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挥两岸优势 振兴中华乌龙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两岸间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也逐步发展。其中茶叶的生产技术和茶文化的交流特别令人瞩目。中华乌龙茶作为茶文化的代表,主要产自闽台粤三省,是海峡两岸茶叶生产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重点。本文从两岸茶叶市场展望乌龙茶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出振兴中华乌龙茶的建议与看法。一、两岸茶叶市场现状与展望台湾产茶历史不及200年。据史籍记载源自福建。台湾的饮茶习惯多以乌龙茶为主。由于7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快,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茶叶作为劳力密集型产业,随着台湾经济建设的发展,地皮不断…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省台式乌龙茶生产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创始于福建,主要产区分布于福建、广东和台湾。近十余年来台湾茶叶企业家主要在闽粤投资兴茶,开发乌龙茶生产。台商在福建投资的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以及茶叶产销与茶机经营结合型的茶业企业,从2000年的20家发展到现在的40多家,生产台式乌龙茶的福建内资企业有2家。这些企业引进了台湾乌龙茶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促进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更能使中国乌龙茶推动者团结一致 ,共同推向全世界 ,所以我有心举办台湾乌龙茶安溪茶王邀请赛 ,并接下 2 0 0 1年 12月 19日2 1日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台湾茶商公会联合会主任一职 ,希望能为中国乌龙茶之推广尽一点心力。以前台湾乌龙茶靠着农友共同努力创造出经济奇迹 ,当时台湾还没有乌龙茶批发市场 ,目前安溪已建一座全世界最大乌龙茶都 ,有功之士已为安溪子孙奠定乌龙茶永久发展的基础。两岸茶叶的交流接着应首先开发种茶示范茶园 ,进而达成观光休闲茶业 ;第二 ,举办各层级行销茶叶方式赛茶活动 ;第三 ,结合各阶层商…  相似文献   

4.
《福建茶叶》2008,31(Z1)
说到乌龙茶就不得不提及台湾乌龙茶. 乌龙茶的三大产区在福建、广东、以及台湾,其中台湾乌龙占全球乌龙茶产量的五分之一.台湾茶业由最初从福建引进茶叶品种和产茶技艺开始耕种,到一路摸索、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历时200多年.  相似文献   

5.
台湾乌龙茶“金萱”和“翠玉”的引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况 最近几年,人们对茶叶的消费,追求高档优质、高香型。乌龙茶以其特有的自然高花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乌龙茶在市场上占有率也越来越大。目前,我省乌龙茶的产量1.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35%以上,仅次于绿茶产量。我省茶叶市场正从红、绿茶向乌龙茶方向转变。国内外茶叶市场也开始向乌龙茶方向发展。 乌龙茶生产主要有闽、台、粤三大类型,其品质各异。台湾乌龙茶滋味醇和爽口,香气清香,花香明显,有别于我省单枞的滋味浓、香高和福建铁观音的滋味醇厚香纯的特点。台湾乌龙茶品种“金萱”和“翠玉”是台湾省茶叶改…  相似文献   

6.
一、台湾乌龙茶历史乌龙茶是台湾茶业发展的肇基者,目前台湾的植茶面积23000公顷,年产茶叶23000公吨,乌龙茶的种植面积占45%,即达10000公顷;乌龙茶年产量占65%,即15000公吨。乌龙茶是台湾的主要茶类。台湾茶业的发展,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茶叶一直是台湾的重要经济产物,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台湾的命运曲曲折折,历经不同阶段的移民,不同背景的政权统治,台湾岛在未开发前,孤悬海外,除了少数原住民外,是沿海渔民、流亡人士的栖护所。十五、六世纪西方帝国主义人侵,光有荷兰、西班牙的分占台湾南北,又有英…  相似文献   

7.
张水存 《福建茶叶》2011,33(4):58-59
乌龙茶主要产地在福建、广东和台湾。半发酵的乌龙茶应始于明代中后期而盛行于清代,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当时国内生产的茶叶有绿茶和乌龙茶(或称武夷茶)。这时候,欧洲人陆续东来,对中国茶叶始有所见闻。1545年前后,意大利人赖麦锡(Giambatista Ramusio)写的《航海记集成》中载:“在中国,所到之处都在饮茶,空腹时  相似文献   

8.
安台乌龙茶源远情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溪县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也是台湾乌龙茶的发祥地。安溪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自然气候条件相似,语言文化习俗相同,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文缘和茶缘关系,尤其是茶缘源远情长。台湾无论是铁观音、青心乌龙等茶树种苗,还是乌龙茶的制作技艺,包种茶的发明创制都源自安溪:台湾经营茶叶的业者大部分是安溪人。改革开放以来,台湾茶商纷纷回安溪投资创业,参观访问。安台乌龙茶在长期的交融互动中.优势得到互补,达到了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是特种茶类,它在世界茶叶产量中约占不及5%,1991年世界茶叶产量已达253.6万吨,其中乌龙茶不及10万吨’‘’。但它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和优异的品质,在数百年的市场竞争中,经久不衰,不断发展,深受世人的喜爱。随着现代医学的验证,它对人体有保健防病的多种作用,发展前景更为远大。海峡两岸福建、广东和台湾,都是我国乌龙茶产地。福建和台湾在乌龙茶发展中,更具有特殊的密切的关系。探讨闽台乌龙茶关系及其发展特点,对闽台马龙茶的共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闽台马龙茶同宗同源人类的迁徙对于生产的传播、交融和演化有着深…  相似文献   

10.
1 传统乌龙茶制茶技术的特点在建国前 ,乌龙茶做青大多为轻发酵 ,晒青失水率大约在 5 %左右 ,以轻做青 ,高香气为特色 ,茶叶市场上俗称北 (武夷山 )尝岩韵 ,南 (安溪 )评香气的概念。台湾乌龙茶制法由于大多数是建国前的安溪人把技术带到台湾 ,保留了轻发酵特色 (当然 ,在品种繁育和外形塑揉上有新的进展 )。五十年代中后期 ,闽南茶区随着茶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制茶机具如手摇杀青机、木质揉茶机、滚筒式摇青机等已创造或改进 ,对茶叶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2 市场拓展对乌龙茶品质的要求由于当时茶叶是一类管理物资 ,茶叶的经营方式须由国…  相似文献   

11.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区制茶种类缘于历史渊源,先后从大陆引进及发展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份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台湾栽培之茶树品种早期皆由先民自大陆传入,福建乌龙茶的制茶技术亦先后传入。然而台湾包种茶及乌龙茶的产制技术,在台湾有关机构不断应用新科技、新技术辅导茶农改进产制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已逐渐演变而自成一格,其外观及香味与大陆乌龙茶绝然不同。各茶区亦依其产制环境之特性而发展出各种特色茶:如台北…  相似文献   

12.
广东是中国三大(福建、广东、台湾)乌龙茶产地之一。2007年乌龙茶产量达到17127吨,占广东2007年茶叶总产量的34.99%,占全国(不含台湾)乌龙茶总产量129663吨的13.21%,是广东省除排在第一、二位的红、绿茶之外的一大茶类。  相似文献   

13.
泰国茶叶销量不多,主要以乌龙茶为主。本国茶叶年产约2000吨,主要是阿萨姆种,制成普通的乌龙茶。市场上销售较好的乌龙茶靠进口,主要是从中国进口,每年约500吨。近年来市场有些变化,喜欢饮清香乌龙茶。经反映外贸部门按市场需要,改变进清香口味的,特别是安溪乌龙茶,“香气浓郁,音韵独特”得到喜爱饮茶人士好评,和台湾莱比较胜在“音韵”。因此,近年来台茶销泰已减至很少很少,闽条销泰有所发展。茶是健康饮料,展望21世纪,前途是美好的。关于品质和价格方面,台茶的香气比较清香,但“音韵”却不足有,而价格与中国安溪乌龙茶…  相似文献   

14.
闽南乌龙茶初制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因制茶技术不同,品质也异。根据其制法和品质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等六大类。乌龙茶产区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的部份地区,相应地称之为福建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福建乌龙茶又分为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采用“重晒轻摇重火功”,闽南乌龙茶则采用“轻晒重摇轻火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品质风格。有良好的品种,还要加以科学的制作技术,才能制出好茶。闽南乌龙茶也不例外,从鲜叶采摘直至烘焙成干茶,在每个工艺的要求都十分严格。1 鲜叶采摘 闽南乌龙茶一般采摘形成驻…  相似文献   

15.
台湾茶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管曦 《福建茶叶》2005,(3):36-37
据史书记载,早在300余年前在台湾便发现有茶树生长,这些茶树大都是野生茶树.200余年前台湾先人开始从福建武夷山引进茶种及种植技术在台湾北部开始茶叶栽培与加工.由于台湾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时至今日,台湾已经是世界有名的茶叶产区,所产的包种茶和乌龙茶更是驰名世界。  相似文献   

16.
乌龙茶是走向全国的茶类。在省市茶叶市场和各大中城市茶叶店,都有乌龙茶的销售,全国乌龙茶消费明显增长。在十六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各省市、部长采访时,还谈到安溪铁观音。乌龙茶为何受欢迎?主要因素有三,即品质水平高,冲泡技艺高,拍卖价最高。乌龙茶种类有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黄金桂、凤凰单丛等。乌龙茶品质总体特点是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品种不同又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乌龙茶与其它茶类相比,最大特点是七泡有余香有茶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放弃他茶转饮乌…  相似文献   

17.
1990年9月中旬,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应台湾省客商扬振明先生的要求,决定试制包揉机和仿台乌龙茶。笔者承担了本次试验设备包揉机的设计和制造,在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平江茶厂技术人员的协助下,于10月1日研制成功,并按时投入了仿台乌龙茶的试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平江茶厂等单位,组织了有关技术人员在台湾省制茶师黄益仁先生指导下,根据台湾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先后在平江茶厂首家坪实验茶场、省茶叶研究所、东山峰茶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喝茶,尤爱铁观音和岩茶,但在清明茶上市的时节有时候也喝喝绿茶。泡绿茶的方法没有泡乌龙茶那么讲究。我泡绿茶的方式和别人可能略有不同,别人大多是先放茶叶后冲泡,而我却总是先倒好开水,稍微凉一凉,然后用手捏些许茶叶,慢慢地少少地向杯中投放,欣赏着那一枚枚茶叶掉进水中,慢吞吞地被浸湿,缓缓地舒展,直至完全绽放。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似的小嫩芽儿们不是直直地落下,而是翻着个,打着滚,于嬉戏玩耍中悄然落下,这时已经茶香四溢了,轻啜一口,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19.
茶类丰富显特色台湾茶叶界称台湾是世界上一个特殊的茶区,若就茶类而言,的确如此。由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世界上生产的茶类,在台湾几乎都能生产。台湾最初的制茶方法,是从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引进的,生产乌龙茶,以后进而创制出台湾特有的包种茶。四十年代初,太平洋战争爆发,乌龙茶在美国的市场被爪哇红茶代替,台湾乌龙茶一落千丈,台湾始转向印度引种阿萨姆种,在平镇、鱼池试种,发展红茶生产。五十年代初,由大陆来台的茶业经营者倡导,兴起生产外销绿茶。同时,大陆各省同胞迁台居住者甚多,不少人士喜欢饮用绿茶,遂仿效大陆制法生产多种内销绿茶以及其它内销市场需要的茶类。以致目前台湾茶类众多,但仍以乌龙茶和包种茶为台茶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称为特种茶,故被誉为我国茶叶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香飘四海,饮誉五洲。它具有红茶之甘醇、绿茶之鲜爽和花茶之芳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品饮乌龙茶不仅可以生津止渴,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那么,怎样泡饮乌龙茶才能品尝到它的天真味和圣妙香、达到艺术享受的境界呢?这就必须掌握乌龙茶泡饮技艺三个要素,即泡茶用水、泡茶器具和泡饮技艺,并掌握“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