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棕壤型水稻土养分肥力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2006-2012年每年秋收后,东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都对全县稻田土壤进行取样化验,共采集土壤农化样3 780个。化验结果表明,东至县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6.78 g/kg、全氮平均为1.67 g/kg、有效磷平均为19.16 mg/kg、速效钾平均为88.42 mg/kg、pH值平均为5.23;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养分状况相比,目前东至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增幅大小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网格布点法收集海南岛较大的洋田水稻土样52份,分析测定土样的pH值、全磷、全氮、全钾和有机质5个养分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海南水稻土为酸性土壤,其pH值平均为5.94;海南水稻土养分水平以中低级为主,占总数的74.9%,普遍表现为土壤有机质和钾的含量低;不同母质形成的水稻土之间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铁岭地区稻田土壤养分肥力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铁岭地区稻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特采集土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铁岭地区稻田土壤中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丰富;碱解氮、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硅、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很丰富;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锰含量很丰富;有效铁含量丰富;有效硼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酸碱度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水稻土养分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硕 《中国稻米》2002,8(3):30-31
万物生长土壤起 ,土壤的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出率 ,决定作物的基础产量。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水稻土养分数据 ,迄今已有17~18年 ,已较难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 ,特别是近10年来 ,配方施肥、优化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及补钾工程、沃土工程的蓬勃开展 ,伴随着粮食单产的不断提高 ,肥料结构、施肥水平及土壤肥力都在发生变化。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宁波市水稻土的肥力状况 ,指导科学种田 ,宁波市土肥站于1999年末到2000年初采集了81个水稻土样 ,2000年末到2001年初采集了78个水稻土样共159个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万宁市水稻土养分状况,采集3 061个水稻土耕作层土样进行养分测定, 并与第2 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属中等水平,并呈下降趋势;有效磷有较大幅度提高,速效钾也有所提高。但是有效磷钾含量不高,全市耕地土壤少磷缺钾状况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亚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进行阐述。结果表明,三亚市耕地土壤养分总体有所下降,但全市耕地土壤磷含量比较富足。  相似文献   

8.
台湾Chung Hsiang大学和台湾农业研究所分别于1962~1973年以及1974~1976年对台湾西部、东部和北部平原稻田进行详细土壤普查。现已发表了178幅1:25000比例的稻田土壤普查图。台湾稻田占全岛农业耕作的60%(约540000公顷),其稻田土壤史短则仅50年,长则350年,最长的稻土史可追溯到1640年。从1950年到1980年,修建  相似文献   

9.
浙江金华地区水稻土养分供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1997年早稻开始,在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区稻田设立了监测水稻土生产力及肥力变化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并在试验区周围10 km范围内选择了21户农民的稻田进行相应的监测试验。试验区内农户间稻田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相差很大,氮供应能力变化于49~116 kg/hm2,磷供应能力变化于13~32 kg/hm2,钾供应能力变化于68~183 kg/hm2。农民常规施肥区的氮肥利用效率很低,氮表观回收率的平均值为14%~26%,氮肥农业效率平均值为4.6~8.2,且农户之间、早晚稻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连续种植水稻条件下,缺肥区土壤相应的有效养分消耗很快。与NPK全肥区比较,NP区从第2季水稻起,NK区从第3季水稻起,即开始出现减产。针对当地农民现行养分管理的实际情况,就水稻系统发展适地养分综合管理新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空育131为试材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和密度水平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在行株距为30 cm×10 cm和30 cm×13 cm,产量相差不大,以行株距30 cm×13 cm在高肥力水平下产量最高,田间施肥量450kg/hm2比375 kg/hm2农艺性状有所改善,产量及产量性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密度为30cm×13 cm并搭配施肥量450 kg/hm2。  相似文献   

11.
以陆两优99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了3种养分管理模式,研究了中、低2种地力水平对早稻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在中低肥力地块上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施氮比不施氮能增产14.6%~41.7%,在中肥力地块氮肥利用效率为32.23%,低肥力地块氮肥利用效率为30.70%,分别比相同地力水平的农民习惯施肥处理高出了10.00%和8.36%;在相同的氮素水平下,低肥力地块增产效果要好于中肥力地块。在不同的地力水平下,充足的氮素供应能提高早稻的实粒数和有效穗数,对氮素从源到库的转化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稻米的蛋白营养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用147个不同稻类、不同粒型及色泽的稻米,分析其粗蛋白含量、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生物价的化学计算值。结果表明:稻米的粗蛋白含量越高,蛋白质的品质越差;籼稻的粗蛋白含量的变幅大,但蛋白质中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小。粳稻、糯稻则相反;紫黑米蛋白的营养价值最高;大胚米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它的蛋白质品质略次于总体水平;香米在蛋白质方面与普通大米无多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6,(4):39-4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肥替代部分化肥后对杂交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及农田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减量施肥处理,随配施沼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施用沼肥后农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氮、磷养分出现盈余,钾素亏缺降低;沼肥用量为16.50 t/hm2时可减少30%的化肥用量。施用沼肥可以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迄今30年,小粒咖啡的土壤肥力不断更新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促进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寻小粒咖啡的土壤肥力现状和变化特征尤为重要。2015—2018年间对小粒咖啡6个主产区采集的大量土壤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咖啡地土壤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对比,得出咖啡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及原因。目前,小粒咖啡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5.53、32.68 g/kg、128.77 mg/kg、18.01 mg/kg和138.31 mg/kg,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4.5~5.5、>40 g/kg、120~150 mg/kg、10~20 mg/kg和100~150 mg/kg。小粒咖啡土壤肥力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pH和碱解氮含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速效钾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目前小粒咖啡土壤呈酸化趋势,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宜耕区长期频繁耕作、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小粒咖啡土壤肥力变化显著。建议小粒咖啡主产区应控制磷肥施用量,推进咖啡秸秆、果皮发酵还田的力度,加快小粒咖啡土壤肥力的提高并达到养分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5.
周雪峰  蒋鹏  谢小兵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13,27(2):108-112,138
于2009~201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三定"栽培、免耕摆栽、传统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对冬闲期稻田杂草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和免耕摆栽方式下冬闲期杂草的密度、单株干重和单位面积生物量以及土壤表层(0~5cm)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冬闲期杂草单位面积生物量、单株干重、单位面积密度与土壤表层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冬闲期杂草在双季稻稻田土壤养分循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油菜作绿肥还田的培肥效应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明确油菜作绿肥对稻田土壤的培肥效应及其对后季水稻生长的影响,2004-2008年在浙江富阳进行空闲 单季稻(CK)、紫云英 单季稻(T1)、油菜收获后秸秆焚烧还田(T2)和油菜盛花期还田(T3)4种模式的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盛花期还田(T3)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培肥地力;增加稻田土壤的总孔隙度,减少容重,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后季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的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从而提高供试水稻品种的产量,其中杂交稻内2优6号、两优培九、秀优5号表现为有效穗数增多,常规稻秀水09的每穗粒数增加;在光合生理指标上,油菜作绿肥还田后,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剑叶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研究结果还表明,油菜作绿肥还田是一种很好的稻田生物培肥新途径,能以远低于紫云英的生产成本取得类似的水稻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力和施氮水平下水稻叶片SPAD值及产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Q优6号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地力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叶片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表观供氮量存在极显著的曲线相关,且当表观供氮量在575.27 kg/hm~2时,Q优6号产量较高;不同处理下各生育时期SPAD值大小顺序为抽穗期拔节期成熟期,且差异主要表现在抽穗期和成熟期;拔节期和抽穗期不同地力和施氮水平下水稻冠层4张叶片各自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顶3叶和顶4叶上,可以利用两者的SPAD值作为参数进行氮素营养诊断;SPAD值与表观供氮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且采用SPAD_(L3×L4/mean)进行拟合时效果更好,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获取水稻叶片SPAD值次级指标可以实现对田块速效氮含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18.
为给江苏淮北麦区不同肥力土壤上小麦高产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以该麦区主推中筋小麦淮麦19和强筋小麦烟农19为材料,研究了高、中、低肥力稻茬田上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施氮量在高、中土壤肥力条件下呈二次曲线关系,在低肥力条件下呈线性关系;高、中肥力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所需施氮量淮麦19分别为246.7和286.1 kg·hm-2,烟农19分别为247.9和292.6 kg·hm-2;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产处理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有相应较高的群体质量性状。各土壤肥力条件下的不同施氮量处理,由于小麦物质生产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均出现了各自相对的最高产量,而最高产量随土壤肥力提高而显著上升,相反取得最高产量所需的施氮量却依次相应降低。因此,小麦生产中要因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来制定不同的目标产量以及相对应的精确施氮量。  相似文献   

19.
有色米及白米矿质元素营养特征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了在同地繁殖的国内外252份水稻品种糙米中的N、P、 K、 S、Mg、Ca、Mn、 Fe、 Na、Al、Cu、B、 Ba、Mo、Sr、 V、 Eu 18种无机元素,比较了其中有色米(33份红米、9份紫米)与白米(210份)间的18种元素含量和12个无机元素的养分供需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如按糙米元素含量或精米元素养分供需率比较,不能如实反映其营养特征。因有色米食用是包括种皮的糙米而精白米是去糙的精米,用有色糙米与精白米的元素养分供需率此较则12个元素中除Ba、 V仍低于精白米,Sr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元素均高于精白米。有色米中红米的Mg、Ca 、Ba、V和Fe高于紫米。所以在评估大米元素营养价值时要注意其食用部分及其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型毒死蜱防治褐飞虱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剂型毒死蜱防治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d,40%毒死蜱EC、30%毒死蜱EW和40%毒死蜱ME三个处理对褐飞虱的校正防效在89%以上;药后7d和14d各处理间田间褐飞虱虫量无显著差异,药后7d各处理校正防效均在93%以上,但药后14d,40%毒死蜱EC、5%毒死蜱GR和25%噻嗪酮WP处理的校正防效均在80%以上,明显高于30%毒死蜱EW和40%毒死蜱ME处理。40%毒死蜱EC、30%毒死蜱EW和40%毒死蜱ME对褐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好,且药效稳定;在水稻生长后期和缺水情况下使用5%毒死蜱GR可提高防效。所以,不同剂型毒死蜱均是防治褐飞虱的理想药剂,可与噻嗪酮交替轮换使用,以减缓褐飞虱抗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