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黑龙江省伊春林区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谷地云冷杉林内的线虫、云杉树体各个部位的受害症状、病原菌及菌根真菌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的原因。结果表明:线虫的数量和种类与云杉死亡无明显关系;云杉林内的虫害是次期性的,不是直接的致死因子;云杉本身的病害不是导致云杉林衰退的直接原因;云杉菌根呈现出的衰退局势可能是导致云杉林衰退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计算新疆天山西部云杉生长量,对云杉生长量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监测云杉生长和研究天山森林生态系统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996年天山西部8个林场218个样地5682株云杉的实地测量值推算出天山西部云杉的材积经验式和一元材积表;利用GIS和SPSS软件对利用遥感手段提取的生长量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996~2006年,天山云杉定期生长量为20.487482m3,1996~2006年定期平均生长量为2.048748m3。生长量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灰度值中的红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绿光波段与云杉生长量显著相关,其次是海拔、NDVI和坡向,相关性最弱的为蓝光波段、短波红外波段和坡度。【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可根据影响天山云杉生长量的主导因子,并结合GIS手段动态监测云杉生长状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天山云杉的研究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计算新疆天山西部云杉生长量,对云杉生长量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监测云杉生长和研究天山森林生态系统提供参考。【方法】根据1996年天山西部8个林场218个样地5682株云杉的实地测量值推算出天山西部云杉的材积经验式和一元材积表;利用GIS和SPSS软件对利用遥感手段提取的生长量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996~2006年,天山云杉定期生长量为20.487482 m3,1996~2006年定期平均生长量为2.048748 m3。生长量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灰度值中的红光波段、近红外波段、绿光波段与云杉生长量显著相关,其次是海拔、NDVI和坡向,相关性最弱的为蓝光波段、短波红外波段和坡度。【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可根据影响天山云杉生长量的主导因子,并结合GIS手段动态监测云杉生长状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天山云杉的研究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Erratum     
The caption for the photograph on page 1405 in Leslie Roberts' article "Federal report on acid rain draws criticism" (News & Comment, 18 Sept., p. 1404) incorrectly implies that acid rain has damaged spruce trees on Whiteface Mountain. The cause of the spruce decline is not yet known, although air pollution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have contributed.  相似文献   

5.
Symptoms of forest decline of spruce in Europe range from needle yellowing and loss to tree and stand mortality. In a study area in northeast Bavaria, West Germany, where forest decline was initially detected, exposure t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gaseous pollutants, SO(2,) NO(x,) and ozone has had no long-lasting direct effect on needles, and pathogens have only been secondary agents. Deposition of sulfur, nitrate, and ammonium, however, have significantly modified plant nutrition and soil chemistry. Spruce roots apparently take up ammonium rather than nitrate with an antagonistic effect on uptake of Mg. Nitrate left in the soil solution is leached together with sulfate to ground water, accelerating soil acidification and decreasing Ca/Al and Mg/Al ratios in the soil solution. Soil solution chemistry affects root development, and water and nutrient uptake. Had all nutrients become equally deficient, spruce trees probably could have adjusted by retarding their growth. However, canopy uptake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in addition to root uptake stimulated growth and caused a nitrogen to cation imbalance to develop; this imbalance resulted in the decline symptoms.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主要针叶树种最优树高曲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高曲线是建立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基础。该文使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465株冷杉、423株云杉和251株红松标准木数据,分别选用10种树高曲线,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用决定系数R2、残 差和MD、均方根误差RMSE 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唐守正树高曲线能较好地模拟当地主要树种的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所选出的最优树高曲线可以用于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中的云杉、冷杉和红松。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省伊春林区的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云冷杉林进行了调查。根据pH值、阳离子代换量、营养元素、微生物数量及云杉根部着生小斑块的大小等,分析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的衰退原因。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云杉死亡没有明显关系;土壤阳离子代换量低是云杉死亡的一个因素;云杉衰退与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微生物数量无明显关系;云杉的生长与根部着生小斑块的大小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斑块越大,云杉长势越好,生存周期也更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混交林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探究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对促进林分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分析混交度(M)和大小比数(U)对单木生长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天然林林分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方法  选用2块云杉蓄积占总蓄积比例分别为0.1~0.2(1成云,1P)和0.4(4成云,4P)固定样地的5期监测数据,采用4株相邻木法计算空间结构三参数,绘制多元分布图,分析了1P和4P内各径级云杉、臭冷杉和红松在不同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的胸径生长量变化规律。  结果  1P和4P均介于中度和强度混交(M分别为0.625和0.657)且呈随机分布;臭冷杉和红松的生长介于亚优势至中庸状态间(U = 0.25 ~ 0.50),云杉在4P内介于亚优势至中庸状态间(U = 0.48),在1P内介于中庸至劣势状态间(U = 0.70)。云杉和臭冷杉的年胸径生长量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大(P < 0.05);随对象木混交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小径级云杉和大中小径级臭冷杉与混交度呈显著相关(P < 0.05);云杉、臭冷杉和红松的年胸径生长量随对象木大小比数的增大而减小,其中中径级木与大小比数呈显著相关(P < 0.05)。云杉在1P内的年胸径生长量低于4P,红松相反。  结论  不同径级下林木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降低大小比数的同时适当提高混交度有利于林木的胸径生长。不同生长阶段的竞争不同导致了不同径级林木对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响应的差异,故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林木应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调整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分长期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对天山云杉人工林的调查资料,初步分析研究了人工林在幼、壮龄生长发育阶段林木的生长过程和规律、林分的径阶结构和林木的高径比,并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拟了林木在该生长阶段胸径、树高和材积与林龄相关,胸径与高径比相关的回归方程。旨在为设计和拟定天山云杉人工幼林的经营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白城市9个样点90株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的树冠结构调查数据作为依据,研究了不同绿化类型红皮云杉一级和二级枝条数量、枝条在树干上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及分枝角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绿化红皮云杉的单位冠长一、二级枝条数量随着树龄增大而减少;红皮云杉各轮枝的一级枝条平均分枝数为街路4.58、广场4.38、公园4.34、庭院5.20;各种绿化类型一级枝条垂直分布有较相似的趋势,不同年龄轮枝上的一级枝条数多为4~6个;群生状态下(庭院和广场)的红皮云杉二级枝条数量以4~5层轮枝上分布最多,然后随着枝条轮枝数的升高而减少;而街道绿化的红皮云杉2~4层轮枝上的二级枝条数为最多。χ2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绿化类型红皮云杉一级和二级枝条的水平分布遵从均匀分布原则;红皮云杉一级侧枝的分枝角度与其着枝深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但同株树一级枝条分枝角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半干旱区径流聚集工程技术下人工云杉林木的发育状况及生态环境效应.【方法】在定西市安定区对漏斗式聚流抗种植的云杉×沙棘混交林和燕尾式聚流坑种植的云杉纯林的土壤水分状况、林木发育状况进行测定.【结果】在年均降水量480mm的条件下,径流聚集工程有效拦蓄了降水径流,保障了林木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云杉×沙棘混交林与云杉纯林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云杉混交林相比,云杉纯林具有较大造林密度和林木蓄积量,具有更高的经营利用价值;而云杉×沙棘混交林具有复层拦蓄,具有更好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效益;在生长期(2005~2014年)年降水量450.9 mm的情况下,云杉纯林与混交林2 m内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为16.91%和12.43%,说明云杉纯林土壤水分适宜性高于混交林,具备更好的土壤水分条件.【结论】半干旱区漏斗式聚流坑和燕尾式鱼鳞坑径流聚集工程效果显著;在节水工程实施中云杉纯林和云杉×沙棘混效林均表现出了较高适宜性和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系统研究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红皮云杉的高生长量,径生长量,树高生长与积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关系,土壤含水率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及红皮云杉的更新。结果表明:云杉5月中旬开始高生长,6月中旬达到高峰,7月中旬停止高生长;胸径生长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进入速生期,8月初生长开始减慢,并于中旬停止生长。云杉的高生长与积温紧密相关;土壤含水率与苗木高生长相关密切。塔河、乌伊岭、汤旺河、红星的云杉为进展种群,而五营和带岭的云杉为衰退种群。  相似文献   

13.
云杉落针病损失估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均匀典型整群抽样调查法,调查了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落叶病发生严重地区的40块样地,每标准样地按不同病级对40株云杉进行了解析,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推导出了云杉落叶病材积损失率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云杉落叶病使云杉树高平均年生长量减少12.4%~78.1%,云杉直径平均年生长量减少10.4%~71.1%,材积平均年生长损失率为13.0%~90.12%。检验结果表明,该材积损失率估测模型预测准确,精度高。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苹果生产中肥料利用效率以及解决大量施肥造成树体旺长、不易成花和果品品质下降的问题,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生物活性素复合制剂,于2017—2019年在陕西省延安市选择正常管理下的4个不同树龄的红富士果园,采用常规施肥(对照)和增施生物活性素处理,从土壤理化性状、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去探究生物活性素对果园氮素利用及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生物活性素处理后,土壤全氮含量提高4.69%~51.35%,其中幼龄树果园中提高效果更为明显;2)处理后幼龄树的花芽数量连年增加,平均增加58.42%,成花树的比例平均提高22%;3)4个参试果园中果实产量均有提高,果实香气普遍提高;4)肥料偏生产力在3个果园中平均提高11.32%,总体呈增加趋势。施用生物活性素,对幼龄树可促进早花早果,对成龄树有一定增产提质的作用。综合来看,生物活性素的施用是黄土高原地区红富士苹果高效利用肥料及高产优质生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兴安落叶松用材林主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安落叶松是黑龙江省的主要造林树种,其人工林的林龄已达20~30年,一些地区林龄可达35年以上。为合理确定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的主代年龄,对人工兴安落叶松的生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的数量成熟龄为31~40年。2.人工兴安落叶松林小径材的工艺成熟龄为25年。3.根据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生长的立地,进行定向培育。对Ⅲ以上地位指数林分,培育中径材,主伐年龄为31~40年;对Ⅳ以下地位指数林分,培育松木杆材,主伐年龄为25年。4.为合理经营人工兴安落叶松林,制止乱砍滥伐,应将人工林的木材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实行伐区拔交、验收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红富士苹果树在缺水时茎流规律,利用热扩散技术,在阿克苏地区对红富士苹果树茎流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过多可能抑制果树蒸腾作用,体现在灌溉当天CK日茎流量值下降。缺水时,红富士苹果树单日茎流速率为“窄峰”曲线,茎流开始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同时刻茎流速率差别较小,即果树缺水时蒸腾耗水受天气影响小。果树为适应干旱,在夜间茎流速率谷值推迟,根系吸水活动减弱但时间延长。相关性分析表明,- 50 cm 深土壤体积含水率对红富士苹果树适时灌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云杉强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云杉属Picea是世界重要工业用材树种,其育苗的瓶颈在于苗期和幼林期生长慢,严重影响其遗传评价进程.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云杉及针叶树种塑料大棚及温室强化快速育苗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光照、温度、湿度、水分、肥料等影响云杉快速育苗的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补光处理对云杉播种育苗有显著影响,通过光照处理,可以阻滞云杉的早期封顶.根区温度也是影响云杉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采用强化育苗技术可大大缩短育苗周期,使苗木提早出圃.最后展望了今后我国在云杉强化育苗方面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参34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立地因子、经营措施、光照条件因素对红皮云杉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情况,从而得出结论:良好的立地条件、合理的密度、及时透光和生长抚育是提高红皮云杉人工林生产力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个不同矮化中间砧对‘沂水红’富士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推广中国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矮化砧木提供依据。【方法】以5年生的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沂水红’富士/M26、SH6、青砧2号、辽砧2号、M9T337/平邑甜茶)为试材,连续3年对不同砧穗组合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生长期叶片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从嫁接复合体主干生长一致性看,辽砧2号与基砧和接穗的亲合性最好;在新梢生长动态上,不同砧穗组合虽相似,但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在枝类组成上,M9T337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5.2%),长枝比例最小(11.1%);在单株平均产量上,M26较高;各组合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大。生长期,辽砧2号、青砧2号和SH6上的叶片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辽砧2号叶片铁含量在整个生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生长后期,M9T337钙含量略高。【结论】SH6、青砧2号和辽砧2号作为中间砧嫁接‘沂水红’富士具有亲合性好,树体小,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麦秀林区,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海拔高度青海云杉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种群幼苗、幼树阶段个体数量仅占总体数量的6.6%左右,远低于其他3个发育阶段,已处于衰退的早期阶段;2)不同发育阶段的青海云杉种群均呈集群分布,除幼苗、幼树外,随径阶的增大或年龄的增加,种群呈扩散趋势;3)分布于不同海拔的青海云杉种群均趋于集群分布,但其聚集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