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完全舍饲的条件下,用杜泊羊公羊和东弗里生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杂交后代的体型外貌与其父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杜寒杂交羊和东寒杂交羊哺乳期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3月龄断奶至6月龄,杜寒杂交羊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P0.01),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断奶后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尺相关性状变化上也较明显,杜寒、东寒杂交羊的体高、体斜长均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东寒杂交羊和杜寒杂交羊的胸围、胸深、胸宽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屠宰性能方面,杜寒杂交羊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显著高于东寒杂交羊(0.01P0.05);胴体重杜寒杂交羊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0.01P0.05),6月龄公羊屠宰率杜寒杂交羊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约3个百分点,杜寒杂交羊的净肉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和东寒杂交羊(P0.01)。杜寒杂交组合在肉用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可在生产中着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永靖县瑞辉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场引进的杜泊公羊做父本,以小尾寒羊做母本,杜寒F1、杜寒F2与小尾寒羊和杜泊羊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全价饲料饲喂对不同组合的生产性能和各项指标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断奶前平均日增重达到318 g,比小尾寒羊提高43.89%(P<0.01),而且杜寒F2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杜寒F2育肥期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0.99 %;胴体体重以杜寒F1和杜寒F2明显比小尾寒羊高;杜寒F1和杜寒F2屠宰率分别比小尾寒羊高5.9和1.8个百分点;眼肌面积以杜寒F2最大(15.8 cm^2),比小尾寒羊高3.5 cm^2,这充分说明杜寒F2肉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杜寒二代周岁公羊体尺和体重指标均超过纯种杜泊公羊,其中体重比纯种杜泊羊高20.88% (P<0.05),体高增加12.13%,胸围增加9.86%(P>0.05);杜寒F1、杜寒F2初产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40%和129.5%,杜寒F1母羊产羔率比杜泊羊提高4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杜寒F2比杜泊羊提高17.9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3.
杜泊羊与蒙古羊及小尾寒羊杂交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杜寒及杜蒙90日龄、150日龄杂交育肥羔羊进行了随机取样称重,统计对比育肥羔羊平均体重和日增重,从而对杜寒、杜蒙杂交育肥羔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育肥效果进行讨论。结果发现,杜蒙杂交育肥羔羊150日龄的平均体重、日增重以及60 d增重显著高于杜寒杂交育肥羔羊(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蒙古羊与杜泊羊的杂交优势,试验测定了以蒙古羊为母本、杜泊羊为父本的杜蒙F1代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杜蒙F1代羔羊前胸宽深,后躯丰满,肉用体型表现优于蒙古羊羔羊;杜蒙F1代羔羊屠宰性能各项指标好于蒙古羊羔羊,其中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屠宰率显著高于蒙古羊羔羊(P0.05);杜蒙F1代羔羊肉色鲜红,亮度(L*值)、红度(a*值)大于蒙古羊羔羊,而黄度(b*值)小于蒙古羊羔羊;杜蒙羊F1代羔羊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嫩度也优于蒙古羊羔羊相应部位;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肌内脂肪含量高于蒙古羊羔羊。说明以蒙古羊为母本、杜泊羊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可提高肉羊屠宰性能,改善羊肉色泽及嫩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蒙古羊与杜泊羊杂交优势,试验以蒙古羊、杜蒙羊F1和杜蒙羊F2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同为6月龄,杜蒙羊F2活体重、胴体重、净肉率、屠宰率、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背肉厚均高于杜蒙羊F1和蒙古羊,且与蒙古羊活体重、胴体重、净肉率、屠宰率差异显著(P〈0.05);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L*值,杜蒙羊F2〉杜蒙羊F1〉蒙古羊;杜蒙羊F2与杜蒙羊F1剪切力低于蒙古羊,二者肉品嫩度好于蒙古羊。以上结果显示,优良品种杂交提高了后代屠宰性能,改善后代羊肉品的色泽和嫩度,使后代肉呈现鲜艳亮红色,嫩度好于亲本蒙古羊。通过优良品种杂交,能够凸显出优良品种选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杜泊羊、小尾寒羊及其杂一代生产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杜泊羊,小尾寒羊及其杂一代羔羊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杜寒杂一代的初生重较纯种杜泊羊和小尾寒羊分别提高了22.27%、34.03%(P〈0.01)。其60日龄平均旧增重小尾寒羊增加117g(P〈0.01)。从出生到周岁的体尺测定结果表明,杜寒杂一代的胸围比纯种杜泊羔羊、比小尾寒羊羔羊分别提高了0.13cm、2.57cm,差异显著(P〈0.05)。杜寒杂一代初产母羊的产羔率比纯种杜泊羊初产母羊的产羔率提高了36.32%。5月龄杜寒杂一代比同龄小尾裳革的屠宰率高2.6%.净肉率提高10.93%.  相似文献   

7.
杜泊羊、特克塞尔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比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结果表明:杜寒F1的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9.61%(P<0.05),比特寒F1提高29.41%(P<0.01).初产母羊杜寒F1的产羔率比父本杜泊羊高49个百分点(P<0.01).3月龄断奶杜寒F1和特寒F1的体长、胸宽、胸深和管围也大于小尾寒羊,二者育肥阶段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37.49%和31.3%(P<0.01);饲料报酬提高34.55%和31.24%(P<0.01).经屠宰测定,杜寒F1和特寒F1的屠宰率分别比小尾寒羊高3.2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胴体净肉率杜寒F1>小尾寒羊>特寒F1;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每只育肥羊杜寒F1比小尾寒羊增收104.3元,比特寒F1羊多增收11.9元,特寒F1羊比小尾寒羊增收92.4元.  相似文献   

8.
对杜泊羊,小尾寒羊及其杂一代羔羊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杜寒杂一代的初生重较纯种杜泊羊和小尾寒羊分别提高了22.27%、34.03%(P<0.01)。其60日龄平均日增重小尾寒羊增加117g(P<0.01)。从出生到周岁的体尺测定结果表明,杜寒杂一代的胸围比纯种杜泊羔羊、比小尾寒羊羔羊分别提高了0.13cm、2.57cm,差异显著(P<0.05)。杜寒杂一代初产母羊的产羔率比纯种杜泊羊初产母羊的产羔率提高了36.32%。5月龄杜寒杂一代比同龄小尾寒羊的屠宰率高2.6%,净肉率提高10.93%。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母本小尾寒羊与父本湖羊的杂交F1代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的杂交效果。试验以小尾寒羊为对照,选择新生(0日龄)小尾寒羔羊和湖寒杂交F1代羔羊,在相同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羔羊补饲(6~45日龄)和育肥(46~150日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杂交F1代羊初生重、断奶重、3月龄体重、5月龄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0.00%、25.17%、19.92%及20.42%,差异极显著(P < 0.01);补饲期和育肥期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6.91%(P < 0.01)和17.63%(P < 0.01)。湖寒杂交F1代羊育肥到5月龄时,其体高、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 < 0.01),而体斜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杂交F1代羔羊腹泻率比小尾寒羊降低8.33%,成活率提高5.55%。试验期末,5月龄杂交F1代羊经济效益比小尾寒羊提高69.34%。研究表明,利用湖羊改良本地肉羊品种小尾寒羊,其羔羊成活率和宰前活重明显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然放牧条件下多胎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评估多胎萨福克羊对哈萨克羊的级进杂交改良效果。【方法】试验以3月龄体况、体型基本一致的多胎萨福克羊及其与哈萨克羊级进杂交F1、F2代和哈萨克公羊为研究对象,天然放牧条件下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选择接近组内平均体重羔羊各10只,屠宰前测定各试验羊体尺指标,屠宰后分别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营养成分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的体高、胸深、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P<0.05);级进杂交F1代羔羊和哈萨克羊的背脂厚度、尾脂重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和级进杂交F2代羔羊(P<0.05)。(2)级进杂交F1代羔羊背最长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2代羔羊和哈萨克羊(P<0.05);哈萨克羊背最长肌中铁、锌、镁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P<0.05)。(3)多胎萨福克羊、级进杂交F1和F2代羔羊血液中白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中性粒...  相似文献   

11.
以杜泊羊、陶赛特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并对杂交F1代羔羊(简称杜寒羊、陶寒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分析。生长观测表明,杜寒羊6月龄体重分别比陶寒羊和对照组高8.31%、30.77%。屠宰结果表明,杜寒羊6月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最大。说明,以杜泊羊为父本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的F1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显著提高,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选择3月龄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20只,以相同月龄的20只小尾寒羊为对照,研究全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萨寒F1和小尾寒羊短时间育肥的效果。结果表明:育肥90d后萨寒F1羔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体长、胸围和管围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P〈0.01);从经济效益上看,萨寒F1与小尾寒羊相比,每只羔羊可多赢利142.4元。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杜寒杂交一代羔羊(杜寒F1)与小尾寒羊羔羊各10只,研究同一饲养水平条件下,两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杜寒F1羔羊0~3月龄、3~6月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羔羊提高44.86%和38.58%(P<0.05);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分别比小尾寒羊羔羊高出17.46%和19.93%(P<0.05);杜寒F1羔羊背最长肌肉中粗脂肪和钙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羔羊(P<0.05)。综合以上结果:杜寒F1羔羊的增重速度、屠宰性能产肉力和肉品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适合用作肥羔生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无角陶赛特羊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陶×寒杂交一代羔羊不同发育阶段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杂交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同龄小尾寒羊增加11.70、7.23和6.2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3.85个百分点和3.34个百分点,差异也极显著(P<0.01).杂交羔羊比小尾寒羊平均每只多收入245.4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杜寒F1、杜寒F2、萨寒F1、陶寒F1以及小尾寒羊共54只(3月龄断奶公羔),按对等原则分组,每组10~12只。研究探讨同一营养水平条件下,全颗粒料饲喂,对不同杂交育肥羔羊产肉力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平均日增重313g,饲料报酬5.17:1,比小尾寒羊分别提高12.59%和10.71%;比萨寒F1提高14.23%和12.82%;比陶寒F1提高10.99%和l6.34%(P〈0.05);比杜寒F2高出11.79%和3.7%。杜寒F1、杜寒F2、萨寒F1和陶寒F1屠宰率分别比小厄枣羊提高1.8、5.9、1.5和2.5百分点;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6、4.2、3.1和3.1百分点。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眼肌面积均大于小尾寒羊(P〈0.05);大理石纹萨寒F1〉杜寒F1〉杜寒F2〉陶寒F1〉小尾寒羊。肌肉的剪切值则杜寒F2〈陶寒F1〈杜寒F1〈小尾寒羊〈萨寒F1。饲养1只杜寒F1与杜寒F2肥羔羊,按试验期平均增重25kg计算,比小尾寒羊增收26元和12.75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三元杂交(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塞尔羊♂)效果,选择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母羊16只和杂交母羊(小尾寒羊♀×欧拉藏羊♂)8只,分为3组,试验Ⅰ组母羊为欧拉藏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母羊,用特克塞尔公羊配种;试验Ⅱ组母羊为小尾寒羊母羊,用欧拉藏羊公羊配种;对照组为试验Ⅱ组随机抽取后所余的8只小尾寒羊母羊,用小尾寒羊公羊配种.对3组母羊的产羔率、成活率,羔羊的体重、体尺及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50%、175%和210%;藏×特×寒杂交羔羊初生重4.20 k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1.18 kg和1.3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平均日增重175.72 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35.89 g和61.76 g,差异也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屠宰率51.12%,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和5.1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的净肉率87.14%,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高6.19个百分点和10.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羊肉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德国美利奴羊做父本,巴音布鲁克羊做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并对德巴F1代羔羊的产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德巴F1代增重效果明显,采食好,生长速度快,上瞟快,肉质鲜嫩,无论是胴体重、净肉重,还是屠宰率、净肉率均高于巴音布鲁克羊,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欧山F1和山谷型藏羊羔羊进行屠宰试验,结果得出:9月龄欧山F1羔羊宰前平均活重为38.25 kg,比本地山谷型藏羊羔羊宰前平均活重高10.17 kg,差异极显著(P<0.01)。欧山F1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15.14 kg和39.58%,比对照组高4.58 kg(P<0.01)和1.9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欧山F1羔羊净肉率、后腿比例和腰肉比例分别为29.65%、38.18%和12.99%,高于山谷型藏羊4.01、7.78和2.68个百分点;欧山F1羔羊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为8.23 mm和12.74 cm2,高于山谷型藏羊1.48 mm和4.38 cm2。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云岭黑山羊和波云F1代肉羊的产肉性能和肉质特性,为今后云南省的羔羊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选90只3月龄断奶的波尔山羊×师宗黑山羊(波×师)、波尔山羊×文山黑山羊(波×文)、波尔山羊×楚雄黑山羊(波×楚)F1代的去势公羔和师宗黑山羊、文山黑山羊、楚雄黑山羊的去势公羔进行育肥,育肥期为180 d;抽取6只羊进行屠宰测定与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波云F1代的平均日增重(ADG)明显好于相应本地羊,差异极显著(P〈0.01)。在三个杂交组合中,波×师组的ADG比波×文组和波×楚组高,差异显著(P〈0.05);在三个纯繁群间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师组合生产速度更快,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应该作为重点培育的杂交组合类型;在全放牧条件下,波云F1代的ADG与相应纯繁后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相应的本地品种,差异显著(P〈0.05);在全放牧条件下,杂交组合的胴体重、净肉重也高于对应的本地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合与本地品种的肉质成份无太大差别。综合看来,"放牧+补饲"方式下以波×师组合为生产肥羔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0.
2016年在策勒县策勒乡进行了陶赛特公羊和策勒黑羊母羊杂交试验。为了评定陶赛特羊与策勒黑羊杂交F1代杂交效果,试验随机选择同圈舍杂交F1代公羔与策勒黑羊纯繁后代公羔各21只,测定初生至6月龄体尺、体重及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陶策杂交F1代羊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或P<0.05);陶策杂交F1代羊各年龄段体重均极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出栏体重、屠宰率,以及兴、蹄、皮、血液、内脏器官重也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或P<0.05)。说明陶策杂交F1代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适应当地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