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水稻优质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 :稻米的品质性状及其各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气候、土壤、施肥、土壤水分及灌溉、种植密度、收获及干燥等环境、栽培因子对稻米品质和影响。优质稻保优栽培要求选择优良环境 ,合理安排播期 ,优化肥料运筹 ,科学管理水分 ,病虫草综合防治 ,适时规范收割等  相似文献   

2.
大米品质不仅指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食用品质,还应包括贮藏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卫生品质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和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对大米的品质追求愈加关注,质量差的稻米被市场逐渐  相似文献   

3.
吉林优质稻米品质改良目标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吉林省“八五”期间以来育成的水稻和优质变品种(系)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吉林省优质稻米品质中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等项主要指标均达到不同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同时,明确提出了优质米育种中的重点发言奶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改良稻米品质 适应商品生产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安徽南陵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誉,尤其是南陵大米,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陵水稻商品率超过8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这主要由于南陵县具有生产优质水稻的先天优势,是全国双季稻生产最北缘,加之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改良,南陵大米的卓越品质也在全国各水稻主产区当中有口皆碑。本文将结合南陵县水稻栽培实际情况,针对采取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介绍传统改良方法、现代转基因技术改良在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方面的研究状况,指出现代转基因技术改良在水稻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稻米食味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7.
介绍生态稻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大田机插、大田管理、稻田套养、精加工包装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生态稻米栽培。  相似文献   

8.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   总被引:193,自引:9,他引:193  
本文论述我国稻米的品质改进,内容包括:⑴稻米品质的评价;⑵品质性状的遗传;⑶品质性状的育种改良;⑷影响稻米品质的非遗传因素。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可能受母株基因型或胚乳基因型控制,或兼而有之。现已明确,米的一些形态性状,如粒长、粒宽、粒重等,主要受母株基因型控制;这些性状在F#-2米粒间无明显分离。而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理化性状,则主要由胚乳基因型控制,它们在F#-2米粒间均发生分离。杂种稻米的理化性状是很难一致的。当前优质米育种应特别注意:⑴改进米的外观品质;⑵根据用途改进米的蒸煮和食用品质;⑶选育含胚米;⑷改进特种米(黑米、香米和糯米)的丰产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9.
10.
广西早籼品种组合的稻米品质状况及改良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稻米的要求已从数量温饱型向质量保健型转变。目前,发展优质稻已成为调整种植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提高稻区农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优质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食用型、加工型、饲料型等,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质稻是指食用型优质稻。食用型优质稻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适中,口感好,冷不回生,有香味等,也因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异。据生产实践,现就食用型优质稻的米质性状、要求、影响因素及如何种好优质稻等作  相似文献   

13.
从常规的栽培技术措施来看,我国对于稻米的种植方面过于追求稻米的口感,忽视了稻米的品质.随着绿色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倡导,对于水稻的栽培技术及品质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于此,对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的品质的影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15.
稻米品质的主要内容及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军  刘慧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59-59,104
介绍了稻米品质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为广大农户和种植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栽植地域变化对太子稻光合特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太子米主产区和对照地区进行了异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栽植地域,太子稻光合作用的环境条件[如光量子(PAR)、CO2浓度、气温(Ta)和叶片温度(T1]有极显著差异.异地栽培对剑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剑叶细胞问CO2浓度(Ci)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不同栽植地域生产的太子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均有极显著的差异.太子稻在主产区栽植稻米米质优良,在主产区外种植米质变劣;但对照品种在太子稻主产区种植米质得到改善.相关分析表明,太子米品质指标间有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糙米率与精米率、整精米率与米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与延伸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米长/宽与延伸率也呈极显著负相关.在灌浆期,太子稻剑叶光合特性指标和稻米品质指标问相关关系不显著;光合环境指标中,大气CO2浓度与垩白粒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糊化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它环境指标与太子米品质指标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优质稻种植已成为调整种植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文章从食用优质稻的米质性状、要求、影响因素及如何种好优质稻加以探讨,提出优质稻保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环境生态对中国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稻米品质的地域差异以及气候因素,土壤环境等农艺措施,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对中国稻米品质的影响。我国稻米南北差异明显,北方稻米品质优于南方,且南方多为籼稻,北方多为粳稻,随海拨增高,稻米品质变优,并存在一个最优米质“黄金带”;温度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因子;耕层深厚而又无低温冷浸的紫潮泥和黄泥,红黄泥和黄泥分别是南方稻区早、晚稻优质高产的最佳土壤条件,农艺措施可缓解或恶化水稻品质、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南陵县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誉,尤其是南陵大米,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陵水稻商品率超过8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这主要是由于南陵县具有生产优质水稻的先天优势,是全国双季稻生产最北缘,加之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改良,南陵大米的卓越品质也在全国各水稻主产区当中有口皆碑。本文结合南陵县水稻栽培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稻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稻米品质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是否得当有着直接关系,稻米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食,其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解决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