体重,Ⅱ、Ⅲ、Ⅳ组极显著(P(0.01)高于Ⅰ组,Ⅱ、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O.05).30~60日龄日增重,Ⅱ、Ⅲ、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O.05).45日龄断奶,羔羊体质健壮,抗病能力较强,综合效益高,为最佳断奶时间.  相似文献   

8.
羔羊早期断奶日龄确定的综合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继柱  车宏 《畜牧兽医杂志》2006,25(4):65-65,67
断奶日龄确定是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的关键环节,是现代化、规模化养羊企业必须面对和关注的问题。断奶过早,羔羊应激反应明显,表现为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提高,腹泻、肺炎等疫病多发,生长发育受阻;断奶过晚,母羊膘情差,发情延迟,利用率降低。因此确定适宜的断奶日龄很重要。但从目前看来,绝对合理的新奶日龄很难确定。如张居农等在新疆10个农场所做试验,羔羊断奶日龄为1月龄;王志武等于山西农科院畜牧所种羊场利用波尔山羊羔进行试验所确定的断奶时间为40 d龄,而本人在兵团农十三师肉羊繁育场对多浪羔羊所做试验,确定的断奶时间为70~90 d龄。以…  相似文献   

9.
根据肉用羔羊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配制营养丰富、安全无副作用的精料补充料。在全舍饲条件下将20只小尾寒羊(3 ̄4月龄)作为试验组进行饲喂,另20只作为对照组在当地传统方式下进行饲喂。经35d试验,结果表明,全期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多111g。每只平均多盈利37.5元。  相似文献   

10.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羔羊早期断奶,可以促使母羊提前结束泌乳及早恢复情况,尽快进入再繁殖生产过程,缩短母羊非繁殖时间,从而使母羊达到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的生产效果.然而羔羊早期断奶并不是简单的早期母仔分离,在实施过程中它需要羔羊胎儿期的培育、产羔护理、早期补饲、断奶方法、防疫保健、饲养管理、饲料配合等方面的许多相关技术来支撑.  相似文献   

11.
羔羊采取早期断奶饲养方法,能够提升屠宰率,会给广大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探讨了早期断奶羔羊的育肥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日龄断奶对多浪羔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羔羊自10日龄开始母仔分群、强化补饲。一定时间后,根据羔羊出生登记表分别抽取出生后50~70日龄、70~90日龄、90~110日龄羔羊5、10和10只.强制断奶.改变饲养管理方式。结果显示.一月后三组日龄羔羊哺乳期增重无显著差异,而断奶改为育肥后,增重情况却有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羔羊超早期断奶饲喂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只羔羊进行了超早期断奶和代乳料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从10日龄到35日龄,试验组生长一直较缓慢,而对照组则生长迅速;在35到55日龄,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55到75日龄,试验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整个试验阶段,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5日龄全部断奶时对照组平均体重低于试验组3 kg.同时,在整个试验阶段,试验组和对照组主要体尺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对羔羊实施超早期一次性断奶是可行的,代乳料对羔羊发育没有产生阻碍,能满足羔羊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于2003年12月2004年3月中旬在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国家重点试验区,以无角陶赛特(♂)与大尾寒羊(♀)进行经济杂交生产肉羊。为确定最佳育肥方案,做了断奶杂交羔羊高效育肥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选择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2.5月龄左右的双羔断奶杂交后代(无角陶赛特♂×大尾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产期、胎次、膘情相似的经产母猪10头,设28、35和45日龄断奶,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村实行28日龄断奶是可行的,对仔猪生长发育和母猪下一个繁殖周期无不良影响。可以饲料消耗,增加母猪年产胎数,进而降低仔猪生产成本。同时,仔猪早期断奶必须有精细的饲养管理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养羊业的传统观念中,羊只的肥育多在断奶后的育成期,采用放牧或舍饲的方式进行。这些肥育措施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特别是饲草资源。但育成期肥育的羊只由于生命周期的延长,机体的维持需要的增加,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因羔羊从生长到屠宰的时间延长,使羔羊肉的嫩度下降,不符合当今世界人们对羊肉要求的新趋势。羔羊饲养周期的延长,增加了圈舍的使用成本和劳动力开支。因此,养殖业新的肥育观念提倡羔羊早期肥育。  相似文献   

17.
羔羊早期断奶能缩短母羊繁殖周期,促进羔羊生长,有利于集约化饲养.文章综述了羔羊早期断奶的概念、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
早期断奶对舍饲肉用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早期断奶对舍饲肉用羔羊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55只,分为3个处理,其中28d断奶组(A组)和42d断奶组(B组)各15只,对照组(不断奶,C组)25只,于第7天开始补饲;2个断奶组均于断奶后第0、7和14天(对照组于对应时间)屠宰、取样;分别测定了肝脏和胰腺、各胃室及各肠段相对重量,各胃室相对容积等指标。结果表明,羔羊肝脏和胰腺相对重量(%活体重)均随日龄而增大,B组增幅大于A组。断奶后7d与断奶日相比,A、B组羔羊瘤网胃相对重量(%活体重、%全胃重)分别增加了107.28%、16.22%和40.39%、13.24%,C组对应时段分别增加了29.04%、17.48%和27.10%、4.26%;28d断奶羔羊皱胃相对重量(%活体重)仍有小幅增长(断奶后7与14d较断奶日分别增加了25.39%与7.42%),而42d断奶羔羊却明显降低(相应为断奶日的78.16%和65.37%)。断奶对全胃及各胃室相对容积(%胃肠道容积)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较早断奶的作用更大。断奶日龄对羔羊各肠段相对重量(%活体重、%肠道重)影响不明显(P>0.05)。结果提示,断奶组羔羊在断奶后7d的前胃及瘤网胃相对重量(%全胃重)均接近成年绵羊水平。舍饲条件下从7日龄开始补饲,在35甚或28日龄时羔羊瘤网胃相对重量和相对容积得到了较充分的发育,35或28d实施早期断奶可行。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养殖业中草食反刍动物在畜禽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研究复合益生素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对河南省的养殖业发展及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复合菌益生素添加到羔羊的饲料中,观察复合菌益生素对肉用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便为以后的肉羊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