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云南大叶种茶无性系良种加工不同产品儿茶素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抗10号、雪芽100号、桃形叶、云梅、云瑰、矮丰、长叶白毫、短节白毫等8个云南大叶种茶无性系良种所制白茶、晒青茶、红茶的儿茶素组分含量进行HPLC分析,探讨三种不同工艺产品的儿茶素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力群 《茶叶科学》1989,9(2):173-174
茶在动物肿瘤模型上证实有抗癌作用。Ryn报导,艾氏腹水癌小鼠喂以含有5%、10%乌龙茶、铁观音和绿茶饲料,均可抑制腹水癌的生长。昆明医学院附属一院内科心血管组,用云南沱茶与安妥明对比治疗高脂血症,证明云南沱茶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张木兰  肖时英 《茶叶》1995,21(1):32-33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丰富。50年代初,云南茶科所即着手调查收集地方品种,并开展无性系良种选育,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先后选育出一批无性系良种。80年代以来,在农业部、省农牧厅支持下,建成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良种选育、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等,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主产茶区相继建成母本园、扦插苗圃和良种示范园。 我们根据在思茅茶树良种场对30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互比试验,提出可供引种选用的品种名录,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英德茶场位于英德石灰岩地带喀斯特地形的丘陵山地之中,地形颇为复杂,一般有5~20°的坡度,土地属红黄壤类型,土层深厚,PH5~6.5,有机质1.0%~1.5%。气温高,雨量充沛,蒸发量亦大。据1957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平均年降雨量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叶栽培及加工历史悠久。2001年茶园面积256万亩,采摘面积22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产茶8.01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全行业产值14亿元,是我省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我省茶区大多集中在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全省有108个县市生产茶叶,其中茶园面积超过万亩的县市有48个,涉及农业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全球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和环境、卫生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品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近年来,我国对发展生态有机茶园尤为重视;云南省政府作出决定,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云南大叶种茶树是我国优良的茶树品种之一。这种茶树的产品具有优异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它不懂在色、香、味等品质上有着独特的风格,而且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也超过一般品种。据中国茶叶分级研究小组1954年分析结果:滇红水浸出物含量为45.01—47.93%,单宁为12.02—15.70%,茶素为3.66—4.16%;而普通红茶的水浸出物平均含量约为40%,单宁含量为8.0—12.0%,茶素为2.29—2.31%。同时,云南大叶种的生长期长,芽叶大,育芽能力强,这些都  相似文献   

9.
丽水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速成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菊香 《茶叶》2006,32(2):97-99
为促成无性系良种茶园快成园、高效益,通过技术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丽水山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综合实用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茶树是多年生叶用作物。一般植后要4~5年才能投产;且投产后,亩产鲜叶长期徘徊在500~750公斤左右,亩产干荼100~150公斤左右。为探讨云南大叶种无性系茶——广西武呜华侨农场2号茶的种植方式与密度及其速生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特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与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秋转 《中国茶叶》1994,16(5):18-19
茶树良种是实现茶叶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发展无性系良种,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配套,才能发挥出潜在优势.近年来笔者就此方面问题开展了试验,在5000余亩无性系良种茶园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根据试验的结果.试就无性系茶苗的移栽、修剪、施肥、采摘等实用栽培技术问题作一浅述.(一)打好基础.适时浅沟栽植无性系茶苗无明显主根,侧根多呈横向生长,入土浅,根冠比小,吸收同化面积小,积累有机质能力弱,一旦遇到不良生态条件或管理不善.生育就会受到影响,严重者甚至枯死,而且在发生缺株后,即使予以补救,也不能在短期内补回损失,为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层扩展.  相似文献   

12.
13.
云南紫娟特种茶特征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娟茶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植物(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茶种(Camelliasinensis)中的普洱茶变种(C.sinensis var.assamica),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5年在云南大叶群体品种中发现的一株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干茶和茶汤皆紫色的茶树品种,故取名为"紫娟"。紫娟茶是云南大叶群体种中的一种稀有茶树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11月28日被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保护,品种权号为20050031。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人们对良种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我国茶树良种推广工作也在不断发展。但是,与其他产茶国如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相比,我国茶树良种的普及率仍很低,特别是由于对无性系良种的优势认识不足,加之无性系良种在引种上又不及有性系方便,致使无性系良种的推广工作进展缓慢。本文欲对无性系良种的优劣作一分析,以做到扬长避短,使无性系良种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选用7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ISSR引物对茶树良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多态带93个,多态条带比例为84.54%,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417,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574~0.854之间,其中引物UBC835,ISSR2不仅多态性丰富,且单个引物就可区分所有品种,是最有效的核心引物;7对核心引物两两组合的效率分析表明,UBC835/UBC811、ISSR2/UBC835和UBC835/ISSR3是高效引物组合,可以完全有效区分所有品种,且品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同时使用15个地方品种验证3个高效引物组合,结果表明,UBC835/ISSR2是最佳引物组合,不仅能有效区分所有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而且能将云南无性系良种与15个地方品种最有效地区分开。使用品种的国家地区代码、育种单位英文缩写、核心引物名称和分子数据组成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不仅包含了品种的重要信息,而且其中的分子数据可用作茶树品种的真伪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为茶树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抗10号大叶种茶晒青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抗10号大叶种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摘其芽头、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和茶梗,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芽头的总灰分、可溶性糖、铁、锰和氟元素含量低于叶片中的含量,而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比例)、粗纤维、铜、锌、茶氨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高于叶片中的含量,芽头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和酯型儿茶素含量低于嫩叶,高于老叶。茶梗的总灰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铜、氟、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均低于芽头和叶片,而粗纤维、铁和茶氨酸含量高于芽头和叶片。不同芽叶生化成分变异系数高于15%的有铜、锌、锰、氟、粗纤维、可溶性糖、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及其单体类物质,由此表明不同芽叶的生化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以云抗10号大叶种茶芽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表明:芽头的总灰分、可溶性糖、铁、锰以及氟元素的含量低于叶片的含量,而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粗纤维、铜、锌、茶氨酸和咖啡碱的含量高于叶片的含量,芽头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和酯型儿茶素含量低于嫩叶,高于老叶。茶梗的总灰分、水浸出物、茶多酚、铜、氟、咖啡碱、儿茶素总量均低于芽头和叶片,而粗纤维、铁和茶氨酸含量高于芽头和叶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环境因子与海南大叶种茶扦插苗苗期生长的关系,为海南大叶种茶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6个样地的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指标和环境因子的监测,研究环境因子对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海南大叶种茶苗期地径和叶面积的变化与土壤总氮和有机碳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株高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叶绿素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五指山市海南大叶种茶苗期生长主要受到空气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论]当温度范围为21.14~26.58℃,湿度范围为86.82%~89.99%,土壤水分范围为0.27~0.35时,海南大叶种茶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