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毒的安全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优质稻米生产,是我市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效益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毒的安全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优质稻米生产,是我市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效益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害的安全绿色食品,因此,发展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用优质名牌占领市场,通过提高品质增加效益,是发展我省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水稻产业化生产,解决稻谷大量积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绿色的食品是人们所渴望的,因此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绿色优质水稻,用优质品牌占领市场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而推广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中对绿色水稻种植推广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青阳县自2005年以来,利用支农资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8个,开展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践表明,实行土地经营权的集中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不仅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利于实施病虫绿色防控,保障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但在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虫害状况。传统除虫方式是在水稻上喷洒农药,虽然能够达到有效除虫的效果,但农药会附着在水稻上,给人们的食用带来危害。基于水稻病虫害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水稻种植中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方向与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绿色防控技术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铜陵义安的水稻种植产业一直以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义安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条件良好,温度适宜,非常适合发展水稻种植经济,但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经常饱受病虫害的困扰,需要加强水稻种植关键性环节的技术运用,选择高产、抗病性较强的优质品种,在育苗阶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生长的各个时期,控制好灌水量,以及合理的施肥,良好的移植过程和科学的田间管理,加强种植技术主要环节的控制,实现水稻种植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卢慧 《河北农业》2024,(1):61-6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米作为人们的日常主食,对其食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当前生产条件下,由于受到水稻栽培技术的限制,无法同时满足水稻产量高、食味品质优且营养价值高。为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优质大米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研究水稻生长特点、最优的种植模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绿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此了解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提升稻米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兴宁市处于我国南方地区,光、热、雨水等资源均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之一。在当前粮食生产绿色环保大趋势下,兴宁市积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模式的示范探索,成效明显。本文对兴宁市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科学选择种植地与合理选择种子、适时处理种子与及早开展育秧及移栽工作、科学管控水分条件、适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与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建设研究的重点项目。北方受到光照和年积温的限制,水稻为一茬或两茬,在追求产量时就要从种植技术方面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北方水稻种植现状和水稻的成长习性,然后从选种和浸种、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赛树奇 《新农业》2007,(1):14-14
李纯栋是辽阳县唐马寨镇刘坨子村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农民,发展“AA”级绿色食品,使全村“AA”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4500亩,占全村耕地的80%。建成了50栋“四位一体”温室大棚,使刘坨子村成为辽阳市绿色水稻第一村和生态能源建设第一村。李纯栋还加强了村务公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质量第一是农业的根本出路,绿色科技是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寒地黑士绿色水稻主产区,每年种植水稻20万hm^2以上。过去水稻病虫害防治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随着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的发展变化、稻田生态学的不断改变、加上农药的作用和病虫适应性的变化,病虫害种类演变加剧,二化螟、中华稻蝗、稻摇蚊、水稻潜叶蝇、水稻负泥虫、稻瘟病、水稻立枯病、青枯病、水稻恶苗病等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的频率增加,危害日趋严重。为了适应市场对无公害、绿色水稻的需求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水稻生产的整体质量水平,绥化市推广了水稻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选取抗逆性好、分蘖力强、偏大穗、富营养、商品性好、优质米优、发芽率95%以上、纯净度99%以上的优良品种。有效的堆肥可以提升土壤的营养成分,通过对堆肥中添加一定的稻草、秸秆等进行发酵处理,使肥料的分解处于更加快速、有利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种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经验,而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 业化体系的建立,我国水稻种植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尽管如此,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也在不断地进 行中。文章从水稻生长条件、水稻种植与水稻种植技术入手,通过探讨技术优化的措施及其问题,并分析了增 加水稻种植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水稻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良好的田间管理是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关键.做好田间管理是保证高产的关键,精心侍弄才能收到高产的效果.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几步,需要认真做好工作,以便保证高产.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种植在我国粮食作物种植中占据很大比重,水稻的良好种植不仅能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粮食,还能够为种植区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要想达到以上目标,就必须不断完善水稻种植技术,以此提升水稻质量和产量,最终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就现在的水稻种植状况而言,虽然通过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了一部分病虫害,使水稻种植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最终影响未来的水稻种植效益。为此,需要通过加强水稻种植技术来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游帮君 《吉林农业》2011,(12):157-157
水稻历来在我国粮食生产及消费中都处于主导地位,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约有30个省份都种植水稻,而水稻的生长环境和技术措施则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为复杂的,尤其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农民劳作也是最辛苦的。水稻生产实行机械化,不但可以极大降低劳动量,而且还可以节约成本。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种植机械发展的需求,并提出了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种植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水稻产量、质量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水稻种植要想获取良好的收益,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优化水稻种植的技术,尽快实现水稻种植技术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正是基于水稻种植技术的这种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以“水稻种植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就如何优化水稻种植技术,进而真正实现水稻种植效益的增强提出一定的建议,为大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的营养价值极高,而且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如:适应性广、耐瘠薄、抗旱性强等。所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水稻种植技术,通常可以达到每667平方米产500千克左右的收获。因此分析水稻种植技术的要点,对于促进其种植效益的获得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