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周全  肖金志 《南方农机》2023,(13):106-108+130
艺术介入乡村有利于乡村农副产品宣传及乡村旅游推广,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在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三种模式,分别为政府与艺术家合作型、艺术个体主导型、高校艺术实践型。研究发现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过程中面临乡村环境优势资源不足、老龄化严重、艺术变现周期长、村民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了艺术介入乡村实现振兴的途径:依靠地方特色,构建地方景色;融合乡村文化,加快变现速度;培育引进人才,实现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艺术特有的优势介入乡村建设,可以改善地方环境,培养乡村文化氛围,为地方发展文旅产业助力,为地方产业创收,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加速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冯燕璐 《南方农机》2023,(8):128-13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优秀传统文化对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乡村振兴的实践也有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基于此,笔者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面临现代化进程冲击传统文化认同感、人口空心化导致转化人才缺位、资金投入不足限制创造性转化项目落地的困境,并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建议: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培养文化认同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加大要素投入力度,发展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实践证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并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达成新目标,开拓新高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发展,党中央、国务院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作出了系列的重大规划和安排,其中,将建设乡村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目前我国在乡村文化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民主体参与意识薄弱、乡村文化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低、乡村文化宣传不到位等困境。基于此,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造成乡村文化发展困难的原因展开分析,提出了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主体参与意识、推进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加大乡村文化的宣传工作等方面来推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从而巩固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明确了方向指引。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村民自治塑造了一种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不发展好农村的民主自治,就难以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但是,在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却面临着自治主体缺位、自治单元设置过大、财力支撑欠缺以及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等困境。只有不断加强乡村自治人才队伍建设、科学设置自治单元、夯实村民自治财力基础并完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及制度保障等,才能真正实现自治有效,促进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必须把乡村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乡村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村民参与的乡村建设就是纸上谈兵,也不是真正意义的乡村振兴。然而,在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存在村民认知不足、主动性不够、人员流失严重等困境。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研究如何引导作为乡村建设重要力量的村民关注、融入、参与乡村建设,形成一种政府引导、乡镇主导、村民参与的乡村建设模式,对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是推动红色乡村实现振兴的内生动力。基于此,课题组深入分析了被誉为“红军村”的贵州黄连村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发现其存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开发意识不高及专业人才匮乏等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红色文化展现形式、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打造“红色文化+”辐射模式等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红色动能”,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基因”,以红色信仰之光照耀乡村振兴之路,可以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红色文化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乡村的碳排放量,阻碍了乡村的绿色低碳发展。如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不违背“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当前乡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课题组概述了乡村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分析了“双碳”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乡村振兴在“双碳”背景下构建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策略,从而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樊蕾 《南方农机》2024,(4):112-115+143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建设工作的价值引领和动力源泉,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和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搞懂什么是乡村文化,振兴怎样的乡村文化,以及如何振兴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应以农民为本,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精神动力。为此,应做好乡村文化振兴的顶层设计,从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乡村文化建设保障机制、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做好引才、留才、用才、育才工作,同时加大文化宣传、文化资源挖掘以及人才引进的力度,使得乡村文化可以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挥出自身主导作用,更好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向前发展,进而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  相似文献   

9.
俞秀红  张建徽 《南方农机》2023,(22):108-111
江宁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课题组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交通设施、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了江宁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梳理了近些年江宁关于美丽乡村的政策规划,实地调查记录了代表性美丽乡村的发展,总结概括了江宁美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整合优势资源,做强做大“源文化”,实现“源文化”的规模化发展;保护生态资源,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区域文化因子,打造代表性文旅新地标,以点带面,带动全域旅游;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延伸文旅产业链。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案例研究,探析了江宁文旅融合发展的实绩和路径,以期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示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陶莉 《现代农机》2023,(5):41-43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内涵。河南省新密市高沟村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该村在推进文化振兴过程中积极传承与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和国粹文化,并且开展的各式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该村当前也面临着文化振兴的内生性发展动力不足、公共文化建设不到位及人才主体流失等问题。为此,今后高沟村应当从筑牢文化振兴思想根基、健全人才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文化建设能力及激活文化振兴内生动力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1.
吕若南  孙鹏 《南方农机》2022,(17):117-119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新兴的文化发展趋势,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提供多种优势,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课题组针对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数字素养不足、文化内容无法满足群众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提出了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优化乡村文化产品的内容和传播空间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春丽 《南方农机》2023,(15):111-1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河南省肩负着稳定国家粮食供给安全的重要责任,并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聚焦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建设美丽乡村,河南省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河南省的乡村发展也面临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建设特色不突出、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建设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这对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基于此,笔者提出建设数字乡村、提高乡村振兴的领导力和内生动力、实现“三链同构”、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育和导流机制等乡村振兴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不仅对于我国意义重大,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意义非凡,它能够为世界农业农村的发展树立中国样板,为世界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人才作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关键力量,也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通过深入剖析当前乡村振兴人才在培训、示范、机制作用下的培养成效,针对现存的政策需求差异、联系服务不足、跟踪交流欠缺等问题,从问题导向、优化服务、成果转化三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进一步推动政府为乡村振兴招引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促进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在重视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加大了乡村建设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笔者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经济层面,带给人们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包括了乡村文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对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的振兴。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文化,探究了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作用,提出在乡村文化逐渐衰退的情况下借助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乡贤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组以山东省为例,围绕新乡贤的主体及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展开论述,梳理新乡贤文化建设在乡村经济发展、文明乡风传承、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新乡贤文化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浪潮,特色小镇文创产业的发展对实现产业特色化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广州市从化区罗洞工匠小镇引入的非遗传统技艺和特色工艺产业发展现状,采用调研访谈及查阅资料的方法,探索小镇在构建文创产业时适宜的发展路径,经分析研究发现罗洞工匠小镇文创产业存在类型单薄、自主研发欠缺、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非遗+文创”商业模式、构建衍生工作室、进行品牌特色产业链打造等系列优化路径,为小镇文创产业发展提质提效。  相似文献   

17.
王心乐 《南方农机》2023,(23):102-105+132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作用进行了详细梳理,认为其不仅可以宣扬乡村文明理念、引领乡风文明,还可以构建农民的精神家园、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实践路径。结果表明,未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将文化资源的静态保护与活态利用有机结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和新的文化自信,让文化因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此改变乡村文明的落后面貌,为实现乡村振兴树立深厚的文化自信,满足广大乡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8.
耕读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能够教化村民、助力乡村振兴。探寻耕读文化在现代乡村发展中的关键点,并分析当前存在的困境,提出完善制度保障、加强乡土教育、强化文化队伍建设等可行性路径,以促进耕读文化的创新发展,从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为推动赣南革命老区产业振兴,赣州市以“三农”现代化为中心,立足本土农业优势特色,充分挖掘农业功能,出台针对性政策文件并采取一系列产业发展措施,积极推动了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文旅产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强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落实产业帮扶等方面形成了赣南模式。赣州市在赣南革命老区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强化金融支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优势特色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取得了阶段性进步,积累了有效的工作经验,并给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启发:发挥农民在产业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健全人才培育引进机制,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精准定位产业优势特色,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杨志银  李青松 《南方农机》2022,(19):104-107
党的十九大报告已明确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工具,将财政支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后勤保障。在此背景下,探索财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具有必要性。课题组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为出发点,分析了现阶段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阻碍,即缺乏对乡村振兴专项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对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标的不明确、对财政支农机理不清楚。同时也分析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厘清财政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最终提出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实施路径,即构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机制、巩固和完善脱贫攻坚与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性胜利的财税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以及适当释放税收权力以增加地区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