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宗懋  孙晓玲  金珊 《茶叶科学》2011,31(5):463-472
在引列了1910~2009年世界茶产业的发展和1950~2010年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茶产业和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和科技创新成果较多的年代相应地出现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文中列出了一批对世界茶产业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引列了我国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的七个差...  相似文献   

2.
安伟洁  李琳 《福建茶叶》2016,(3):292-293
我国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将茶产业作为地方重要支柱产业,在部分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茶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剖析了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探究将科技创新技术运用到茶产业当中,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迅速,其中科技创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茶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从茶叶的种植、栽培、加工和审评等方面阐述了科技创新给福建茶产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技创新与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贤强  王岳飞 《茶叶》2007,33(4):196-197,210
为使茶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茶产业新的经济发展点,本文提出了三方面的科技创新:(1)在论证茶多酚作为高效低毒自由基清除剂的基础上,开发茶多酚及其功能性食品,加强研究与普及饮茶健康的知识,引导消费。(2)非有机溶剂法生产茶多酚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而木质纤维素分离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3)采用物理方法在瞬间相变过程中破碎叶细胞是一种创新的制茶工艺,并取得冷水泡茶的效果。上述科技创新,也许可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对泰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陈红  林尧忠 《茶叶》2013,39(3):178-179,181
本文分析了泰顺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为实现泰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茶产业方面,作为茶树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如今科学技术发展神速,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因而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茶产业。目前来看,茶产业的发展形式非常快,茶产业也是我国农产业中的主要产业。茶产业带领许多茶农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但是很多开发商抵挡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不顾后果的破坏现有自然环境、大量开垦土地,以种植茶树,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巨大破坏,导致环境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伴随着茶叶的大量生产,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渐明显,比如设施设备差,技术水平低,经营体系散,没有品牌意识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茶产业的发展。本文对茶产业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茶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创新,提出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林蕊桂 《福建茶叶》2009,32(4):33-34,40
茶叶是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区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茶产业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是做强做大茶产业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最密切、最直接的措施。为了探索我区茶叶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途径,近年蕉城区在赤溪镇、霍童镇、洋中镇等主要产茶村和国营茶场设置茶叶生产调查网点,调查种茶农户的年产量、产值、成本、用工情况。通过调查,了解本区茶叶生产现状,茶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晓端 《福建茶叶》2016,(3):255-256
科技创新是我国茶产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状况,指出茶产业在科技创新领域仍然较为薄弱,而后分析了我国茶产业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最后从生物技术运用、生态学理论、清洁化生产、产业链平衡、深加工发展、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促进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可行科技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05,27(6):39-39
2005年11月12~14日,“2005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和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浙江省省委副书记周国富、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茅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章力建、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凯逊·张、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邱飞章、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志泉、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刘艳处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沅陵县茶产业发展的特点、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沅陵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中国茶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1.1茶类多———出口绿茶与特种茶的优势更优中国是茶类生产最丰富的国家,除红碎茶外,绿茶、乌龙茶、花茶等加工技术都是我国独具优势,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品质独优因而过去我国在这些茶类的生产和出口上就占绝对优势。加入WTO后,许多缔约成员国都将大幅减让对这些茶类的进口关税,茶叶零售价下降,这些茶类的需求,扩大进口。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饮用绿茶防癌、增进健康的作用在许多大众媒介大量宣传,全球掀起一股绿茶消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红茶。70年代以前,世界贸…  相似文献   

12.
10月29日至30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茶叶现代化加工与资源增值关键技术升级及新产品研发示范”中期工作会在漳州科技学院召开,这是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主持实施。来自全国各地16个研究院所、高校以及大型茶企业的40多名专家参加会议。专家们做中期任务汇报与分组讨论,还到漳州科技学院的校办工厂,包括茶类加工厂、茶食品厂、茶具厂及天福茶博物院、天福石雕园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2009,31(3)
本刊讯 2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茶叶学会、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技术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相似文献   

14.
魏晴 《福建茶叶》2016,(5):103-104
茶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本文通过对当前茶产业中的安全质量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对茶产业发展管理模式提出建议,以此为茶业企业管理提供有效指导,推进茶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是中国绿茶之乡,茶产业是婺源的传统特色产业。2006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3.77万亩,茶叶总产量5800吨,茶业总产值3.08亿元。本文将对国内外茶叶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婺源县茶产业发展机遇和威胁,通过对婺源县茶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判断婺源县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从而对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市现有茶园面积 9053hm2,其中采摘面积 7013hm2,当年新植 1400hm2,总产 1.43万 t.规模和质量均不如安溪县.如何提升漳茶产业水平,已突出地摆在业界和有识之士面前.全市除东山岛外,几乎县县产茶,但规模小、管理落后,产品档次低,效益差.内功不足的现状,决定了振兴漳州茶产业必须走精品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7.
11月22—24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在新建成的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展览馆——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广东农垦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的“上茗轩”名茶被指定为本次大会的专用茶,在江畔万人品茶盛会上,“上茗轩”名茶的良好质量和“上茗轩”茶艺小姐的优质服务,赢得了来宾的好评,客人常常把上茗轩茶艺展示区围得水泄不通。20多名“上茗轩”茶艺小姐热情大方地向来宾冲泡名茶,讲解茶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叶》2012,(10):28-28
9月13-19日,首期茶叶科技创新与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高级研修班开班。研修班由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主办,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13,(1):35
由中国科协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将于2013年5月25~2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主题为"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年会学术交流活动共设立27个分会场,中国茶叶学会承办"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本次论坛旨在全方位交流近年来茶业各个领域最新科研进展,深入了解茶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国内外茶叶科技发展动态,持续推进茶叶科技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福鼎茶产业近年来发展概况的系统梳理,从政策落实、宣传创新、源头管控和制度建设4个方面,总结福鼎茶产业发展中的创新机制,为未来福鼎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