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初步探索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即免耕秸秆覆盖(免耕)、无膜翻耕(无膜)、常规覆膜翻耕(覆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耕地保护与提升工作提供依据。在博州阿场苏门托哈村玉米地块进行大田试验,分别观察玉米生育期变化,并通过环刀法采集玉米耕层土样,以常规耕作栽培模式(覆膜)为对照,研究免耕、无膜栽培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无膜和免耕栽培下玉米亩产量分别为1 297.96 kg、1 248.46 kg和1 101.67 kg,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16%±0.25%、14.02%±0.87%和18.45%±0.35%。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玉米生育期影响显著,无膜栽培延迟3 d,但并未造成作物减产;免耕栽培延迟7~8 d,对作物减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显著,免耕处理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无膜处理则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2010,2011年的大田试验,对常规耕作、免耕、深翻、深松4种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和氮、磷、钾、有机质含量以及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深翻>深松>常规耕作>免耕;深翻和深松处理0~30 cm,土壤容重较常规耕作分别降低10.27%和2.10%,免耕较常规耕作增加4.1%;深翻和深松处理较常规耕作的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增加;深翻和深松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较常规耕作提高20.38%和3.74%,免耕处理较常规耕作减产15.11%。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处理:传统耕作(CT)、还田免耕(NT1)、整秆覆盖免耕(NT2)、还田深松免耕(NTS),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后,保护性耕作0~20 cm土壤容重低于传统处理,有机质含量、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高于传统处理,但20~40 cm土壤养分各项指标除NTS表现与0~20 cm相同趋势外,NT1和NT2有减小趋势。保护性耕作最终提高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但降低了公顷穗数,比传统耕作减少240万/hm2,产量表现:NTS>CT>NT2>NT1。表明,土壤深松技术与秸秆还田相结合,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土壤耕层和耕层以下土壤理化性状,发挥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培肥效果、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设秸秆还田+施肥、秸秆还田+不施肥、秸秆不还田+施肥、秸秆不还田+不施肥4个处理,通过定期取样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对土壤容重、有机质等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定期调查玉米生长动态指标,最后测产和考种。[结果] 秸秆还田区与不还田区相比较,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增加。反映出秸秆还田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加产量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玉米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具有稳产、高效、环保等优点,是一项较佳的培肥地力和增产措施,可在大方县玉米种植地区加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旨在解决大兴安岭东麓地区黑土地耕地质量下降,秸秆资源过剩和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设立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深翻+重耙(SDH)、深松+重耙(SSH)、深松浅翻+重耙(SSS)、重耙(SH)、旋耕(SRT)、免耕(SZT)和传统耕作(CK)7个耕作处理,其中秸秆不还田传统耕作(CK)为对照组,探究2年内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提升大兴安岭东麓地区黑土地地力和优化土壤结构的最佳耕作方式,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深松浅翻+重耙处理在0~60 cm土层均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大团粒结构。各处理土壤容重在0~60 cm土层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孔隙度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40~60 cm土层,深翻+重耙、深松+重耙和深松浅翻+重耙处理较为显著的降低耕地容重,分别降低了11.00%、9.00%和5.00%,同时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两年内各处理土壤质量含水量随时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峰值。【结论】在设置的7个耕作处理中深松+重耙和深松浅翻...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耕作技术体系,以春玉米品种东旭20为供试材料,开展长期定位试验,设置4种耕作和还田处理,分别为常规垄作旋耕(CK),免耕秸秆移除(T1),免耕+覆盖还田(T2),垄作+碎混还田(T3),分别于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取样,测定玉米根际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研究不同耕作和还田处理对根际...  相似文献   

7.
8.
针对黑龙江玉米生产现状,通过对深松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和常规耕作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玉米栽培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方面,秸秆还田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均高于其它两个处理;在土壤容重方面,深松技术好于其它3个处理;在地温方面,地膜覆盖技术高于其它3个处理;在产量方面,地膜覆盖技术高于其它3个处理;在综合效益方面,秸秆还田技术的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连续4a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土壤墒情、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12500 kg/hm2;秸秆不还田常规种植处理产量最低,折合产量为8506 kg/hm2。秸秆还田处理平均产量为10763 kg/hm2,秸秆不还田处理平均产量为9918 kg/hm2,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产量增加845 kg/hm2,增产率8.5%。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11916 kg/hm2,常规种植(露地)处理平均产量为8766 kg/hm2,地膜覆盖处理较常规种植(露地)处理产量增加3150 kg/hm2,增产率为35.9%。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登海605及冬小麦良星66为试验材料,研究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夏玉米产量为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穗数为过腹还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穗粒数为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粉碎还田>留茬还田;夏玉米的千粒重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粉碎还田>留茬还田。因此,较好的秸秆还田方式为过腹还田和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11.
在湘西州玉米种植地,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翻耕、免耕、翻耕+稻草覆盖、免耕+稻草覆盖4种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和稻草覆盖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和养分含量,并能提高玉米的产量,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以免耕+稻草覆盖处理的效果最佳,2 a的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7.4%,值得在湘西旱地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与种植方式对松辽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农田土壤改良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分析条耕(ST)、免耕(NT)与常规垄作(CT)3 种种植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与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种植 2 年地块,ST、NT 与 CT 处理的耕层厚度与田间持水量无显著差异,而种植 4 年地块 ST处理耕层厚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较 CT 增加 15.46% 和 30.28%,与 NT 无差异。0~20 cm 耕层土壤,ST 处理下种植 2、4 年地块土壤穿透阻力分别较 CT 增加 57.57%、42.86%,较 NT 处理分别降低 5.2%、19.22%,3 种耕作方式处理下种植 2 年和 4 年地块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均无显著差异。20~40 cm 亚耕层土壤,仅种植 4 年地块的ST 处理土壤容重较 CT 降低 11.56%,与 NT 无差异,而 ST 处理下种植 2、4 年地块的土壤穿透阻力分别较 CT 降低 5.22%、19.62%,土壤孔隙度相应分别提高 11.80%、15.92%。产量上,种植 2 年地块 ST 处理较 CT、NT 分别增产 3.62%、3.52%,而种植 4 年地块,ST 处理较 CT、NT 分别提高 16.08%、9.2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是条耕种植玉米实现增产的主要原因,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耕层厚度与耕层穿透阻力分别是种植 2 年和 4 年条件下影响玉米产量最主要的因子。【结论】松辽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农田种植玉米,采用条耕种植方式有利于薄层黑土农田良好耕层结构构建与产量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甘肃引黄灌区玉米产量、施肥量和土壤理化性状基础上,2015年确定60个地块作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0~40 cm土层土壤样品,研究土壤三相比、紧实度、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异规律及其与玉米产量、化肥偏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0~40 cm土层土壤三相比δ值、土壤紧实度、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后不同覆膜模式及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合当地条件的覆膜方式和较好的腐熟剂。[方法]以玉米秸秆、腐熟剂、地膜和还田后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用方差分析法,分析玉米收获后,各处理因素对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p H、容重等指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覆膜方式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玉米产量差异极显著,以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最佳,但2种覆膜方式之间土壤其他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在覆膜条件下,秸秆还田比不还田能够极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玉米产量,但对土壤p H影响不大。秸秆还田后,使用腐熟剂后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全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对土壤全氮、速效钾、容重、玉米产量、p H无影响。2种腐熟剂之间土壤各种指标、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建议在该地区推广秸秆还田后使用腐熟剂,并推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farming methods,straw returning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corn yield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from 2016 to 2017 at the Xiangyang Experimental Base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The method of combining farming with straw returning was used and six treatments as rotary tillage (R)+no straw returning (K),rotary tillage (R)+straw returning (S),tillage (T)+no straw returning (K),tillage (T)+straw returning (S),tillage (T)+subsoiling (D)+no straw returning (K) and tillage (T)+subsoiling (D)+straw returning (S) were se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methods and straw returning on corn yield and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utilization.The corn yield,nitrogen accumulation,nitrogen transport,grain weight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tillage (T)+subsoiling (D) and tillage (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rotary tillage (R) treatment.Meanwhile,the corn yield,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TD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 treatment;the corn yield,dry matter accumulation,kernel weight,nitrogen dry matt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nitroge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S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K treatment.Among the treatments,the yield,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DS,TS and TDK were the highest.The yield,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nitrogen transport of T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S.In 2016,TDS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7.30% and 8.20% compared with TS;and TDS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creased by 6.78% and 9.50% compared with TS,while the yield and nitroge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DK.Therefore,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is experiment,on the basis of straw returning,tillage+subsoiling was the suitable farm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试验区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SS)、免耕(MG)及常规耕作(CK),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土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渗透速率及土壤孔隙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均表现为SS>CK>MG;土壤入渗特征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土壤入渗速率及累计入渗量表现为SS>CK>MG;土壤孔隙度以SS处理下最高且随着月份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渗透总量对不同耕作方式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耕作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由综合得分可知,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性能优劣表现为SS>MG>CK。综上,深松耕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渗透能力;免耕更有利于水分的保持,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秸秆大面积焚烧现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连续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连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变化也有影响;秸秆还田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以及0~7 cm土层速效磷含量,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影响显著,但是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置常规耕作(CT)、常规耕作+稻草覆盖、免耕、免耕+稻草覆盖4个处理,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土壤物理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玉米产量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0~3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并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度;稻草覆盖对土壤容重、水分常数及孔隙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影响较小;相比于常规耕作,免耕造成了玉米产量的下降,而稻草覆盖则提高了玉米产量;玉米产量与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较好,其受土壤容重、饱和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容重、pH值、土壤性状、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在甘肃省酒泉市城郊农场开展不同生物炭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生物炭后能显著改变土壤性状,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3%~4.7%、11.1%~32.8%、0.5%~4.7%、26.7%~35.6%,且施入量越高影响越显著(T4>T3>T2>T1),土壤容重降低3.5%~6.3%、pH值提高1.8%~3.0%;施生物炭后对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T4处理产量最高,比T1增产2.5%;施入不同量的生物炭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为生物质炭在河西走廊寒旱农业区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钻井泥浆(N)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玉米秸秆加入量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钻井泥浆含量>30%时,土壤全盐量在1.13~ 1.38 g/kg,属于轻度盐碱化;随着秸秆(J)加入量的增加,土壤pH、全盐量均在下降,当土壤中钻井泥浆含量为50%时,添加5%秸秆(J5N50)处理的pH比未添加秸秆(J0N50)处理下降了1.37,全盐量下降相对较小.秸秆加入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J5N50的有机碳含量达到24.09 g/kg,比J0N50增加了48.31%.随着秸秆加入量的增加土壤中3种酶活性均增强,3种酶的活性与土壤全磷、全氮、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和全盐量呈负相关,说明3种土壤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3种土壤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