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喷技术原料来源广泛,作物的秸秆、壳、渣、禽畜的蹄、角、皮、毛,制革工业的下脚料,这些废物经热喷处理后,均可成为良好的饲料来源。棉籽饼、菜籽饼等含有大量的毒素及有害物质,经热处理就能除去有害物质,使其熟化、膨松、味香适口,增进消化利用率。经热喷处理后的产品可以大量饲用,以代替豆饼和鱼粉,从而开辟了蛋白饲料的新来源。 热喷饲料在全价饲料中的用量及效果证实,蛋鸡、鸭(添加20%左右)、猪(添加30%~50%左右)、鱼(添加20%~40%左右),增重与常规配合饲料一致,但饲料成本可降低30%~50%左右,饲喂牛、羊效果更好。 该技术主要设备为粉碎机、高压锅炉、喷放罐等,设备投资20万元。生产能力10t /天(24小时连续作业)。 经济效益分析:该产品的综合成本1 000元/t,年产值480万元(销售价1 600元/t,生产规模3 000t /年),年总成本300万元,年利润180万元。 技术服务方式:(1)提供成套设备的设计、制造或图纸,也可提供成套设备装置。(2)提供设备装置使用方法,化学合成蛋白的配方。(3)收取技术服务费1万元。 联系单位:中科院研究生院应用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玉泉路19号(甲) 联系人:高银相 董青 电话:(010)68286281 邮编: 100039  相似文献   

2.
《油气储运》2008,(6):47-48
热喷是将物料(秸秆、饼粕和鸡粪等)装入饲料热喷机内,向机内通入热饱和蒸气,经过一定时间使物料受高压热力的处理,然后对物料突然降压,迫使物料从机内喷爆于大气中,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并经消毒、除臭,使物料变为更有价值的饲料的一个压力和热力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热喷发酵锯末的制备和饲喂试验表明,丝状真菌N菌和T菌是最佳菌株。发酵培养物料由热喷处理后锯末75%,麦麸25%和多菌灵组成,然后用尿素水溶液混合均匀,接种,在25~30℃温度下发酵3~4d。发酵前物料中含粗蛋白4.90%,粗纤维43.73%,发酵后分别为12.99%、32.37%。用热喷发酵后的锯末替代蛋鸡日粮中玉米和麸皮的4%(试A_1组)、6%(试A_2组)、8%(试A_3组)、10%(试A_4组),其饲喂结果,试A_1、A_2、A_3组产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中以4%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实践中采用青贮、氨化、热喷、酵母菌发酵和人工瘤胃发酵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将大大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外源辅热处理促进畜禽粪便快速腐熟的可行性,在外源辅热60℃和热处理24 h条件下,通过分析升温效果、处理前后混合物料理化特性变化以及发芽指数等腐熟指标,研究外源辅热处理对不同C/N物料(鸡粪/砻糠)腐熟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施用热处理物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辅热处理有利于脱除供试堆肥物料恶臭味,堆温上升速度随着砻糠添加比例增加而升高;理化性状分析发现,随着砻糠添加比例增加,热处理后物料pH值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C/N均降低并且降幅呈逐渐增加趋势,而电导率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养分分析表明,T1~T4处理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初始下降了6.29%、3.56%、5.38%、7.06%,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3.88%、28.34%、34.30%、53.42%,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而各处理物料中P和K含量均有所增加,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T1~T4处理总养分(N+P_2O_5+K_2O)含量分别较热处理前提高7.35%、8.36%、10.99%、16.35%,表明热处理有利于物料养分的保持,特别是保氮效果较好。施用效果试验发现,施用热处理物料有明显的促苗和增产作用,表明外源辅热处理有助于促进鸡粪和砻糠混合物料快速腐熟,从而证明采用外源辅热处理方式促进畜禽粪便快速腐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苏农 《农家参谋》2011,(8):26-26
1:三热密闭法 即麦热、缸热、物料热。选择晴朗高温天气,在上午9时左右将水泥场晒热后,先把小麦薄摊到晒场上(厚度以1厘米左右为宜),再把压盖小麦的物料(棉被、毛毯、旧麻袋等)搬出晾晒,要用敌敌畏或防虫磷喷洒消毒。小麦要勤翻,每小时至少用木锨翻动一次,使麦温升到46℃~50℃,  相似文献   

7.
大豆抗营养因子对两种仔猪内脏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2×3析团试验设计,研究了含有20%热处理大豆、20%生大豆和不含有任何大豆及大豆制品的等能量、等蛋白质和等赖氨酸水平的3种饲粮对东北民猪仔猪和长白仔猪内脏器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饲喂热蒸处理大豆饲粮的仔猪,其胰和肾的重量显著大于饲喂生大豆饲粮和对照饲粮的仔猪(P<0.05);饲喂生大豆饲粮仔猪的小肠重显著大于饲喂热蒸处理大豆饲粮和对照饲粮的仔猪(P<0.05).②仔猪的品种与饲粮类型之间在小肠重(P<0.01)、肝重(P<0.05)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互作。  相似文献   

8.
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是植物提取液常用的两种干燥方法,传统干燥方法多采用喷雾干燥。随着对生物活性成分活性保持要求的提高,尤其在生物制品中,真空冷冻干燥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一、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的原理以及干燥过程差异真空冷冻干燥(简称冻干)是先把要加工的物料冻结后,在固态的情况下进行升华干燥的处理工艺。而喷雾干燥(简称喷干)是将原料液用雾化器分散成雾滴,并用热空气与雾滴直接接触的方式而获得粉体状产品的一种干燥过程。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物料没有经过高温,是在高真空的条件下,利用升华原理对固态冰状物料进行…  相似文献   

9.
三热密闭法即麦热、缸热、物料热。选择晴朗高温天气,在上午9时左右将水泥场晒热后,先把小麦薄摊到晒场上(厚度以1cm左右为宜),再把压盖小麦的物料(棉被、毛毯、旧麻袋等)搬出晾晒,要用敌敌畏或防虫磷喷洒消毒。  相似文献   

10.
利用NaOH-Fenton试剂对巨龙竹预处理后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g竹粉底物,用稀碱预处理之后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H_2O_2溶液4mL,浓度为6mmol·L~(-1) Fe~(2+),反应时间24h,获得72h酶水解得率为54.96%。巨龙竹原料经NaOH-Fenton试剂预处理后,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对含量降低,72h酶水解得率大幅提高。利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原料、NaOH预处理、NaOH-Fenton试剂预处理的巨龙竹的化学性质及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Fenton试剂预处理破坏了木质纤维原料的结构、改变化学性质,物料经预处理后热稳定性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中碳铁基自熔性合金热喷焊层的硬度,一般只能达到HRC45~48,因而局限了它的应用范围。对铁基301合金粉末热喷焊层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使其硬度增值增高了4~8个HRC硬度单位,提高了喷焊层的耐磨性能,同时改善了热喷焊层的组织和性能。为中碳铁基自熔性合金热喷焊层的热处理工艺,提出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扩大中碳铁基自熔性合金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其技术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2.改善饲养管理。①调节饲料配方。高温条件下,猪为了减少体增热,会减少采食量,造成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已成为克服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应选择适口性好、新鲜质优的原料配合饲粮,适当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2×3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含有20%热处理全脂大豆、20%生全脂大豆和不含有任何大豆及大豆产品的等能、等氮和等赖氨酸水平的3种饲粮对东北民猪仔猪和长白猪的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白仔猪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大于东北民猪仔猪;血小板数东北民猪仔猪。但三项指标都没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血清GOT、GPT以及血液中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数,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饲喂热处理全脂大豆饲粮食局和生全脂大豆饲粮仔猪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P<0.05)、血红蛋白含量(P<0.10)显著小于饲喂对照饲粮的仔猪,三项指标在热处理全脂大豆饲粮与生全脂大豆饲粮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饲料热喷技术是由内蒙古畜牧科学院研制而成。其热喷工艺是:原料在压力罐内经受短时间(1~15分钟)低、中压蒸汽处理,而后全压喷放。热喷原理(粗饲料):由于热蒸汽的作用使细胞间木质素熔化,使纤维素结晶度有所降低,同时发生若干高分子物质的分解反应;再  相似文献   

15.
赵岩 《油气储运》2010,(1):56-57
第六篇 秸秆压块机 秸秆压块机是把秸秆等生物质原料粉碎压缩制成高效、环保燃料或饲料的设备。其工艺流程是:将准备压制的秸秆或牧草粉碎成长50毫米以内的小段,含水率控制在15%~25%范围内,经上料输送机将物料送入秸秆压块机进料口,物料被强制从模具中成块状挤出,回凉后(含水率不能超过14%),装袋包装。  相似文献   

16.
秸棵类粗饲料是大宗饲料资源,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从动物营养原理看,用各种粗饲料作反刍动物饲料,是可以直接饲用的。借助化学、物理和微生物方法加工后,也可以适量地用于单胃动物(如猪禽类)的饲料。问题在于当前各地掀起的仿生饲料热,并不是在科学技术上有何新的突破,大多是将各种粗饲料(玉米秸、稻草等)经粉碎后进行微生物接种发酵处理,将粗饲料软化,提高了适口性。从营养角度来看,这并不象固氮菌那样能额外增加营养物质。尽管发酵过程中原料的部分蛋白质可转化成  相似文献   

17.
现代袋式灌装青贮技术(以下简称袋贮技术)与传统窑、塔贮技术相比的显著特点是:用大规格塑科袋(直径2-2.5米;长度30-60米)取代了用钢材、水泥制作的固定存贮设施;用灌装机将切碎青饲物料连续、快速、均匀地装入贮袋内;可高质量存贮湿粮食和多种青饲物料.  相似文献   

18.
<正>针对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油粕、杂粕含有抗营养因子,液态油脂直接添加到饲料中不方便、易氧化及养殖业对绿色、环保、安全保健剂需求,开展了环保型饲料原料制备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成果为:(1)高效活性饲用肽蛋白制备技术。以豆粕、棉粕、葵花粕等为原料,利用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生物发酵,通过温度、湿度、物料配比、发酵时间等优化,形成高效活性饲用肽蛋白制备技术,生产出富含寡肽,易消化利用肽蛋白,开发出新的蛋白质饲料,并实现了体外预消化的科技创新。采用"气流流化床干燥或低温负压干燥"技术,在烘干中  相似文献   

19.
对二棱大麦品种浙皮10号在青贮前后的饲用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青贮前全株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乳酸、乙酸以及丙酸含量分别为12.23%、27.37%、49.34%、3.84%、0.71%和1.76%;经青贮后,粗蛋白含量下降显著,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10%左右,而乳酸等有机酸含量上升近30%;青贮前后均未检测出丁酸。由此得出,浙皮10号具有较好的青饲和青贮品质,适宜在浙江省作为青饲作物和青贮原料进行推广,合理利用浙江省冬闲田,实现粮饲双丰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武威市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可利用麦收后的光、热、水资源,使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平均鲜草产量达48000kg/hm^2,最高鲜草产量达6315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