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学习习惯,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大学生阅读方式与学习形式的新特点,以及新媒体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如何让大学生依赖上图书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经典阅读对大学生成长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对经典阅览室从经典书籍选择、分编和上架以及复本来源3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经典阅读推广从新生教育、经典影片播放、经典阅读毕业征文活动、经典阅读晚会以及经典阅读证申领等5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以促进大学生经典阅读。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碎片化阅读多于整本书精阅读,碎片化阅读不利于大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组织化推广是促进大学生群体“精”读经典的重要途径。阐述了耕读教育背景下,构建农科专业经典阅读组织化推广模型,促进大学生群体阅读农科专业经典,运用案例分析法梳析该模型的中组织目标、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等组织化推广四要素,提出了农科专业经典阅读组织化推广策略,该策略是专业经典阅读制度化、常态化的保障,同时也是推进阅读推广专业化、数字化发展的硬核,不仅能融入思政教育目标,还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爱读农科专业经典,提升阅读农科经典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微书评被誉为书山学海的导航者,高校以微书评引领大学生经典阅读,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大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本文探讨了微书评的涵义、引领经典阅读的优势和模式及其需要深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和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阅读推广的可行性,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创新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的特质,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网络依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环境变化趋势以及大学生阅读偏好行为表现,提出高校图书馆优化馆藏资源配置、注重网络阅读指导、强化阅读素养培育、提升数字阅读体验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新媒体阅读对大学生读者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现状进行思考,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对安徽大学在校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在校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引导大学生读者进行有益阅读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激发大学生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成效,安徽大学图书馆将情景体验引入经典阅读推广实践,做出有益尝试。主要形式包括读者参与图书馆宣传、读者参与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学生主讲文典沙龙、各类读者参与竞赛及征文活动等。将情景体验引入经典阅读推广,有效吸引了更多的学生读者走进图书馆,显著提升了经典图书借阅率,打造了品牌活动并重塑图书馆形象,广受业界好评并屡创佳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移动阅读的现状、行为特征、阅读需求及目前移动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特色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加快客户端资源建设、针对目标群体进行信息资源推荐等图书馆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经典名言是人文经典中的思想精要和内容浓缩。本文基于时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大学生微阅读趋势,从经典名言的概念和范畴、经典名言的特征及作用,以及经典名言与图书馆微阅读服务等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校园阅读文化。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主动配合语文教学,大力开发馆藏资源,提供现代化教育服务技术,提高非文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该围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采取一定的措施为高校人才培养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今高校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有很多选择,但图书馆还是其首选,高枝图书馆指导大学生自由地、积极地利用闲暇时间。使他们能全面、完整、健康地发展自己。图书馆正进入一个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阐述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志愿者双赢互动模式及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在此基础上从规章制度、服务目标、服务绩效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分析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推动激励政策的协调规范、大胆尝试因人设岗与推进激励机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相当长时间内,高校实为准行政机关,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内部的行政管理关系,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行为不具有可诉性。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已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具有相当的商品属性,由此决定了新时代高校的法律地位应是以民事主体为主兼有行政主体成分的复合组织体,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是以民事关系为主体兼有行政管理关系的复合性法律关系。为此,高校应该确立平等意识、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依法并且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