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像BAP这样的认证,在中国,有多少人能做到?”“国外采购商喜欢收购哪种规格的罗非鱼?”“养小规格的罗非鱼,在海南到底可不可行?”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罗非鱼价格没有丝毫起色。备受煎熬的养殖户很是纠结,继续养殖无利可图,放弃养殖却又不知道养什么好。罗非鱼成为了一块鸡肋,这是目前罗非鱼养殖户的普遍心理?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 peters)是一种优良的池塘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自繁能力较强,一个养殖周期可繁殖4—5次,群体不易控制,严重影响了商品鱼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控制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繁殖的幼鱼,1999-2000年连续两年在池塘主养罗非鱼池套养乌鳢,但效果均不理想;2001—2002年我们进行了池塘主养罗非鱼套养鲈鱼以控制罗非鱼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单雄性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口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中,按80:20池塘主养模式进行主养单性奥尼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对比试验,亩产奥尼罗非鱼822公斤,亩纯收益3130元;亩产尼罗罗非鱼720公斤,亩纯收益316.62元。奥尼罗非鱼平均个体300克,尼罗罗非鱼平均个体168克。奥尼鱼较尼罗罗非鱼生长快42.6%。  相似文献   

5.
一条鱼:长寿罗非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片水域,养一池鱼。在罗非鱼之乡——高要白土镇,这里养殖的罗非鱼闻名遐迩,其中“长寿罗非鱼”更是名声鹊起,成功从宋隆河游向五湖四海。近日,一条从高要白土镇游出来的“长寿罗非鱼”在番禺五湖四海国际水产批发市场现身,吸引了不少眼球。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北方普通养法产量低、效益差,且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北方不能自然越冬,所以养者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罗非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实践已经证明,网箱养罗非鱼是开发利用内陆湖泊和水库的一种良好的淡水养鱼生产形式。它除了具有饵料系数低、起捕容易等优点外,还避免了池塘放养罗非鱼较难解决的、因过度繁殖引起的密度过大而规格过小的情况发生。但是,对于网箱养罗非鱼生产中的资源投入量与鱼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却缺乏系统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对网箱养罗非鱼的生产和管理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声音     
《海洋与渔业》2012,(12):4-4
“鱼价跌跌不休,元芳,你怎么看?” ——今年,罗非鱼、金鲳、草鱼、巴鱼、石斑、黄花鱼、海鲈、罗氏虾等水产品价格都呈下跌趋势,即便养殖成功也难赚钱,而价格坚挺的南美白对虾又养不出来。  相似文献   

9.
1980~1982年,我们依据尼罗罗非鱼(T.nilulica L.)的食性特点,进行了网箱生物除污试验。即在鲢、鳙鱼种生产箱中搭养尼罗罗非鱼(以下简称罗非鱼),以达到除污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红罗非鱼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罗非鱼(Red Tilapia),广东又称红鳓鱼,台湾称红吴郭鱼,日本称红鲷,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鱼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I981年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养虾业受病害的影响,许多虾池闲置,利用虾池养红罗非鱼受到了经营者的重视,有关部门引进和选育了…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是一种耐低氧、抗病力强的热带鱼类。长期以来,养殖户普遍认为罗非鱼粗生粗养,是不会出现鱼病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且看罗非鱼发病死鱼的两个事件: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为热带鱼类,原产于非洲。它具有繁殖快、生长迅速、抗病力强、产量高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池塘养殖对象。我们在1992年进行了池塘主养罗非鱼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广西网箱养鱼起步较晚,1979年起在少数池塘、湖泊中试养,收到一定效果。为了充分利用网箱养鱼的优势,发展淡水渔业生产,根据广西推广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有利条件,以进一步完善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方法,提高池塘利用率,提高塘鱼产量,1983年至1984年,  相似文献   

14.
1994年进行了主养雄性化罗非鱼高产试验,经过109天养成,每亩产鱼1180kg。其中罗非鱼1030kf,产值12300元,纯利4300元。专家鉴定认为,实际产量,技术水平达到山东省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彭振 《海洋与渔业》2008,(12):35-35
罗非鱼由于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饲养及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成为粤西地区淡水主养品种,茂名地区更成为我国“罗非鱼金三角”。但罗非鱼属热带鱼类,最大缺点是耐低温能力差,其生长适温范围22~32℃,水温降至14℃时停止摄食,12℃以下会冻伤或冻死,例如2008年1月下旬,茂名地区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导致罗非鱼养殖面积70%受灾,大量罗非鱼被冻死,但是化州、高州部分养殖户在寒潮袭击时,  相似文献   

16.
我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塘水库众多,占全市已养水面的92%。东阳市北江渔场是我市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单位,年产罗非鱼120多吨。该单位从2004年起承包当地的水库进行鱼种培育,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小型水库培育罗非鱼鱼种的养殖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庸县罗非鱼场创建于1980年4月伺,它座落在距大庸县城8华里的城郊公社热水坑大队。邻近公路,交通方便。这个渔场的特点;是利用地热温泉水,以繁殖尼罗罗非鱼鱼苗、培育尼罗罗非鱼亲鱼为主,兼养其他鱼类。因而,渔场的布局依地热温泉的位置为中心,环绕四周修建各类养鱼池。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奥尼、吉富品系)是农业部"十五"期间重点推广水产养殖优良品种,也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池塘养殖数量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池塘专养年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但是,由于有些苗种生产单位对罗非鱼亲本纯种管理不严,没有彻底采取隔离措施,造成罗非鱼种间或群体出现混杂现象。  相似文献   

19.
周小平  郭哲生 《内陆水产》1997,22(10):14-14
尼罗罗非鱼系热带性鱼类,原产非洲尼罗河。我市1981年引进养殖,经过16年的养殖推广,由于尼罗罗非鱼具有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肉质鲜美,上市畅销等优势,因此备受群众欢迎。山区池塘套养尼罗罗非鱼,几乎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条件下,每667m2增产50-60kg,较差的也可亩增产30-40kg。我市钟楼村1993年在一个4hm2的池塘里套养尼罗罗非鱼,于6月17日每667m2放养1000尾1.5cm左右的尼罗罗非鱼夏花苗,经6个月左右饲养,至年终放塘时,平均每667m2收获尼罗罗非鱼近50kg,仅这项措施年增产3000kg。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20.
尼罗罗非鱼种用传统的培育方式多是和鲢、鳙、鲤混合培育,产量低,且罗非鱼种占产量比例较小,满足不了工厂化养罗非鱼的需要。为此,1990年在中原油田水产公司用4口池塘4.5亩,进行投喂配合饲料,用微流水养鱼法单养罗非鱼种试验。经过115天的饲养,平均亩产罗非鱼种1890千克,平均规格55克/尾,平均亩产值11340元,亩盈利达6890元.投入产出比为1:2.5。饵料系数1.4.1990年10月经过了中原油田科委、市水刑局验收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