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试验和评比,选出了生长性、抗性强的4个杂种无性系,其无性系为苇河大青杨×盖县3、带岭大青杨×山海关2、方正小叶杨×盖县2、苇河大青杨×盖县2.  相似文献   

2.
山西华北落叶松地理种源苗期生长与性状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华北落叶松山西省全分布区内25个地理种源的种子性状及其在三个试点的苗期生长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秩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种子千粒重、种子宽、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幼苗场圃发芽速度、脱壳速度及场圃发芽率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种源间一年生和二年生苗木生长量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同时,多点方差分析表明:种源间一年生、二年生苗高生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种源×立地(地点间)交互作用差异亦极显著;进行多重比较筛选出了五个优良种源(6#-五台山、7#-山丛林、10#-秋千沟、20#-阳圪台、22#孝文山)和四个较差种源(3#-伯强、9#-轩岗、12#-马家庄、16#-怀道)。相关分析表明:种子的饱满程度直接影响到苗木生长,种子宽度愈宽、种子愈饱满,苗木生长量也越大。进一步剖析产地的生态因子,其水热条件越好,苗木生长越好。此外,还对二年苗期苗木的生长进行了秩次相关分析,均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试点一年生苗高秩次变化不太剧烈,而二年生苗高秩次变化十分剧烈;同一种源各试点不同试验年份比较分析也有一定变化,必然造成了明显的种源×立地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3.
樟树种源/家系早期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周边,太湖西苕溪,赣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建立4处试验林,包含种源试验林,种源/家系二水平试验林,通过种源试验,4个试验点各选出优良种源6个,研究表明,种源与地点交互作 显著水平,生长优良且具较高稳定性的种源有福建邵武,广西全州,贵州铜仁,道真,湖南郴州,湖北蒲圻,幼年期香樟树高,胸径生长与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冻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樟幼年期种源/家系二水平试验表明,余杭试验点和遂川试验点不同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种源层次的方差分量大大高于家系层次,根据家系的生长和适应性表现,选出了36个优良家系,树高增加10-49%,地径增加10%-84%。根据香樟适应性和生长表现,进行种源区划分,将香樟种源区划分为北带种源区(I),中部种源区(Ⅱ)和南带种源区(Ⅲ)。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马尾松种源年平均枝叶鲜重(W_(b1)、茎干鲜重(W_s)、轮盘数(B_n)、树高(H)、和胸径(D_(1·3))等性状。用逐步回归及多元多项式回归方程建立了预报模型,包括:(1)W_s=3.6849-0.9627H-0.3554H~2-1.4685D_(1·3)+1.1484H·D_(1·3)-0.1582D_(1·3)~2;(2)W_s=2.9480+777.6013V;(3)W_(b1)=-26.0355+16.6132H-1.2334H~2-6.1979D(1·3)-0.2227D_(1·3)+13.7858B_n+6.4683B_n~-+1.3876H·D_(1·3)-11.1294H·B—n+3.0664D_(1·3)B_n等三个模型,拟合优度高达94%以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马尾松种源在枝叶、茎干生物量上的差异是极显著的,从中选择8~14个枝叶和茎干生物量高的种源,4年生后,每年每公顷可望产枝叶薪材25 500kg,茎干薪材10 200kg,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88%和85.23%。马尾松年平均抽梢的轮盘数是个高度遗传的性状,遗传力高达0.97以上。遗传份量占总变异的91%以上。云开山地,南岭南部种源年平均抽梢2~3次,南岭大部及博平岭种源一年可抽梢1~2次,其余种源一年只抽一次梢。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省大南山林场对20个种源的澳大利亚巨桉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2012年对其3.5年生树高和胸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材积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胸径、材积与经度、纬度、海拔存在负相关;生长量最大的种源是18696种源,其胸径、树高、材积平均值分别为7.7233 cm、6.7500 m、0.0204 m3,分别是种源总体均值的102.66%、104.66%、108.11%,变异系数达到31.58%、26.48%、72.63%。通过综合权重法评选出4个巨桉优良种源,分别为18696(昆士兰)、20917(新南威尔士)、16892(昆士兰)和20668(昆士兰)号种源。  相似文献   

6.
侧柏不同地理种源种子发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枣庄抱犊崮林场37个地理种源的23年生侧柏种源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值4个指标研究发现:不同地理种源间侧柏种子的发芽能力存在很大差异,福建南平(FNP)、辽宁凌源(LLY)、甘肃徽县(GHX)3个种源发芽能力较强,发芽率分别为65.00%,62.50%和52.00%;山东灵岩(SLY)、河南灵宝(HLB)、内蒙乌拉山(NWS)发芽能力较弱,发芽率仅为6.50%,7.50%和10.50%。确定枣庄抱犊崮林场及毗邻地区种子发芽能力最佳种源为福建南平(FNP)、辽宁凌源(LLY)、甘肃徽县(GHX)3个种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种源间的遗传变异,开展高世代育种提供遗传基础广泛且品质优良的育种群体,对来源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陕西、甘肃的25个华北落叶松种源的种子形态(种子质量、饱满率)、室内发芽率(发芽时间、发芽势、发芽指数)和1年生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不同种源的种子在形态、室内发芽率和1年生苗期生长性状方面差异均显著;河北围场1-9(20号)种源的种子质量最大(8.268×10-3g),河北赤城(11号,32.47×10-3g)的种源种子质量最小;河北围场7-46(24号)、8-74(25号)、1-5(19号)和1-9(20号)4个种源的发芽率均高于90%;河北围场7-46(24号)和8-74(25号)种源的苗高为20.0和19.2 cm,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种源;种子质量与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正相关,且均与苗高和茎鲜质量也显著正相关;根据发芽指数和苗高综合分析,河北围场7-46(24号)、8-74(25号)、山西阳高县(13号)和河北崇礼(5号)种源表现好于河北围场种子园种源(18号)。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带蜡和去蜡百粒质量均呈极显著差异。有7个种源的种子外形大,带蜡百粒质量在14 g以上,为大粒型;有3个种源的种子较小,带蜡百粒质量在10 g以下,为小粒型;其余种源种子为中粒型,带蜡百粒质量为10~14 g。湖南新宁、江西上饶、湖北房县、浙江宁海4个种源种子去蜡百粒质量在所有种源中最大(〉10 g),带蜡百粒质量也很高,为大粒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贵州龙里、开阳、道真,四川广元,湖北房县,江西新建、于都、上饶,广东阳春9个种源净籽率较高(75%~90%),为梓油果用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浙江杭州,广西南宁,江西遂川、赣县,贵州石阡,湖南新宁,安徽黄山、贵池8个种源净籽率较低(60%~70%),为皮油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相关分析表明,与纬度密切相关的年均温度与≥10℃积温是影响乌桕种子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南京老山林场火炬松、湿地松种源试验林(13年生)近三年发生了严重的松枯梢病和松针褐斑病.火炬松种源间感病指数和生长变异均为极显著,感病指数与高、轻生长相关显著,其中佛罗里达·纳索、阿拉巴马·埃尔卡拉、密西西比·斯格特和佐治·爱克特四个种源感病最轻,生长量较大,感病指数亦比种源平均值小13.41%~32.80%,抗病优株率达7.47%,可在种源和个体二个层次对抗病和生长同时进行选择.湿地松的种源感病指数变异不显著,但生长变异显著,抗病优株率4.80%,也可在生长良好的阿拉巴马·英德、佐治亚·布克勒、佐治亚·米伦、福建·南屿、佛罗里达·泰勒5个种源中选择抗病优株.  相似文献   

10.
对9个不同种源的北美香脂杨在加拿大温哥华扦插繁殖的苗木枝条进行分析,分另4测定带芽枝条可溶性糖、淀粉、糖组分的含量,扦插后萌发的叶干质量和根干质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枝条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差异极显著;扦插生根和叶的干质量与淀粉含量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各地的地理位置(纬度、经度、海拔)无显著相关性;不同种源枝条内淀粉含量与其扦插生根特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区茄疫病的发生及疫霉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9年,从广州地区茄的果实、茎、叶及根上分离得到疫霉菌,根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生理特性等方面研究结果,鉴定出4个种,其中以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较为普遍,烟草疫霉P.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次之, 掘氏疫霉P.drechsleri Tucker较少出现,致病疫霉P.infestans (Montagne) de Bary 仅见于春季;此外,种群分布与前作及不同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梨孢属(Pyricularia)在莎草科(Cyperaceae)上的一个新记录种希氏梨孢(Pyricularia higginsii Lutrell)和新记录变种希氏梨孢浦那变种(Pyricularia higginsii Lutrellvar,ponsnsis Thirum,Kulkarai&Patel),以及姜科上的二个已知种闭鞘姜梨孢(Pyriculariacosti(Sawada)Ito)和姜梨孢(Pyricularia zingiberi Nishikado)的新分布和新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3.
5种核果类果树的耐盐性与抗盐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筛选耐、抗盐桃树砧木,笔者以蒙古扁桃、长柄扁桃、毛桃、筑波4号实生苗和毛樱桃扦插苗为试材,研究其耐盐性、抗盐性及其分离情况。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的基质含盐量:毛樱桃接近0.08 g/kg,其他树种/品种<1.8 g/kg;致死基质含盐量:毛樱桃1.8 g/kg,筑波4号、长柄扁桃、毛桃2.8 g/kg,蒙古扁桃>4.8 g/kg。蒙古扁桃、毛桃、长柄扁桃、筑波4号、毛樱桃的抗盐性分别为极强、强、中、弱、极弱。5个树种/品种的实生后代均存在显著的耐盐性及抗盐性分离现象,分离范围:毛樱桃<筑波4号、蒙古扁桃<长柄扁桃<毛桃,可从中筛选抗性较强的植株。  相似文献   

14.
碱茅属5个种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碱茅属的5个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差异很小,但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差异较大,5个种中的碱茅与微药碱茅酶谱相同,朝鲜碱茅与热河碱茅酶谱极为相近,而星星草酶谱介于两类之间,为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5.
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的人工饲养、两栖类血液生理学和比较细胞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水城地区的棘腹蛙(Paa boulengeri)、棘胸蛙(Paa spinosa)和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的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结果表明:3种棘蛙的血细胞在形态上区别不大,大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富民枳与枳的花粉形态与分类位置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富民枳、枳的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察。从花粉表面雕纹及其它植物学性状看:作者认为富民枳是较枳更为原始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几种核果类果树耐酸性与抗酸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实生苗为试材,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蒙古扁桃(P.mongolica)、长柄扁桃(P.pedunculata)、筑波4号(P.persicacv.'tsukuba-4')、筑波5号(P.persicacv.'tsukuba-5')等4个核果类树种/品种的耐酸性与抗酸性,为桃树砧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耐酸性试验依据。结果表明:4个供试树种/品种正常生长的最低基质pH值为5.0~5.5;致死基质pH值:筑波4号、5号为4.5,长柄扁桃为3.5,蒙古扁桃小于2.5;蒙古扁桃、长柄扁桃、筑波4号、筑波5号的耐酸性分别为强、中等、弱和极弱,抗酸性分别为极强、强、弱和极弱;筑波4号、筑波5号、长柄扁桃和蒙古扁桃实生个体间均存在广泛的耐/抗酸性分离情况;筑波5号实生群体抗酸性分离范围小,筑波4号、长柄扁桃、蒙古扁桃抗酸性分离范围大。  相似文献   

18.
廊坊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心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针对廊坊市居民高度群居的特点,引导廊坊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推动新经济形式下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是社区体育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调查分析了廊坊市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域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提出了一些完善居民小区体育消费服务的建议,旨在为研究开拓社区体育市场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综合国内已发表的文献和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昆虫菌物研究所采集的标本,报道了14种中国虫疠霉,它分别是:菜叶蜂虫疠霉(Padora athaliae)、毛蚋虫疠霉 (P.bibionis)、布氏虫疠霉(P.blunckii)、北虫疠霉(P.borea)、金龟子虫疠霉(P.brahminae)、丽蝇虫疠霉(P.calliphorae)、叶蝉虫疠霉(P.cicadellis)、习虱虫疠霉(P.delphac  相似文献   

20.
广东柑橘疫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广东省柑橘栽培老区的苗圃和果园采集的罹病柑橘组织样本中分离获得36个疫霉菌株,鉴定出6个种,其中柑橘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11株,烟草疫霉P.nicotianae 9株,棕榈疫霉P.palmivora 7株,辣椒疫霉P.capsici和掘氏疫霉P.drechsleri各4株,柑橘生疫霉P.citricola 1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