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宿主TRIM9基因通过调控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 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释放致炎细胞因子IL-1β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通过M. bovis LAMPs刺激EBL细胞后,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TRIM9和IL-1β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TRIM9基因转录水平上调2.9倍,IL-1β基因转录水平上调2.5倍。构建pEGFP-C1-TRIM9荧光报告质粒并转染EBL细胞,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RIM9在EBL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显示TRIM9蛋白能够瞬时表达于EBL细胞浆。通过将构建的pCMV-C-HA-TRIM9重组质粒和si-TRIM9干扰质粒共转染EBL细胞,经2μg/mL M. bovis LAMPs刺激12 h后,采用qPCR和ELISA检测IL-1β的转录水平和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M. bovis LAMPs刺激正常EBL细胞组相比,过表达TRIM9组中IL-1β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而敲低TRIM9组中IL-1β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分别上调33倍和30倍)。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分析NF-κB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显示,与M. bovis LAMPs刺激正常EBL细胞组相比,TRIM9蛋白过表达组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敲低TRIM9组p65磷酸化水平提高,促进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综上结果表明敲低TRIM9基因能够促进M. bovis LAMPs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EBL细胞释放IL-1β。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宿主蛋白参与抗牛支原体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bovis LAMPs诱导EBL细胞产生的差异表达基因。本实验首先分别构建LAMPs诱导组与对照组EBL细胞的c DNA文库并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MAS3.0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共筛选得到7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和下调差异基因分别为364个和342个;GO注释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主要与细胞黏附、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增殖等相关;利用荧光定量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PIM2、F2RL1以及PTPN2)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结果与RNA-seq测序结果相符。本研究为进一步阐述M.bovis的致病机制及宿主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牛支原体(M.bovis)及其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胎牛肺(EBL)细胞IL-1β表达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以M.bovis及其LAMPs刺激EBL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1β的动态变化;然后将融合表达的细胞p65(Rel A)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质粒p EGFP-p65转染EBL细胞,以LAMPs刺激EBL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p65的亚细胞分布。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bovis及其LAMPs能够诱导EBL细胞IL-1β的表达;而且LAMPs作用的最佳剂量为2μg/m L,最佳时间为12 h。同时,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到LAMPs能够诱导p65进入EBL细胞核中。上述实验结果表明LAMPs能够诱导EBL细胞中p65进入细胞核内,从而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IL-1β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4.
旨在初步分析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PG45菌株0580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前期测试发现牛支原体PG45菌株、08M菌株、07801菌株都有溶解鼠红细胞的现象,根据NCBI中对PG45菌株的基因注释,筛选到1个假定与溶血素相关的基因MBOVPG45_0580。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经预测具有4个跨膜区,全长表达困难,故构建了不含跨膜区的C端截短体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II-0580-C,进行诱导表达以及纯化,并在小鼠中制备0580-C端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对0580-C重组蛋白溶红细胞能力、多克隆抗体效价及特异性、是否影响菌株黏附细胞的能力进行了探究。PG45菌株中假定的与溶血素相关的蛋白0580在牛支原体中的相似性高达100%,去除4个跨膜区的重组蛋白0580-C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7 ku;鼠红细胞溶血试验发现0580-C重组蛋白没有溶血活性,但黏附及黏附阻断试验发现该蛋白有助于提高牛支原体黏附EBL细胞的效率,0580-C蛋白鼠源多抗能有效阻断牛支原体对EBL细胞的黏附。制备的0580-C蛋白鼠源多克隆抗体效价达211,且...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 TrxR)在EBL细胞内表达对其凋亡的影响,参照GenBank中Mb Hubei-1 TrxR序列设计引物,以Mb武威分离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扩增获得Mb TrxR基因,进而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TrxR和pEGFP-TrxR,并将其转染至EBL细胞内表达,然后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b TrxR表达对EB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试剂盒检测分析EBL细胞中H2O2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Mb TrxR基因全长924 bp,成功在EBL细胞内表达;且该蛋白能促进EBL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TrxR表达降低了EBL细胞内H2O2的含量。表明TrxR表达对EBL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有利于EBL细胞的生长。研究结果为Mb TrxR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积累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武威株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PDHc-E2)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牛支原体细胞中的位置。参照GenBank中牛支原体HB0801株pdhc基因(登录号:CP002058.1)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获得牛支原体武威株pdhc基因,在测序及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应用Overlap PCR完成点突变后将其克隆至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pdhc。pET-pdhc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获得融合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血清,应用i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对牛支原体武威株PDHc-E2在细胞内的分布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牛支原体武威株pdhc基因CDS全长735bp,编码244个氨基酸,与国内牛支原体分离株HB0801、Hubei-1、CQ-W70、NM2012等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与国际标准株PG45同源性为99.2%,与无乳支原体(M.agalactiae)同源性为90.9%~91.2%,与加利福尼亚支原体(M.californicum)ST6株的同源性仅为78.4%,基因序列非常保守;通过Overlap PCR将该基因中4个编码色氨酸的TGA密码子突变为TGG,且完成点突变后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9ku,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iELISA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DHc-E2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新西兰兔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血清效价高达1∶100 000;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制备的多抗血清与重组蛋白PDHc-E2、牛支原体全菌蛋白、牛支原体膜蛋白、牛支原体胞浆蛋白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该蛋白在牛支原体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为膜相关蛋白,但在细胞质中的分布多于细胞膜。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牛支原体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武威株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PDHc-E2)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牛支原体细胞中的位置。参照GenBank中牛支原体HB0801株pdhc基因(登录号:CP002058.1)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获得牛支原体武威株pdhc基因,在测序及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应用Overlap PCR完成点突变后将其克隆至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pdhc。pET-pdhc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获得融合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抗血清,应用i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对牛支原体武威株PDHc-E2在细胞内的分布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牛支原体武威株pdhc基因CDS全长735 bp,编码244个氨基酸,与国内牛支原体分离株HB0801、Hubei-1、CQ-W70、NM2012等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与国际标准株PG45同源性为99.2%,与无乳支原体(M.agalactiae)同源性为90.9%~91.2%,与加利福尼亚支原体(M.californicum)ST6株的同源性仅为78.4%,基因序列非常保守;通过Overlap PCR将该基因中4个编码色氨酸的TGA密码子突变为TGG,且完成点突变后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9 ku,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iELISA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DHc-E2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新西兰兔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血清效价高达1:100 000;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制备的多抗血清与重组蛋白PDHc-E2、牛支原体全菌蛋白、牛支原体膜蛋白、牛支原体胞浆蛋白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该蛋白在牛支原体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为膜相关蛋白,但在细胞质中的分布多于细胞膜。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牛支原体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是引起犊牛肺炎、关节炎和成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从湖北恩施暴发牛支原体的肉牛场(70头引种肉牛出现20%的死亡)分离得到一株牛支原体,命名为HB2015,并对其进行了保藏(保藏号:CCTCC M 2016559),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M.bovis NM2012内蒙株亲缘关系较近,为牛支原体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牛支原体(M. bovis)临洮分离株(LT strain)NOX-1基因特征表达产物的酶活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具体存在部位,参照GenBank中M. bovis NOX-1HuBei株NOX-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C015725.1)设计引物,应用PCR扩增M.bovis临洮株的NOX-1基因,在完成测序后构建NOX-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NOX-1,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进行酶活测定并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继而应用Western blot及间接ELISA对NOX-1在M. bovis内的分布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显示,M. bovis临洮株NOX-1基因全长1365 bp,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His-NOX-1的分子量约为50 kDa;重组蛋白酶促反应最适酶促温度为30℃、pH为7.5,双倒数法求得重组蛋白Km和Vmax分别为256.41μmol/L、34.25μmol/(L·min);Western blot及间接ELISA结果表明His-NOX-1在M. bovis细胞膜上和细胞浆中均有分布且胞浆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 bovisNOX-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贵州株表面膜蛋白p8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对2株贵州分离株p8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应用DNAStar 7.1、Mega 5.0、Protparam、Protscale、IEBD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株M.bovis贵州分离株培养物DNA样本均能PCR扩增出2 187 bp的特异性条带,序列编码728个氨基酸,该分离株与标准株PG45进化关系最为接近,说明牛支原体p81基因具有良好的保守性。p81蛋白共存在5个N糖基化位点,59个丝氨酸、29个苏氨酸及11个酪氨酸可能被磷酸化。p81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研究结果表明,p81蛋白具有作为亚单位疫苗和诊断试剂靶标蛋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调查新疆喀什某规模化奶牛场的犊牛死亡原因,并确定病原体.无菌采集3份因肺炎死亡的犊牛肺脏病料样品.采用牛支原体专用液体培养基和1.0%牛支原体琼脂固体筛选培养基从3份病死犊牛肺脏病料中分离得到2株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分别命名为M.bovis-NJ-1和M.bovis-NJ-2.通过菌落形态学观察、特异性PCR和oppF测序比对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现典型的"煎蛋状",且Dienes染色特点符合牛支原体菌落着色特征,中心呈深蓝色;PCR能扩增出牛支原体特异的448 bp目的片段;2个分离株的oppF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国际标准株PG45的同源性分别为96.7%和95.3%.结果表明,引起犊牛发病死亡的病原是牛支原体,本研究为犊牛支原体肺炎的快速诊断和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牛支原体新基因(P18)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支原体(M.bovis)可以引起犊牛肺炎、关节炎、乳腺炎、角膜结膜炎等疾病,是一种牛的重要呼吸道病原体,目前M.bovis粘附宿主细胞的机制还不明确。研究表明,M.bovis表面存在的多种蛋白与致病菌在宿主体内的侵袭力与传播能力有关。我们通过分离表达多个M.bovis基因,最终获得了一个表达纤溶酶原结合蛋白的新基因,并命名为P18。该基因表达大小约为67ku的重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表达的P18蛋白可以被M.bovis抗体识别。进一步的试验表明,P18蛋白还具有纤溶酶原结合活性,从而推测该基因表达的蛋白可能是M.bovis的一个粘附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VspX蛋白单克隆抗体,将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并纯化,作为免疫原,以QuickAntibody-Mouse 5W为免疫佐剂,免疫BALB/c小鼠。经3次免疫后,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3次亚克隆筛选后,共获得5株能稳定分泌抗VspX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8、3A3、3C12、3H9及4D11。亚型鉴定表明,3C12重链为IgG2b,其余4株为IgG1,轻链均为κ链。间接ELISA结果表明,5株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在1:1×104~1:2×105,腹水效价在1:1×105~1:8×105。选其中两株杂交瘤细胞株3H9和4D11的腹水纯化,进行亲和力测定,解离常数分别为6.3×109和7.8×109,属高亲和力抗体。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株单抗均能与牛支原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单抗4D11与羊无乳支原体标准株PG2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标准株PG3均不反应。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单抗4D11与牛支原体表面的VspX的结合呈剂量依赖性。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单抗4D11可以识别黏附到胚胎牛肺细胞上的重组VspX蛋白。本试验成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为VspX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确定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筛选牛支原体免疫保护性基因奠定基础。本研究以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为研究对象,运用Overlap PCR方法扩增得到点突变后的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4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诱导剂ITPG的诱导下获得重组蛋白P48,纯化后的重组P48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验证其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48,重组蛋白P48大小约为66ku,纯化后的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血清抗体滴度达到较高水平(D450nm值为1.126)。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的鼠血清与牛支原体P48重组蛋白及牛支原体全菌蛋白抗原均能产生明显的抗原抗体反应,表明P48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可作为牛支原体新型疫苗的候选基因,且牛支原体新疆分离株P48基因与国内外5株牛支原体P48基因的同源性很高,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牛支原体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阐明其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有助于防控技术的研发。内肽酶O(PepO)参与肺炎链球菌在猪体的致病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PepO在牛支原体中是否具有毒力相关功能。利用巢式PCR将牛支原体PepO中的色氨酸密码子TGA突变为大肠杆菌的色氨酸密码子TGG,进一步克隆至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表达重组蛋白PepO。利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针对PepO的高免血清,经Western-blot分析显示出多抗血清结合,可激活PLG的结构域,从而发挥降解特异性底物S-2251的纤溶酶功能。比较分析牛支原体PepO突变菌株T5.37与野毒株HB0801的生长及对牛肺上皮细胞EBL的黏附特性,其结果显示PepO缺失显著降低牛支原体对EBL的黏附。本研究证实了牛支原体PepO具有活性,参与宿主细胞黏附过程,是一个潜在的毒力相关因子,为进一步研究阐明牛支原体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IFN-γ对感染牛分枝杆菌的THP-1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TNF-α在此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和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使用浓度为15 ng.mL-1的IFN-γ作用于不同剂量牛分枝杆菌北京株(MOI10∶1,20∶1)感染的THP-1细胞,在感染后12、24、36、48和72 h,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百分比。结果显示,IFN-γ诱导了M.bovis北京株感染的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呈时间相关性。随着细胞凋亡百分比的增加,牛分枝杆菌的CFU降低。在IFN-γ和M.bovis北京株(MOI10∶1)处理的巨噬细胞内加入抗TNF-α单克隆抗体,感染后36 h,细胞凋亡百分比测定结果显示,加入抗TNF-α单抗抑制了IFN-γ诱导的M.bovis感染的THP-1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表明Caspase-3和Caspase-8的激活是TNF-α依赖性的。在IFN-γ和M.bovis北京株(MOI10∶1)作用的THP-1细胞内分别加入JNKinhibitor I或NEMO-Binding Domain BindingPeptide,或同时加入2种抑制剂,36 h后测定细胞凋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加入抑制剂后,细胞凋亡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本试验中,JNK通路和NF-κB凋亡通路未被激活。本研究初步阐明了TNF-α在IFN-γ诱导的感染牛分枝杆菌的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为鉴别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M.mycoides subsp.mycoides SC),本实验通过优化M.bovis特异性引物pMB81-1/pMB81-2s和MmmSC特异性引物SC1/SC2的退火温度,建立了鉴别M.bovis和MmmSC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分别由M.bovis和MmmSC扩增得到528bp和270bp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M.bovis和MmmSC培养物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6cfu/mL和105cfu/m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无乳支原体代表株PG2、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LC型代表株Y-goat、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绵羊支原体Y-98、猪鼻支原体BST-7、巴氏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与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不同分离株间全菌蛋白组成的差异,找到其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片段,试验采用裂解液法提取分离自全国不同地区6株M.bovis分离株(W70株、1738株、Q3株、Q1株、JX02株、677株)的全菌蛋白,并利用自制抗血清对所获蛋白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6株分离株全菌蛋白条带数量、清晰度存在差异,其中W70株、1738株、Q3株和Q1株的蛋白条带数量及清晰度均优于JX02株和677株,蛋白质分子质量范围在23.2~130.8 ku之间;6株分离株均显现2条大小为55和43 ku的免疫杂交条带。综上所述,M.bovis不同分离株全菌蛋白组成存在差异,55和43 ku是其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之一,该试验结果为M.bovis病血清学诊断、分子诊断技术及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鹿源牛分枝杆菌(M.bovis)基因多态性,初步建立适合吉林省鹿源M.bovis的基因分型方法,本研究利用12个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位(MIRU)位点,对96株鹿源M.bovis吉林分离株进行MIRU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显示,12个位点中有8个位点(MIRU2、4、16、23、27、31、39及40)具有多态性,可以将96株菌株分为1 1个基因型,分辨力指数(H)为0.893,其中6个中度多态性位点的分辨力为0.877.其余4个位点(MIRU 10、20、24及26)未显示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鹿源M.bovis与其他宿主来源的M.bovis在基因分型上存在差异.MIRU位点对鹿源M.bovis具有良好的分辨力,该分型方法可以作为鹿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鉴定牛支原体(M.bovis)菌体免疫相关蛋白及其免疫原性,本实验以M.bovis湖北株为样品,通过建立M.bovis全菌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获得了分辨率及重复性良好的双向电泳(2-DE)图谱。利用western blot技术进行筛选,鉴定得到多个M.bovis蛋白,其中一个分子量为68 ku,经过质谱分析和氨基酸一级结构比对确定该蛋白为硫锌酰胺脱氢酶(LipDH)。经原核重组表达,LipDH重组蛋白与M.bovis阳性血清的western blot反应为阴性,而Dot blot及以重组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鉴定结果均为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LipDH的功能以及采用其重组蛋白用于该蛋白缺失的M.bovis疫苗株的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